最新出炉的金融数据为何全面好于市场预期?超预期数据是否会带来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新增信贷多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果如何?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三季度金融数据整体向好,是实体经济存在较强资金需求和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的结果。”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 !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63万亿元 。同比多增4867亿元;9月份 !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 ,同比多增3069亿元 。
9月末超储率1.8%,货币乘数6.38。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5.71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1万亿元!同比增长4%,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921亿元。
对于M2增速的回升 ,阮健弘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回升这是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效果体现。
今年以来央行会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 ,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推动M2增速回升 !这体现在三方面: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银行的债券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比较好地支持了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对非银机构融出的资金规模的降幅收窄 。9月末降幅为5.8% !较去年末收窄了4.1个百分点,
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月末超储率1.8%。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货币派生能力比较强 ,货币乘数6.38 。
三季度的宏观杠杆率即使上升,增幅也会相当有限。
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样超乎市场预期 ,
初步统计前三季度社融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其中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7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亿元和1383亿元 ,
阮健弘从四个方面解释这一增量 ,她并表示三季度的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即使有所上升 !增幅会相当有限,
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加 ,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
二是企业债多增且占比增加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2.39万亿元,同比多6955亿元; 。
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2.17万亿元,同比多4704亿元。
四是表外融资下降态势回暖 ,前三季度委托贷款减少6454亿元 。同比少减513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78亿元!同比少减3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224亿元 ,同比少减1562亿元 。三项合计少减1.03万亿元!
央行权威详解:为何三季度金融数据超预期?有无通胀之虞?_吉林食品流通延期
“这和资管新规执行有关 ,资管新规去年出台后表外融资减少是为了减少嵌套。降低资金链的融资成本 !实际上有好处 ,所以表外下降 。现在表外降幅收窄 !说明已经趋于平稳,”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 。
!房地产贷款增速连续14个月回落 ,
前三季度同比新增的贷款是不是多数流向了房地产,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详解了企业贷款结构。
阮健弘介绍称,截至前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43.3万亿元 。同比增15.6%!增速较上年末回落4.4个百分点 ,连续14个月回落。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4.6万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33.7% ,比去年全年低6.2个百分点 。
从结构上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9万亿元,同比增16.8%。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去年末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3万亿元 ,占各项贷款增量的24.1%。和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
“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占比 ,过去房地产热的时候。有一些城市会超过50%!一半以上贷款流入了购房领域,根据我们的观察 。25%比较合理!过去几年都在30%以上 ,”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 。
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余额为11.2万亿 ,同比增11.7%。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1.8个百分点 !同样连续14个月回落 ,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1万亿元。占同期各项新增贷款的7.7%!相比去年全年的占比低3.9个百分点,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 。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 ,从央行角度对于CPI所有的相关指标都要重点关注。其中对CPI关注更多 !同时还要关注物价走势的动态变化 ,央行对CPI和PPI这两个指标后期发展的变化。也要密切关注 !
,他指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 ,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一角度央行也要关注预期的变化 !
经过两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报价,一年期LPR相比同期限基准利率降低了15个基点。5年期下降了5个基点 !孙国峰表示这一变化符合市场预期,社会反映积极正面。
“通过积极推动银行运用LPR定价,9月末新发放贷款运用LPR占比达到56%。其中大银行占比更高、运用更好 !中小银行因为系统改造、合同修订稍慢,会很快加快明显打破贷款利率隐形下限(基准利率乘以0.9)的占比在提高 。”
在被问及是否会通过降低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来降低LPR时,孙国峰表示MLF是市场化招标的结果 。只是影响LPR的因素之一!MLF利率更多和市场利率水平相关 ,而现在是市场利率水平较去年已经有所下降。更多的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降低利率!之后改革效果会逐步体现,
央行权威详解:为何三季度金融数据超预期?有无通胀之虞?_吉林食品流通延期
他同时表示随着新增贷款运用LPR定价基准的比重不断提高 ,以及存量贷款的逐渐转换。未来贷款基准利率逐渐淡出应当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影响有限
,谈及10月12日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 。《认定规则》是对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的配套文件 !发布后业界对《认定规则》高度关注 ,从央行收集到信息来看 。影响是有限的 !重要的是具体的规则是延续了资管新规中比较明确的标与非标规定 ,《认定规则》是在预期之内。”当然也有人认为相对严格”!
“有一部分人关注的是,如果按资管新规的理解属于非标 。但细则没有感觉有一些希望!但随着认定规则出来,等于靴子落地了 。”
社融统计口径加入“交易所企业ABS”,
2019年9月起央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简称“企业ABS”)纳入“企业债券”指标。
阮健弘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这是为了更好的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子公司在交易所发行ABS都是用企业应收账款和小贷公司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这类ABS是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企业债券的性质类似!企业应收账款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 ,通过资产证券化就变成了金融工具的基础资产 。符合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要将其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 ,同时表内的小贷公司贷款如果作为基础资产进行ABS就要出表 。因此需要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阮健弘表示,
阮健弘强调对作为基础资产的每一笔小贷公司贷款进行了核实,不存在重复统计。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人民银行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PSL)246亿元。这是PSL连续5个月暂停后重启投放!
对此孙国峰解释称,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降。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融资成本是降低的 !所以对PSL的需求下降 ,已经通过发债解决的 。原来通过PSL发放贷款的资金到期后 !可以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谈及9月投放的246亿 ,孙国峰表示这数量是正常的。PSL的投向没有改变 !具体支持的领域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自己决定,
孙国峰表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积极拓宽市场化的融资渠道 ,改善信贷结构。培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