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55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强制高价装修----“你的店,
在澳洲生活过的人都一定在某个阶段光顾过Donut King ,Michel’s Patisserie。Gloria Jeans !Brumby’s Bakery等一系列食品零售品牌 ,这些活跃于每家购物中心里的加盟品牌其实都属于澳洲最大食品零售加盟集团Retail Food Group (ASX: RFG) 。
RFG集团于1989年在昆士兰州的南港(Southport)成立(距离黄金海岸车程约15分钟),经过收购多家澳洲本地知名食品零售品牌后 。于2006年正式挂牌上市澳洲证交所 !RFG开始大量购置新兴食品品牌 ,包括手工披萨品牌CrustPizza、移动咖啡销售品牌The Coffee Guy、以及失败案例Big Dad’s Pie熟食等。
RFG集团的疯狂扩张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这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南港小公司的股价由上市时的$0.87澳币一路狂飙900% 。达到$7. 60澳币!鼎盛时期更是拥有逾2500家加盟店以及超过8亿澳币的市值,一跃成为全澳最大食品零售品牌 。
2014年底,RFG集团更是财大气粗地出资$1.63亿澳币收购知名咖啡连锁品牌Gloria Jeans 。使得这家全国最大食品零售之王如虎添翼 !而就在投行和个体投资者将看涨目标定在$8澳币时 ,一场悄无声息的血雨腥风即将来袭。
2017年圣诞前夕,澳洲知名媒体公司费尔法克斯(Fairfax Media)传媒公司忽然曝光大量RFG旗下品牌加盟商惨遭该集团剥削的新闻。多家澳洲主流媒体相继开始跟进报道!像一群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 ,瞬间把猎物撕咬得皮开肉绽 。也就是同一天!RFG集团股价重挫26%,$2.1亿澳币市值蒸发。
几家主流媒体的报道证据确凿、案例充分,刊登之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大量原先保持沉默的加盟商争先恐后地主动联系新闻机构 !想把自己的遭遇公之于众,而恼羞成怒的RFG集团在向股东发表声明的同时也严厉警告加盟商禁止向媒体公布任何商业信息 。否则将以 “违反加盟合约” 为由进行起诉!
但是墙倒众人推,许多饱受剥削的加盟商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站出来。公开了全澳最大食品零售之王光环下的黑暗!
传统的加盟品牌经营模式通常是以特许方(Franchisor)提供品牌形象、现成经营模式、商品以及供货渠道给加盟商(Franchisee),
而加盟商通过定期将营业额按比例分成给特许方的一种互利经营合作模式 ,众多大型国际速食品牌。比如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等 !正是得益于该经营模式得到迅速扩张,
加盟的经营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对特许方资金要求相对较少(购置店铺的资金由加盟商提供)、风险由双方共同分担、以及规模化管理可大量降低成本 ,
在这看似双赢的表象之下 ,其实隐藏着许多“陷阱” 。一切的主动权其实都早已被拥有专业律师团队的特许方紧紧握在手里!
以购置一家RFG集团旗下的西点咖啡店Michel’s Patisserie为例,加盟商需要准备支出的费用如下:
000至$54 ,000澳币的保证金。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忽然退出!给特许方带来损失,
000至$450,000澳币的店面装修及设备购置费。其中除柜台、冰柜、咖啡机等食品加工设备以外!还包括电脑、路由器等IT电子产品,
000至$30,000澳币的培训费用 。包括前往昆州南港的培训基地期间产生的食宿等费用 !
249澳币的“启动资金” ,用于项目规划、特许权授予、市场营销等。300澳币的法律费用!用于签署加盟协议 ,490澳币的收银机购置费用。购置后还需按月缴纳“维护费” !
一家Michel’s Patisserie西点咖啡店的加盟费用已经达到$357,039至$637 。
第一年的运营费用也不容小觑:,
特许权 ---- 每周收取7%毛利 ,
市场营销 ---- 每周收取3%毛利,
店面租金 ---- 每月$2,000至$25 。000澳币不等 !
业绩保证金 ---- $10,如果加盟商无法达到销售额、展示商品数量或种类、亦或是没有参与营销活动 。都会被扣除保证金 !
文件处理费 ---- $250 至 $2 ,主要用于提供账务情况给特许方 。
项目管理费 ---- $1,000至$7。加盟商参与特许方主办的活动产生的费用 !
IT、软件及电子收银机维护费 ---- $6,
第一年需要上支付的运营费用(不包括员工工资、劳工保险等)已经达到$71 ,936至$356 。
除了在特许加盟合约中明文规定的以上费用外,RFG集团还非常擅长“软性收费” 。这类收费见缝插针并且针针见血!
本文笔者有幸采访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RFG下属品牌加盟商 ,从她口中得知了该集团是如何巧妙避开特许加盟合约进行另外收费的 。
RFG集团与一些大型食品供应集团(如Hudson Pacific,后者于2016年8月被RFG收购)关系极其密切 。而Hudson Pacific为RFG旗下的众多品牌提供食品原料、冷冻速食、食品包装等!而加盟商按照协议规定只能从指定供货商处购买原料,
乍看合理的条约却存在利益冲突:特许方经常高频率组织市场促销活动 ,加盟商则被统一要求以极低价格出售商品以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而RFG集团通常只会提供少量的低价原料!其余多出部分需要加盟商全价购买 ,即便承诺过补贴也很少兑现 。最终不了了之 !
如此行为的最终得益方其实正是品牌拥有者 ---- 特许方RFG集团 ,RFG集团已经定期收取加盟商毛利润的3%作为市场营销费用 。如今在通过促销活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强制要求加盟商从指定供货商处购买原料获得提成收益 ,堪称一石三鸟 。
另一种类似做法则是通过定期抽查加盟商是否按照要求(协议中并没有详细规定)制作并陈列商品(柜台内展出的甜甜圈、蛋糕等商品是否数量“充足”) ,这位匿名店主透露说:“只要经营两个月 。你基本就可以摸清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做多少产品就够了!除非有节假日 ,不然干嘛做那么多然后全部浪费掉?如果他们查到你做的不够 。就要扣你(业绩)保证金的呀 !
强制高价装修----“你的店 ,
如果说指定购买和消耗算是细水长流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店面翻新收费就是缺胳膊少腿了 。
所有RFG集团旗下品牌必须定期进行店面翻新 ,
对于一家位置普通的店面来说,平均翻新费用大概在$80 。000至$140 !000澳币之间,
翻新内容无非是更换电子菜单显示屏、柜台和店面配色等细小的环节,而收费却是天文数字。
由于翻新导致的暂停营业期间所产生的店面租金仍然是又加盟商自己承担,
信心满满加入RFG集团的加盟商,成为了名存实亡的生意户主 。而是为RFG集团服务的打工仔 !
2017年底的这颗定时炸弹的准确引爆位置其实是在“劳工待遇”上,各大媒体通过暗中采访。发现大量加盟商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其员工最低工资!更有众多业主存在现金走账、甚至雇佣不具备工作资格的海外人口来进行避税 ,
被曝光的业主可谓是哑巴吞黄连有苦说不出,一方面被RFG集团压榨利润并强制支出 。另一方面又被新闻机构死死盯上!
据作者所采访的匿名受访者透露 ,“大部分业主实际上是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他们很多人自己是开不出工资来的 !都是硬撑着干,经常还被小工抱怨工资给的少呀” 。
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向总公司寻求帮助时 ,她无奈地说:“不可能帮你的。你要是干不了了就卷铺盖走人 !公司直接接收店铺,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的。定金也别想要!
2018年3月,新上任RFG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EO)安德鲁尼尔表示全国范围内有至少200家旗下加盟店需要关闭。其中约有30%为RFG集团直接运营!其余为加盟商运营,
这一举措仅仅在与购物中心签订的违约金方面就到达$1.25亿澳币,RFG股价已经跌至$2.04。
而就在这危机关头 ,前任CEO托尼埃尔福特(Tony Alford)却在他的价值$550万澳币的豪宅里享受人生。他拒绝了一切媒体采访!并且为了拒绝政府机构的调查,他不惜重金雇佣了高级律师 。
来自昆士兰的朱莉亚班克斯(Julia Banks)在接收采访时表示 ,她和丈夫辞掉工作专心经营多乐星(Donut King) 。但是债务却不断攀升 !他们已经负债累累并为了继续经营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现在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的这次曝光所带来的多米诺效应远远超出了想象 ,许多加盟商的店面价值迅速缩水。甚至有少数经营状况不错的店面也几乎无望出售!
“都闹得这么大 ,谁还敢来买啊?”。
接受采访的匿名业主认为此次曝光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用落井下石来形容也不为过 。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这些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的加盟商 !
澳大利亚最大食品零售品牌,如何一步步“跌落神坛”?_进口酒类批发许可证怎么办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