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通畅的大道 ,不断拓宽和延伸着城市框架;一座座环境优美的公园。游人如织……深秋 !漫步在玉泉区的大街小巷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玉泉区这片约2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约60万人 ,便利快捷的公共交通、魅力十足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的古城文化……无不在向人们述说着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玉泉区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城区乡镇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些历史性、根本性转变,彰显着玉泉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大步向前。
玉泉区作为呼市的老城区,前几年面临城区棚户区面积大、地下管网、水电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道路破损、断头路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等问题!同时伴随着城市圈范围的扩大,城郊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建设比例失调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不能够满足城区快速通行的要求和缓解日益增大的通行压力的作用。
“以前在这条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在鄂尔多斯西街蛋厂路附近住了近60年的王粉梅形象地告诉记者!过去的蛋厂路环境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没人愿意经过这里。可现在蛋厂路宽阔整洁 !路灯屹立两侧 ,绿化带内草木葱郁 。
据附近居民介绍 ,蛋厂路从前是八里庄村、后八里庄村、西水磨村、北源村几百户村民日常出行和周边伊利公司、食品公司、火柴厂公司等单位营运的交通要道。名字就起源于这里曾经营着的鸭蛋厂 !72岁的老党员于学和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过去的人们填饱肚子都难 。现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蛋厂路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为祖国的富强而自豪 。”新建成的鄂尔多斯西街 !由宽40米的主路、5米的人行道、5米的绿化带组成 ,作为鄂尔多斯西街重要组成部分的蛋厂路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
一座城市的发展 ,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繁荣上。体现在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多上 !而且会呈现在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延伸方面 ,
“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首条贯穿呼市西部城区的南北大动脉 ,实现南二环与南三环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保障。”玉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慧勇所说的正是2018年起由玉泉区负责进行的云中路连接线南段工程!呼市云中路连接线工程南段工程起自世纪十八路 ,北至南二环快速路 。全长约3.25公里 !根据规划该道路红线宽度60米 ,定位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全线采用“主路高架+地面辅路”的快速路敷设形式 ,断面布置为主路双向八车道。辅路双向八车道 !
云中路连接线南段工程的建设 ,将实现云中快速路与南三环快速路的交通转换 。为三环快速路和呼市西部南北大通道的交通转换提供便利!解决市区快速路和从市区至新机场的快速出行需求,同时构建市区内快速路与新机场的路网格局。为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项目位于城区规划范围边界 ,不穿越城市既能起到公路的服务功能 。又不会与城市发生较大干扰 !使交通快捷通畅,又为城市发展留有空间 。
下一步玉泉区将继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十四五”规划,规划建设一批市政道路、绿化、棚户区改造工程。通过大的主干道谋划实施 !打通区块之间没有交通路网的现状,消除交通出行的瓶颈。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争取在五到七年的时间里 ,使玉泉区现代化的城市群、建筑群拔地而起。高架快速路网加快实施!道路路网结构尽快打通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让玉泉区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提升新的档次,
玉泉区:壮丽70年 奋进路上阔“步”行_青海成都食品流通许可证
王纪生、郭爱爱夫妇是玉泉区石羊桥路的老环卫工人,他们的儿媳妇安风兰。2009年也随着公公婆婆一起干起了环卫工作 !这个名副其实的环卫家庭 ,两代三口人用默默无闻的付出为玉泉区的洁净奉献着。同时也见证着玉泉区环卫事业的发展!
“以前就是用笤帚把垃圾扫作一堆 ,用铁簸箕一收 。然后用小推车把垃圾推到中转站 !”郭爱爱回忆,刚参加工作时。她们把垃圾运到中转站的时候也要两三个人一起!不然一个人根本推不动 ,如今郭爱爱用上了脚蹬三轮车 。“跟以前相比 !脚蹬三轮车既方便又省时 ,以前的垃圾车没有盖子。拉到中转站的时候风一吹就可能把垃圾吹得满天飞!现在的脚蹬三轮车把盖子一盖严实得很,垃圾跑不出来。味道也几乎闻不到 !”
据玉泉区环卫局工作人员介绍,玉泉区以前所有的机动车道、辅路、人行车道、过道均采用“一把扫帚扫到底”的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玉泉区逐步引进一批机械化设备,机动车道和辅路采用机械化作业。人工对人行过道进行清扫并清理树坑、擦拭果箱 !确保清扫工作更加精细 ,
目前玉泉区根据城区道路现状及现有机械化设备,对具备机扫条件的道路全面实行机械化清扫保洁 。并科学安排、合理使用环卫作业车辆!实行快速保洁车督导捡拾,着重加强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动态捡拾。有效减少路面灰尘 !缩短杂物滞留时间,极大地减轻了环卫保洁员的劳动强度 。
“这些年来为我们社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困难 ,社区能有这样的‘小巷总理’是老百姓的福气 。”听闻社区主任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消息!清泉街社区居民为其送祝福的同时都忍不住夸赞,
。1979年参加工作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起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在40年的时间里,武荷香一直在清泉街社区工作。她既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也是一名社区“大管家”,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时刻鞭策自己!活跃在服务群众一线、活跃在社区基层一线,
40年来武荷香不计报酬、不计得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清泉街社区居民服务。用“大爱”温暖着社区居民、温暖着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所谓的“特殊”在哪儿呢?据了解,清泉街社区是一个拥有汉、蒙、回、满、朝鲜和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的聚居社区 。也是下岗失业人数多、困难居民多、残疾人多!基础设施差的老社区,清泉街社区现有居民2732户8800人。其中少数民族753人!流动人口627人,下岗职工1100人。残疾人326名 !享受低保95户154人 ,是弱势群体比较集中的社区。因此武荷香特别关照社区困难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动真情、办实事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爱心融入社区工作中,
“我是1950年出生的 ,差一点成为共和国同龄人。”武荷香笑着说!“在清泉街社区工作的40个年头,跟老百姓就像朋友、亲人。居民对我们的社区工作非常支持!也非常认可原来社区没有办公场所 ,自己就在家办公 。工作都在社区里转!后来政府给我们社区盖了两栋楼,到2018年又加了一层 。现在从衣食住行到办公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好”
都说一个城市的变迁,都写在城市的“门面”上 。而作为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角色 !城市管理人员更是我们城区发展的最好见证者,近年来随着“三城同创”工作的不断推进 。玉泉区的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卫生死角、占道经营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畅通的道路和清新亮眼的绿植花坛。这种舒适感的背后!是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践行 ,更是无数城管队员汗水的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探索前行和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车“游击”作战、“牛皮癣”乱张乱贴、私搭乱建等问题在城市管理中十分棘手。但是现在有了“数字城管”系统这个得力助手后!城市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目前玉泉区城管局已构建了完善的“路长”工作机制 。各部门联动配合!并依托“智慧玉泉”数字平台,利用网格化管理。将属地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全部纳入指挥平台!实现了问题上报、结果反馈、督察落实线上线下“一张网”,
玉泉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峰说:“目前,玉泉区城管局全面推行‘721’工作法 。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 !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 ,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玉泉区城管系统还设立了960116这个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 !接受群众对城市管理问题的举报和投诉,切实做到全时段、全方位解决群众需求。实现事事有回应 !件件有着落起到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外依托玉泉区社会综治平台视频监控技术 。在玉泉区的大街小巷设有6000余个电子监督员!全天候进行视频监控 ,切实做到了发现派遣无时差。
时代在变玉泉区城管的初心不变;城市在变,玉泉区城管的使命不变。玉泉区城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玉泉区城管精神 ,用实际行动书写“满城尽显责任心”的城管情怀。
家住玉泉区小西街附近的吕文明大爷是玉泉区绿化建设旧貌换新颜的见证者之一,“十几年前玉泉区像样的广场很少 。道路绿化带也很少 !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出门就是绿地公园 。植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我们老年人遛弯、下棋有了很多好去处 ,”
从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党建主题公园,宽敞笔直、绿树成荫的林荫大道。再到鳞次栉比、拔地而起的高楼……作为呼市老城区的玉泉区城市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生态环境提升效果显著。玉泉区坚持以“山清水秀地干净、环境优美人宜居”为目标!积极发展建设绿色经济、绿色路网和生态城镇 ,换来了今天的“天蓝、水清、地绿”的宜人景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玉泉区更是把提升城区品位 。增加绿化量作为切入点!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 ,把建设园林城市作为营造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作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自2017年以来,玉泉区实施新建、改建游园绿地35处 。累计栽植树木约225万株(丛) !新增绿地面积约59.9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621.8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率36.1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8.33平方米,
“在玉泉区委、区政府大力重视和投入支持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只有一个游园 。到现在的28处游园广场 !绿地35处68处主次干道绿化,基本可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 。从单一的榆树、杨树、柳树!到现在可以搭配种植几十种苗木,包括丁香、金叶榆、国槐等。乔木、灌木合理搭配!规模也逐渐扩大 ,到如今已经扩大为130万平方米的养护规模 。”说起绿化工作 !玉泉区园林所所长马明如数家珍,
七十载波澜壮阔 ,七十载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玉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上下勠力同心、担当作为。奋勇挺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
原标题:《玉泉区:壮丽70年 奋进路上阔“步”行》
玉泉区:壮丽70年 奋进路上阔“步”行_青海成都食品流通许可证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