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开标,25个“4+7”试点药品全国扩围采购全部完成 。多品种药价再次下调 !国家医保局牵头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至此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类医保控费政策会对给国内制药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医药板块未来趋势如何?中金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邹朋为我们介绍了美国和日本药企在类似背景下的应对经验 。
Q:美国、日本为何要实施医保控费?,
A:人口老龄化和人均收入的提升 ,政府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都推动医药行业繁荣发展!政府医疗卫生费用随之快速增长,美国和日本相继推出控费政策。目的在于保证医保资金的可持续性!或减缓政府医保财源负担,
Q:两国分别采取了哪些控费措施? ,
A:美国从80年代初开始控费 ,主要通过政府改革医保支付体系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调整报销政策等 。来防止医院、患者滥用医疗资源、鼓励仿制药使用等!日本政府控费开始于70年代后期 ,除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院效率之外。还直接通过价格管制降低药价!出台政策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等 ,
Q:控费之后 ,美日药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A:虽然控费后医药行业增速快速下降 ,但在资本市场上 。两个国家的制药板块都有不错的表现!
在控费措施实施之后,美国制药板块整体走势强劲。在80年代-2000年间 !以及2010年之后的两个时间段内均走在行业前列,中间因为仿制药冲击和新药推出速度减缓有过阶段性的低谷。
图表:医保控费下美国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1973年至今) ,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
注:图中将各指数1983年1月1日的值定为基准值100计算相对涨跌幅 ,
日本制药板块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1973年至今日本制药板块指数上涨了约27倍 。医药行业整体上涨了约13倍!Nikkei 225指数上涨了约3 倍,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大型头部药企的股价表现更为突出和抢眼!值得深度跟踪观察 ,
图表:医保控费下日本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表现(1973年至今),
注:图中将各板块1983年1月1日指数值定为100计算相对走势 ,医疗器械板块于1983年后才有数据。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Q:制药企业是如何做到优于行业整体表现的呢? ,
A:总的来说,药企逆市增长离不开研发创新和市场外拓。但是两个国家药企的发展各有特点!
中金研究:从美日经验看带量采购将如何影响医药行业?_食品经营许可证好难办怎么办
,Q:上文提到美国的制药板块并不是全程领先,中间有过哪些波折?
80年代-2000年,制药板块成为表现最好的行业细分板块 。
图表:80年代-2000年美国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
注:图中将各指数1983年1月1日的值定为基准值100计算相对涨跌幅;医疗服务既包括医院、诊所等 ,也包括第三方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等机构。
医保支付体系改变给医疗服务提供方带来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医院运营压力增大。甚至出现部分医院倒闭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私人诊所出现 ,
政府出台的其他政策激发了药企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用于治疗血脂异常、高血压、溃疡等常见疾病的众多重磅化学药品不断问世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处方药支出保持了较高增速,药企也获利颇丰 。
2000年-2010年,美国药企遇到阶段性的发展瓶颈。
图表:2000-2010年美国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
注:图中将各指数2000年1月1日的值定为基准值100计算相对涨跌幅;医疗服务既包括医院、诊所等 ,也包括第三方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等机构 。
重磅化药的专利逐渐过期 ,拥有价格优势的仿制药对原研药的冲击加大。加之FDA对新药审批要求加严!大型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上后继乏力 ,其报表表现不再光鲜 。
2010年至今,重磅生物药的出现为美国药企带来在资本市场的新一轮大幅上涨 。
图表:2010年至今美国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图中将各指数2010年1月1日的值定为基准值100计算相对涨跌幅;医疗服务既包括医院、诊所等 ,也包括第三方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等机构。
基因工程技术的熟练运用,促使药企加大了对新型药物的研发 。针对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生物药不断获批 !Biotech 板块开启资本市场上的亮眼表现,
中金研究:从美日经验看带量采购将如何影响医药行业?_食品经营许可证好难办怎么办
。除了继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美国药企近年来也开始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比如通过药品lisence交易或者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来引入外部产品!把部分研发工作外包来提高研发效率等,值得关注的是 。很多大型美国药企已经把目光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
Q:日本的药企在控费过程的经历有什么不同?
A:日本仿制药企和头部药企在整个控费降价过程中的表现值得分开来观察 ,
先来看仿制药企业 ,日本政府对新药跟仿制药实行区别定价。降费措施并未对以创新为主的药企业绩造成较大影响!但仿制药企业受负面影响明显,仿制药企的股价也出现了相应下滑 。
注:上述三家药企主要业务均为仿制药 ,主要业务均在日本 。
资料来源:Bloomberg,Datastream 。中金公司研究部 !
这一情况随后得到了改善 ,在通过药品质量评价工程使得日本国内仿制药质量得到保证后。日本政府在2002年陆续出台政策!鼓励使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在政策的推动下。日本仿制药销量占比从2005年的33%上升至2018年的73% !仿制药企的收入也随之加速增长 ,股价也迎来较大涨幅 。2002年至今Sawai、Nichi-Iko、Twok分别涨了7.6、5.3、4.4倍!
医保控费带来医药行业整体增速下行 ,同时90年代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对日本本土药企带来强力冲击 。
图表:日本大型头部制药企业股价表现,
注:图中将1973年1月1日股价定为100计算相对走势,
资料来源:Datastream,中金公司研究部 。
日本头部药企通过研发创新以及加大出口实现了内外夹击之下的稳定增长,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从90年代的~10%增加至2017年的~20% 。推出创新产品的同时 !这些药企也稳步踏入全球大型药企之列 ,海外收入比重从90年代的不足10%提升至2017年的40%以上 。甚至有企业海外收入比重达到~70% !
Q:同样处在医保控费政策下,中国制药企业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
A:整体来看,我国居民用药结构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常见病的用药渗透率显著低于美国!国产仿制药用药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虽然招标、集采政策会带来药品价格下降,但国产仿制药低成本优势缓明显。有利于缓冲降价带来的影响;同时国内仿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高!销售费用下降也可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核心品种进展较快,通过该一致性评价。可提升国产仿制药质量水平!淘汰不合格的企业 ,优质仿制药企有望从中受益。
具体到药企本身,国内头部药企目前仍在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进口替代+用药渗透率提升+市场集中度提升+产品线迭代升级是其在长期降价政策周期下保持稳定增长的核心要素!
中金研究:从美日经验看带量采购将如何影响医药行业?_食品经营许可证好难办怎么办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