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几乎完全相同,但在研究投资者行为这一部分不同 。因为传统金融学假定投资者是理性人!理性人不会犯错 ,没有必要专门研究投资者的行为 。只需要假设一个代表性的理性投资者!其他投资者都与他相同即可,
而行为金融学恰恰相反,认为投资者会犯错。并认为这是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因此研究投资者典型的错误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认识投资者常犯的典型交易错误特别重要,如果你来自专业机构。可以利用别人的错误制定交易策略;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 !可以避免错误交易 ,减少损失提高投资收益。
错误一:分散化不足:买熟悉的股票不对吗?,
“ 买熟悉的股票”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股票交易错误 ,很多人都听说过分散投资的理念 。在投资中也尽量避免集中投资!但你知道吗?只投资熟悉的对象就背离了这一理念,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买股票难道不应该选熟悉的吗?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的确 ,大家都在这样做 。
比如弗伦奇(French)和波特伯(Poterba)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在国别投资中。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将绝大多数资产投资于本国市场!这一比例在美国为94%,在英国为82% 。在日本为98% !这种现象被称为“本国偏差” ,
本国偏差是本地偏差的一种 ,本地偏差指的是投资者偏好与自己距离(地理位置、文化圈等)比较近的投资。
比如上海人可能更偏爱上海公司的股票,四川人可能更偏爱四川公司的股票 。胡伯曼(Huberman)的一项研究证明!人们确实更偏爱本地股,
198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受到美国反垄断局起诉,其市话业务被分割 。依据地区成立了7个独立的小贝尔公司并分开上市 !之后投资者只喜欢投资本地的小贝尔公司 ,不喜欢投资外地的。这种结果只能用投资者偏好本地资产来解释 !
本地偏差还包括哪些?比如 ,你会不会对住所旁边的公司情有独钟?会不会对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公司更加关注?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是上市公司 。你会不会买本公司的股票?!
对于以上问题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能存在本地偏差!但实际上本地偏差是资本配置的错误方式 ,
2、本地偏差的错误—分散化不足,
本地偏差错在哪里了呢? 简单地说,本地偏差的问题在于分散化不足 。这是相对于理性投资的充分分散化而言的!
分散化投资分散的是风险,风险本质上是什么?先来看两种情况:第一种 。当你最缺钱的时候 !你买的股票在亏钱;第二种,当你最有钱的时候。你买的股票在亏钱 !
哪种情况叫风险?显然 ,第一种情况叫风险。在第一种情况下 !在你最缺钱的时候 ,你买的资产也亏钱 。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是你无法忍受、希望极力避免的;在第二种情况下 ,你并不缺钱资产亏一点不太要紧。
所以“雪上加霜” ,也就是投资的变动方向与现有资产的变动方向一致 。这种情况叫风险 !
那应该怎样正确地分散风险呢?建议不要配置与现有资产波动性一致(正相关)的资产 ,比如你在房地产企业工作 。就不应该再配置房地产企业的股票 !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导致“雪上加霜”的结果,
你应该配置与现有资产波动不相关或反向波动的资产 ,比如不再配置房地产这种周期性的股票 。而去配置防御性的食品或医药股票 !
这样一来在你最缺钱的时候,反向波动可以帮到你。或者可以通过减轻波动来减少你的损失 !
根据行业不同,股票可以分为防御性和周期性两种 。防御性股票对经济周期不敏感 !一般在经济收缩时配置 ,其收缩程度比其他股票小 。周期性股票对经济周期敏感!一般在经济扩张时配置,其扩张速度比其他股票快 。
根据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源只有一个—大盘!各种资产都与它有一定关系,关系越大代表这种资产对大盘越敏感。风险也越大配置与大盘同向波动的资产!会使“雪上加霜”的问题更加严重 ,要想降低风险就不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还是赔了?_河北食品流通许可证去哪里办理
,那大盘这个风险源代表什么呢?它代表的是整体宏观经济 ,本国宏观经济是影响大盘的主要因素 。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本国股票与外国股票 ,看看究竟哪种股票的风险大 。一个投资者最大的资产是自己的人力资本 !或者叫收入一般人的主要收入是在本国取得的 ,所以投资者收入的涨跌大致与本国经济波动一致。
而本国的股票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 ,本国的公司经营与本国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与外国经济的关系却很小!
所以本国股票价格的涨跌会与投资者的收入 ,也就是投资者的最大资产正相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雪上加霜” 。
相比较而言外国的股票价格与本国经济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与投资者主要资产的相关性也弱很多。
因此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 ,投资者应该配置一定比例的外国股票 。以减轻其与自己最大资产的相关性!有效降低风险,只盯住本国资产是一种配置错误。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本地偏差呢?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人具有模糊规避的心理 。“模糊”指的是一种不确定性!与风险很相似,
不同的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概率已知的 ,而模糊是人们连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都不清楚。这比风险更让人难以接受 !
在真实世界里 ,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对很多事情—特别是风险—并不了解 !于是就会感觉模糊,
人们非常讨厌这种模糊性,因此会选择它的反面 。即相对熟悉的事物 !做投资也是一样,很多投资者认为自己对本国市场更熟悉、对在地理上靠近自己的事物更熟悉、对雇主的股票更熟悉……这些人错误地以为配置熟悉的资产比分散化投资的风险小。
但实际上这不是一种理性的风险分散策略 ,按照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做理性的风险分散要计算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 ,即使你不知道如何计算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理解本地偏差!至少可以帮你规避最大的风险源 ,
错误二:简单分散化: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还是赔了,
现在你已经知道,集中投资有风险。如果有可能我们要将投资分散化 !那么只要分散投资就万无一失了吗?真实情况是:即使你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篮子也可能在同一辆车上。
!下面我们来看分散化的另一个问题—简单分散化,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资本配置。
1、资本配置和资产选择哪个更重要,
所有投资都面临资本配置和资产选择这两个步骤 ,资本配置指的是投资者的资金如何在大类资产中配置。例如多少比例存银行、多少比例投债券、多少比例买股票等;资产选择指的是对某类资产的具体选择!例如买哪些具体的股票 ,
那么这两个步骤中哪一步更重要?一般人会凭感觉进行资本配置 ,拍脑袋就决定了。但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产选择 !
但实际上第一步比第二步重要得多,1991年有“全球资产配置之父”之称的加里·布林森在一个著名的合作研究中指出: 资本配置 。即资金如何在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大类资产中配置 !对总收益的影响超过90% ,
这是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大多数人在挑选哪只股票上花费了绝大部分精力。而这对总收益的贡献率还不足10% !很多人拍脑袋决策的资本配置才至关重要,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资本配置呢?一般人对分散投资的理解是“不应该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充分分散化或最优分散化 。很容易导致配置错误!
先来做个测试,假设有一笔资金。给你几个投资选择:第一!全部投资于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它风险小;第二 。全部投资于一只债券型基金!它风险中等;第三 ,各投一部分你会怎么选?。
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各投一部分,以分散风险并期待获得平均收益。各投1/2是人们在分散投资时的一种典型做法 !
再给你一组选择:第一,全部投资于一只债券型基金 。它风险中等;第二!全部投资于一只股票型基金,它风险高;第三。各投一部分你可能还是会选择各投1/2 !
再换一组选择:第一,全部投资于一只货币市场基金 。它风险小;第二 !全部投资于一只股票型基金 ,它风险高;第三。各投一部分你可能依然会选择各投1/2 !
不管资产的风险是小中配、中高配还是高小配,很多投资者在分配资金时都会各投1/2 。这不是一个没有依据的猜测 !
2001年理查德·塞勒与他的合作者做过一个研究 ,发现人们是想要做分散化投资的。但只做到了简单分散化 !研究表明在170家大型企业的年金投资计划中 ,无论可选的投资项目是什么。投资者都只是对每种项目各投1/n!
在这项研究中:如果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是股票型和债券型两种基金,投资者会各投50%;如果是股票型和混合型(50% 投资于股票。50% 投资于债券)两种基金 !投资者还是会各投50%;如果是债券型和混合型两种基金,投资者依然各投50% 。无论面对什么选择!投资者都会按1/n的比例来“出牌”,这被称为“1/n法则” 。
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其中的差别非常大:在第一种选择下。投资者的资产实际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为50%;在第二种选择下!这一比例为75%;在第三种选择下,这一比例为25%。
“1/n 法则”不是一种理性的资本配置方式 ,那理性人会怎么选?无论可选择的投资项目是什么。理性投资者都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并且其风险偏好不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理性人在以上三种可选择的品种中 ,会精确计算资本配置的比例。最终投资于某种风险资产(例如股票)的比例在三种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
对这个人来说 ,如果最优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为40%。则无论给出哪些可选择的资产 !他最终投资于股票的比例都应该为40%,
所以“1/n 法则”这种简单的分散投资方式与理性的精确分散是不同的,简单分散化错用了资本配置。对于投资决策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错误!
那么理性的分散化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实际上,理性分散化或最优资本配置的比例是可以精确计量的。每个人的最优资本配置应该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而效用值取决于三个变量:资产的收益、资产的风险和自己的风险偏好,
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资产,每个人的最优资本配置的比例取决于各人的风险偏好 。理性人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计算最适合自己的配置比例!
比如:A更厌恶风险一些,那么A的最优资本配置计算出来可能会是将62.7% 的资金投资于银行 。37.3% 投资于股票;而B没那么厌恶风险 !B的最优资本配置计算出来可能会是将36.4% 的资金投资于银行 ,63.6% 投资于股票 。
由于A和B的风险偏好不同 ,所以他们的资本配置也不一样 。任何人都有确定的风险偏好!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最优资本配置是确定的 。
本文摘录自书籍《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