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老挝人,他们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曾在广西南宁“六七”学校就读。回国后从事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工作!自己的孩子也大多送到中国留学,记者采访了几位曾就读“六七”学校的学生 。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11月1日老挝农工发展进出口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康奔·塞老翁在微信上给记者发来一张在云南玉龙雪山顶上拍的照片,“现在我在昆明 。很开心”他说
康奔·塞老翁是“六七”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六七”学校的同学一样。年少时在中国就读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让他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 ,
1965年老挝国内战火蔓延 ,老挝党中央希望在中国建立一所学校 。让老挝的红色后代得以接受教育 !1967年中老双方签订了关于在南宁市创办“中央干部子弟学校”的会谈纪要 ,校名按当年年份定为“广西南宁六七学校”。
今年7月记者在老挝采访了几名曾在“六七”学校就读过的老挝人,听他们回忆在广西南宁读书的难忘往事。讲述与中国的“一世情缘”!
暖贞是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退休教师 ,笑容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大姐” 。“我是第一批到‘六七’学校就读的学生!以前在家里都是吃糯米,到了南宁后吃大米和包子。刚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 !”她微笑着回忆 ,“那时中国的物资比较缺乏 。但是我们学校的各种物资都是足量供应 !广西政府还专门派人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从“六七”学校毕业后,暖贞被选送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打乒乓球 。在北京的3年时间里 !她学会了说中文 ,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
回老挝后暖贞当上体育老师,当时懂中文的老挝人不多。遇到政府举办跟中国有关的活动 !暖贞都被派去当翻译,1990年她还带队到北京参加亚运会。退休后暖贞看到老挝和中国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便开了一家咨询公司 ,帮助前来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办理各种业务 。也为有志到中国的老挝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所以说我这辈子都是‘吃中国饭’的,”暖贞风趣地说 。
中老友谊历久弥新——“六七”学校学生讲述昔日故事_山东食品流通许可证变更
“没有‘六七’学校,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将永远把在中国南宁生活的这段经历记在心中!”老挝农工发展进出口服务公司销售部经理坎佩尔深情地说,
。8岁的时候坎佩尔从老挝来到南宁就读“六七”学校 ,4年的时间里。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学习基础知识,遵守纪律结交朋友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学校里坎佩尔喜欢各种体育和文艺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中国游泳教练,他耐心地教我学游泳 。让我成为游泳成绩最好的学生!”他回忆道
坎佩尔所在的公司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 ,“我们公司和中国政府及企业开展养殖合作、建水泥厂。经常有中国的技术员来帮助我们搞好生产!”坎佩尔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给当地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坎佩尔曾应邀回到“六七”学校原址参观,“广西政府把母校的原址保护起来。重回学校参观 !让我又回想起当学生时的情景 ,很感动”坎佩尔说“‘六七’学校是中国政府给予老挝人民支持和帮助的见证 。”
坎佩尔把中国南宁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耳濡目染中他的儿子宗盛也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西南林业大学就读!“现在我儿子毕业了 ,到中老合资的第三水泥厂上班 。”坎佩尔高兴地说!
,老挝武术协会秘书长西塔的中文说得很地道,听到记者夸奖他的中文说得好 。他乐呵呵地说:“我在家和孩子们都是用中文交流的!”
“小时候家里人说送我去中国上学,我就高高兴兴地去了。在孩子的心目中!那是个伟大的国家 ,”西塔说他原来在部队里生活。所以非常适应“六七”学校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吃得好睡得香过得很开心
中老友谊历久弥新——“六七”学校学生讲述昔日故事_山东食品流通许可证变更
后来西塔到老挝武术协会工作,常带队参加亚运会等国际赛事。“我们经常请中国教练来帮助我们的运动员提高水平!”西塔说“老挝的第一枚亚运会武术散打银牌,就是在广西教练的指导下获得的 。”由于长年往来于中国和老挝之间 !西塔对中国非常熟悉 ,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我们很是赞同。它能够帮助老挝加快经济发展!我希望中国企业多来老挝投资 ,这样我退休后还能到这些企业找工作 。”西塔笑着说 !他的4个孩子有3个到中国读大学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毕业回到老挝工作 。“他们的工资比我还高 !”西塔自豪地说 ,
。“到了‘六七’学校 ,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幸福 。”老中铜矿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苏华说!苏华10岁前的记忆,都是为了躲避飞机轰炸藏匿于密林中 。“到了‘六七’学校后 !我好像到了一个新世界,”他说中国老师很关心他们。学校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有老师教知识,大家一起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每周六还可以看电影!而此前他从来没有看过电影 ,
苏华回国后先是在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工作,由于他懂中文。就被调到与中国有合作业务的公司工作 !“近几年中老两国合作越来越紧密,这对老挝来说是很好的事。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他说“希望以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来投资!”
“我们‘六七’学校的同学每周都聚会一次,经常在一起唱中国歌曲。”康奔·塞老翁说 !这段特殊而难忘的经历,把他们和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下一代!中老两国的友谊,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