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历史记忆 ,一头连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老品牌的多少 !映射着这个城市过往的繁华程度,
西安的商业绝对在中国版图上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在整个中西部 。某些领域甚至可以和重庆武汉媲美!然而时过境迁 ,老陕家的品牌在野蛮的市场争夺中 。甚至退出历史的舞台 !
那些镌刻着的独特的老陕印记,也终究化作一抹泡影。也正如毛不易的歌里唱道:一杯敬明天!
老陕家有两个黄河 ,一个是韩城边上的母亲河“黄河”。另一个是“黄河”牌彩电!
1984年底黄河机械厂(“黄河”厂)引进了彩电生产线 ,“黄河”彩电诞生 。它是结婚的硬通货 !更是市场的紧俏品,地位远超如今热销的iphone手机(然而。iphone现在也几近“凉凉” )!
黄河电视是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786厂)的骄子,国家领导人也曾数次来厂视察 。
那个时代的黄河电视很傲娇,想买就能买的。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首先需要一笔“巨款” ,上世纪80年代末期 。一名普通干部!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2元,而一台18英寸黄河彩电的出厂价就高达1350元左右。在流到市场后!更是涨到2700多元 ,对于大绝大多数的国人而言 。黄河彩电就是难以负担的奢侈品!
即便存够了钱,如果没有厂家印制的“彩电票” 。在电视供不应求的当年 !根本不可能买到彩电,那个时候的“黄河” 。从技术到品质!从口碑到市场 ,
与“黄河”一道在陕诞生的,还有两位兄弟。一个“如意”!一个“海燕”,在1998年之前。占据中国电视行业大半壁江山!
“海燕”南飞 ,“黄河”东流去 。三秦父老不“如意”!这是80年代彩电紧俏时,在陕西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是秦人对买不到本省彩电的抱怨!实际上从另一面反映了陕西百姓对本省彩电品牌在全国拥有的地位,而发自内心的自豪。
1990年至1992年三年间 ,黄河制造厂的营收分别为6.97亿元、8.42亿元、7.2亿元 。净利为2984.78万元、1732.03万元、2349.62万元 !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到了1994年2月!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敲钟上市 ,
“黄河”似乎有些“晕了头” ,野蛮投资粗暴上马。黄河把用于拳头产品的资金全部摊薄在了新行业!以为有这个名气,
谁也不曾料想,上市是它的巅峰。也是跌入炼狱的开始 !
国家放开彩电销售价格,四川长虹率先发起价格大战 。内忧外患的“黄河”被当年的“小弟”打得晕头转向!
自上市始便与亏损为伴的“黄河”(中间依靠关联交易和政府续命有过扭亏为盈) ,
“黄河”彩电逐渐淡出了老陕的世界,没于历史长河 。
中苏的关系怎么形容呢?郎情妾意的蜜月期,到处秀着恩爱 。
苏联在中国帮助建设了许多项目,其中包括在西安市建造一座兵工系统的光学仪器厂 。这家工厂设计制造了一种小型相机出口回销苏联!
苏联撤走了技术人员和专家,留下了制造这种相机的设备。此后工厂转为为中国市场生产相机!因为生产厂在西安 ,故改名华山牌。
华山牌照相机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国产相机 ,市场上买不到。但在国防口内部销售 !
华山当年生产的135轻便照相机、长乐120双反照相机,早已成为照相机发展史上 。普及相机的标志性产品 !
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能勉强买得起的稀缺相机 。唤醒了多少人重新感知世界的愿景!
一张张胶片、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录了万千家庭的人生故事。
由于价格高、质量差 ,华山牌相机也早已经不再受老陕欢迎。被市场无情淘汰!
那些“香消玉殒”的陕西名牌_办理网络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一批从上海手表厂来的骨干到了西安,受命组建国营红旗手表厂。也是西北第一家机械手表厂!
国营红旗手表厂后来改名叫西安蝴蝶手表厂,在那个“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录音机)的年代。蝴蝶手表和家喻户晓的大IP梁祝联系在一起 !因为浪漫的寓意,被年轻人拿来当定情之物 。
伴随着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蝴蝶手表为您报时”的无线电波 。美丽的蝴蝶从西安飞向全国!引领全新的消费潮流 ,
在蝴蝶手表厂的辉煌时期 ,对方一听是蝴蝶手表厂的就马上笑脸相迎。然后拉关系走后门买手表!七八十年代的蝴蝶表厂是令人羡慕的好单位 ,很多复员军人都希望自己转业到表厂工作;很多有关系的人。以想方设法调进蝴蝶手表厂为荣 !
当时的西安成为了与北京、天津齐名的全国三大手表生产基地之一,一度是西安和陕西人的骄傲。
作为国产手表品牌的重要一支,西安蝴蝶表厂生产的机械手表也曾风靡一时。到1988年时累计创造10亿产值!年发展速度在110%以上,妥妥的纳税大户。
当年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对比鲜明 ,蝴蝶表厂在2002年正式宣告破产。累计亏损1.28亿元 !如今在长安区杜曲一带,老厂区还完整的保留着。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但并不十分荒芜,里间有一些小的制表公司租了当年的车间加工配件 。
“蝴蝶表”这三个字,变成了开启记忆的密码 。
李照森在吃川菜“鱿鱼锅巴”时突发奇想,要把只能在饭桌上享用的锅巴变成人们手中可随时取食的小食品。当时李照森任厂长的西安旅游食品厂便开发出“太阳”牌锅巴!
“太阳锅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产量以每月增加100吨的速度发展 ,可怎么增加也供应不上。总是缺货、缺货!
1990年“太阳锅巴”开始在市场走红,占据了北京、广州、桂林、银川、合肥、石家庄等城市市场。“太阳锅巴”的产量也达到了高峰!旅游食品厂改建成西安太阳食品集团公司 ,
1990年北京亚运会 ,太阳锅巴成为赛事赞助商。熊猫盼盼也成功印上了太阳锅巴的包装 !太阳集团还推出了阿香婆香辣酱,更是横扫全国。
还记得那时候“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掉”的广告吗 。这使太阳锅巴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
似乎是一夜间的事,“太阳”又“落”了 。而且一落千丈 !因太阳锅巴本身利润低 ,加之假冒伪劣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企业扩张失控等原因 !到21世纪初,当年盛极一时的太阳系列食品已经退出了浪潮的先锋队列。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 ,只有“太阳”昨日的辉煌 。
一个大汉摇着船,船上放着一台洗衣机。故事在大汉与河边妇女的大声对话中印在了那个时代里!对话的内容是这样的:,
额把洗衣机给你买回来咧 ,啥牌子的?双鸥牌的。这洗衣机咋个样嘛?嘹咋咧!以后洗衣服到俺家来… ,
这就是“双鸥”牌洗衣机的广告画面,
上世纪九十年代,额把洗衣机给你买回来咧”。使双鸥牌洗衣机红遍大江南北 !陕西机床厂、陕西洗衣机厂也因此名冠天下 ,
陕西机床厂原系国民党二十九军所属的一个修械所,也叫三十一兵工厂 。
一九三九年修械部迁到陕西兴平县赵村,药工部驻马嵬坡宋家庄。李绪凯接任所长后!最后确定新建所址在宝鸡县虢镇李家崖村 ,
这个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步枪、手榴弹、修造机枪、火炮等军火兵器 ,全厂官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大概有两干余人。
一九五六年改名为“陕西省机械厂”,一九五八年改为“陕西机床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陕西机床厂的发展壮大 ,引进了洗衣机生产线。陕西洗衣机厂也随之诞生!
它曾凭票供应 ,有的人为了能买一台“双鸥”牌的洗衣机。托熟人走后门 !守在厂长办公室不走,双鸥洗衣机的年产量达到了30万台 。还获得过国家质量银奖!1995年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 ,
但在1995年后,由于市场变化 。企业负担加重!陕西洗衣机厂全面停产,“双鸥”也开始鲜见于市场 。从1999年开始 !厂里开始为康佳集团生产“康佳”牌洗衣机 ,
那些“香消玉殒”的陕西名牌_办理网络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虽然由于后来企业经营不善,陕西机床厂、陕西洗衣机厂陆续破产改制。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都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宝鸡成为“陕西品牌”输出重地 。除了双欧洗衣机!长岭阿里斯顿电冰箱、宝成仪表厂生产的宝花空调、渭阳牌摩托车、熊毅武方便面、宝鸡啤酒……都是当年响当当的本土品牌,但后来都因为发展变革 。纷纷销声匿迹!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对于太白酒的回忆 。仿佛还一直停留在2009年之前 !而2009年之前的太白酒 ,才更像是陕西人记忆里的太白酒。
是陕西的地方俗话 ,也记录了太白酒曾经的辉煌。
如今的西安人回忆起太白酒 ,就像看一张残碎的胶片 。再也拼不出完整的太白记忆 !
和所有老厂一样,曾经的太白酒厂也是一个小世界。厂办的食堂、澡堂、宿舍区……圈起一段冒着酒香的子弟生活!
很多父母在太白酒厂的孩子,总自带一种太白子弟的光环。很多人家都想把孩子送进太白酒厂里上班!只要穿上太白酒厂工服的小伙子 ,就可以轻松找到对象 。
建厂50年之际的2006年 ,太白酒进行股份制改造 。组建为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改制为一家民营企业之后,太白酒迎来“大丰收” 。太白酒2007年业绩达到高峰阶段!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截止2009年之前 。太白酒一直保持着3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
那时的陕西酒业形成了太白和西凤双翼齐飞的格局,太白更是被大家认为 。是唯一可以超越西凤的品牌 !太白酒业看似前途一片光明 ,
而如今各自的发展却是大不相同,一个依然捍卫着陕西酒界大佬的名号。而另一个却是命运多舛!
如今陕西人的餐桌上已经很难看到太白酒的影子了,太白酒的未来也开始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和很多老品牌一样,太白酒也躲不过时代的筛洗。
“一滴太白酒 ,十里草木香”的辉煌也再难重现 。只剩下一杯敬明天!
叛逆十足的广告语,个性出境的代言人陈小春 。外加大批专卖店的开启!这个当年红极一时的西安本土著名品牌 ,就这样如旋风般的席卷了我们的整个青春时代。
红白/绿白杠杠相间的班博T-shirt ,几乎成为那个年代西安中学生人手一件的“校服” 。便觉得自己炫酷十足!
记得当年小春本人来西安为班博做过一次宣传,那壮观绝对不亚于零三年周杰伦为美特斯邦威在西安做的宣传活动。
在班博服饰曾经的总部西安南二环西段的金叶现代之窗11层,公司早已不在这里。只有一家高速公路公司、一家软件公司等几家公司在11层办公!据物业公司的人说 ,该公司几年前已经从这里搬走了 。
班博服饰的创始人戴慧敏本为温州人 ,戴创建了班博服饰 。当第一家专卖店在西安市东大街成功开启后!在戴等人的努力下,其他店陆续开业 。
经过快速发展之后,戴慧敏和企业迎来了人生中的辉煌时期。班博四处攻城略地!广东、上海、武汉、沈阳分公司相继成立,
进入上海便遭遇了“滑铁卢”,上海市场久攻不下。上海店面全面亏损!班博全国各地市场也都亮起了红灯,
戴慧敏在万般无奈中把总部又迁回西安 ,但是早已失去天时地利的班博 。回到西安又碰了一鼻子灰 !她不知道休闲服饰的市场早已被其他品牌占领,
“休闲大王”班博突然宣布破产 ,班博亦成为烟云 。
有过太多底蕴与机遇 ,但终究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
陕西品牌能够势如破竹蓄力一对王炸,经历惨烈的“荒野大作战”。却只剩下了一对“三”!
当其他品牌发起挑衅的号角,老陕却只能无奈的喊出一句“过”。
那些“香消玉殒”的陕西名牌_办理网络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