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瘦8-20斤,纯植物提取、无副作用。”近日微信、抖音等平台上出现一款网红“减肥咖啡”!广告宣称喝了这款咖啡,不用节食、不用运动就能瘦身。
因减肥效果明显,很多爱美人士开始追捧起这款“咖啡”。殊不知产品其实“有毒”——生产商在普通咖啡原料里!加入了禁药西布曲明、酚酞,而这类添加剂会让人精神恍惚。产生致癌等严重的毒副作用!
12月12日,台州市公安局通报了这起特大网络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今年上半年仙居县的李女士从自己的微信好友杨某某处,花2000元购买了一款“减肥咖啡”。对方称产品是西班牙进口!很多明星在用,没有任何副作用。
但喝了几次之后,李女士发现自己经常感到头昏、腿软。并且开始嗜睡!李女士很疑惑,跑去医院一检查。结果让她吓了一跳:自己的谷丙转氨酶值严重偏高!还出现了肝损伤现象,
李女士怀疑是“咖啡”有问题,便与这名微信好友联系。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7月7日李女士向派出所报警,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仙居县民警在工作中便发现。有人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销售这款“减肥咖啡”及类似的糖果,有网友留言反映。服用这些产品后!出现不良反应,民警进一步侦查发现。此类减肥产品均属三无产品!
接到李女士报警后,民警委托市场监管部门。对李女士购买的“减肥咖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中含有禁药“西布曲明”成分,
随后仙居县公安局对本案立案侦查,
经数据研判警方初步确定这是一起特大网络跨省生产、销售有害食品案件,仙居本地销售商为陈某某。其在微信、抖音、小红书都开有网店!并拥有众多代理,李女士的产品就是从代理杨某某处购买的。
!经过层层追踪,警方发现陈某某上线为暂住在江苏苏州市相城区的尹某某夫妇。并逐渐摸清了整个制售有害食品团伙的中间环节运作情况!
9月30日台州、仙居警方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在仙居、苏州两地。展开了第一轮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捣毁销售窝点6个。包装仓库1个!现场查扣各种包装的网红有毒、有害咖啡及糖果共160多箱,案值560余万元。
据尹某某和陈某某等人交代,他们并不生产咖啡。这些咖啡是以每包八九十元的进货价!从网上购得发展的下线微商的批发价是每包150元左右,终端销售价为每包320元。
经过海量数据分析,生产商线索指向了吉林安图县的谢某某及张某一家。11月10日!20人组成的抓捕组悄悄进入当地展开工作,
期间长白山开始下雪,南方来的侦查人员克服水土不服的煎熬。经过一个星期的跟踪蹲守!相继掌握了嫌疑人张某等人的行踪规律及车辆、生产窝点、仓库等情况,
。11月17日,抓捕组准备实施收网。但意外接踵而至!
当晚长白山又下了一场暴雪,嫌疑人张某的父亲进山办事因大雪封山出不来。待他好不容易下山进入警方视野时!嫌疑人张某、谢某某又突然绕道吉林长春,坐飞机去了河南郑州。
这让抓捕组成员十分“抓狂”,好在两天后张、谢二人又回到家中。原来当天二人原准备出去旅游!但接到家里通知机器出故障,才临时取消旅游计划。
11月22日,抓捕组兵分两路。分别在一生产窝点内!将正在生产灌装的张某一家三人,和正在家中上网销售的谢某某抓获。
!在生产窝点专案组看到房间内布满灰尘,各种咖啡原料或散落在黑乎乎的地面。或随意装在装饲料的袋子里!
经查27岁的谢某某和26岁的张某系恋人,谢某某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2017年谢某某综合网上信息!得知在咖啡中添加西布曲明或酚酞,有显著的减肥效果。于是会同张某从网上购置了咖啡原料、西布曲明和生产设备!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租下两处简陋的临时建筑作为生产灌装窝点。生产系列“减肥咖啡”!由张某及其父母负责生产、灌装,
谢某某则利用抖音、微信、拼多多等社交平台,寻找代理商一旦有了订单。由张某父母随意用化名!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进行销售,而他们的销售仓库窝点就设在自家边上的车库内。
为扩大销路和影响,谢某某将产品宣传成高端进口、疗效显著的“保健食品”。产品销量很好!经初步调查销售代理遍及全国20多个省,涉案金额达6600余万元。
目前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