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我对娃哈哈的未来一直都有信心,但同时也有危机感。娃哈哈需要第二次创业 !2.在改革开放初期 ,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都是为了救命 。做不到和外资平等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企业壮大了。和外资合作的时候能够实现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3.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会和发达国家一样,二代愿意接班就接班 。不愿意接班就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不用担心二代接班的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4.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要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消费就被拉起来了 。消费拉起来后 !中国经济就会再次腾飞,
宗庆后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欧阳怡然 摄 。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宗庆后作为第一代民企的代表 ,娃哈哈曾创造了很多的奇迹——1987年创立。1990年产值突破1亿元 !2003年产值突破100亿,2013年营收达到782.8亿 。随后四年业绩虽有下滑!但2018年开始逆势增长 ,回顾娃哈哈32年的成长之路。宗庆后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坦言:“一个30多年的企业会有很多毛病 !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病,现在娃哈哈也在不断克服这些毛病。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以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现在娃哈哈已经实行了岗位责任制 。希望从人治转为制度管理 !”娃哈哈发展的历程中,“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争”是绕不过的节点 。也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中国民企经历的最大商战之一!对于“达娃之争” ,宗庆后一个很深的体会是 。改革开放初期 !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是为了救命,无法和外资企业做到平等。“娃哈哈并不排除未来和外资合作 !但合作肯定是要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平衡互利合作、促进企业和国家进步的前提下,”宗庆后和他的娃哈哈身上有着第一代民企很多的共同印迹——创始人经历了上山下乡。在改革的大潮中为改变生活而奋斗!企业从小变大,如今面临转型的困境;在管理模式上 。强势的创始人顺应商业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看齐 ,作为第一代民企的代表。宗庆后曾因犀利的言辞引发热议 !在谈到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时 ,他还直言:“没有改革开放。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不可能成为发展致富的第一代人 !对企业家来说,还要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宗庆后看来 ,只有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这三个老百姓目前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拉动内需!中国经济潜力才能发挥出来 ,“如果真正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看好的 !
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娃哈哈前身)的承包合同书,
回顾32年:“娃哈哈的全部都要变革、创新”新京报:如何看待娃哈哈这些年的发展?宗庆后:娃哈哈已经创立32年了,我认为32年的发展经验有几条:第一 。小步快跑式稳健发展 !因为既没有贷款也没有负债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避免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坚持在产品、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让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光靠创始人或者董事长一个人 !一个企业是不能发展起来的 ,要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履行社会责任 !社会效益也会转化为经济效益,娃哈哈32年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健 。但也经历很多坎坷 !特别是恶性竞争,从2015年开始娃哈哈遭到网络谣言的侵害 。说喝营养快线、爽歪歪等会得白血病、软骨病!这样的谣言让娃哈哈损失惨重,现在正在慢慢恢复中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也认识到,坚持品牌发展是对的。一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我希望企业能够真正地公平竞争,不正当的竞争会损害国家的经济。相信政府未来也会整治这些问题!新京报:娃哈哈是很多80后的成长记忆,但公众印象比较深的依旧是几款老产品。娃哈哈是不是落后了?宗庆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变化很快!喜欢什么饮品也不会在乎品牌,我们也在促进员工转变思想以适应行业变化、新的市场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过去消费者希望饮料能够甜一点,因为当时大家营养不够。现在的消费者更追求健康、清淡的饮品 !我们也在适应这些变化 ,现在包装设计也更为重要 。我们的包装设计有点老化!设计人员的思维有点固化了,我们要求设计人员的思维要转变。新京报:目前看 !娃哈哈最迫切需要变革的事情是什么?宗庆后:管理要变革、产品要变革、营销方式要变革 ,我认为全部都要变革 。各个方面都要创新 !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以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监等职位!现在娃哈哈已经实行了岗位责任制 ,希望从人治转为制度管理 。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这样企业才会健康持续发展 ,才能做成百年老店 。大健康产业是很有前途的 !娃哈哈成立了中医食疗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 ,在营销渠道上 。娃哈哈创立的实体营销渠道会永远存在!但我们也在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社交零售上探索一些新的营销方式 。我对娃哈哈的未来一直都有信心!但同时也有危机感 ,娃哈哈需要第二次创业。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家来说。落后就要挨打!对于企业来说 ,落后就面临被其他企业倒逼的情况。新京报:去年 !娃哈哈开始布局科技领域的产业,这是娃哈哈未来发展的方向吗?宗庆后:有传言说娃哈哈要做新能源汽车 。这个消息不真实!我们没有这方面打算 ,有些动作是为了解决娃哈哈自己的问题 。我们的设备从国外进口 !如果要改瓶型 ,就要从国外买模型。这些模型非常昂贵!所以娃哈哈就创办了两个机械厂,生产自己需要的模具、进口设备的配件、饮料机械等。也开发了机器人设备!后来有企业和我们联系 ,希望合作生产抛光机器人 。这才成立了娃哈哈智能机器人公司 !未来娃哈哈会依旧坚持主业 ,但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娃哈哈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们确实也想着让娃哈哈在装备制造业方向上有所发展!成立了机电院,现在有一百多位硕博士研究人员在开发产品。但这些业务还在准备过程中!娃哈哈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路上能够走多快,什么时候能走好 。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我相信会慢慢发展起来,
。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女职工在装货。
达娃之争:早期民企引入外资为活命,做不到和外资平等新京报:十年前的“达娃之争”是中国民企引入外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今回顾这一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宗庆后:当时娃哈哈和达能合作的背景是,一方面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下。政府号召企业引入外资!当时娃哈哈虽然是世界上第五大饮料企业 ,但在内地市场上和乐百氏要进行激烈的竞争。需要引入外资扩张 !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工艺等把企业办的更好 ,就有了娃哈哈和达能的合资 。最初合作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几项条件达能都答应了:合资后娃哈哈的品牌不变;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全权委托娃哈哈;合资前员工一个都不能辞退;娃哈哈原有的退休员工待遇不变,但后来我们发现。我提出的很多投资建议都被否决或者拖延 !达能还收购了乐百氏、汇源等和娃哈哈有竞争的公司 ,来限制娃哈哈的发展 。达能还要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的股权!经过多场诉讼 ,娃哈哈以30亿元收购了达能在合资公司中51%的股份。保证了娃哈哈品牌没有流失!如今回顾这个事件 ,我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 !大部分企业引入外资都是为了救命 ,乞求人家来合作 。做不到和外资平等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的企业已经壮大了。这样和外资合作的时候能够实现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现在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但我们的产品优势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核心、先进的技术 !现在中国企业在外竞争中还是要受到压制、不平等(对待),现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都处于“扒门跨门槛”的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 !攻克和弥补我们在高新技术上面的短板 ,迈过这个门槛 。我们真正强大了 !才能实现平等竞争 ,新京报:外界有评论说。“达娃之争”给娃哈哈留下了阴影 !娃哈哈一直对引入外资或者上市融资比较警惕,宗庆后:那也不是。因为中华民族本来是包容性很强的民族 !对外边的人是很客气、很友好的,在和达能合作的时候。也有段很愉快的时期 !虽然后来有了一些矛盾,但我们最后官司打赢了。也没向达能要求什么赔偿损失 !我们也是比较宽容的,娃哈哈并不排除未来和外资合作。但合作肯定是要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平衡互利合作、促进企业和国家进步的前提下 !
1991年10月6日,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成立大会 。
第一代民企:不用担心二代接班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新京报: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 。你怎么评价这个群体?宗庆后:第一代民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没有改革开放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不可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也不可能成为发展致富的第一代人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的初衷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初的思想境界可能没有那么高 。但随着企业逐渐做大做强!思想境界也在演变 ,当年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促进共同富裕,有的第一代企业家正在为国家积累财富、解决就业问题、带动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才更有价值。也会受到尊重!对一个企业家来说,还能消费什么呢?无非是住的房子大一点。属于企业家的财富可能只有几千万!财富无非是数字而已,对企业家来说。还要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新京报:现在看第一代民企,很多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和企业都消失了。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宗庆后:市场本身是优胜劣汰!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会不断地倒掉 ,(有优势的)也会上来。很多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企业没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进步!没有不断创新 ,以至于落后、倒掉了。包括现在一些互联网企业 !如果不专注于提升技术,而是靠烧钱炒作 。也注定要倒掉!现在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如果不专注提升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我想也注定要倒掉的 !新京报: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还有企业传承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宗庆后:很多民企都面临这个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会和发达国家一样 !二代愿意接班就接班去管理企业 ,不愿意接班就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子女接班不接班不重要 !因为财产实际是由子女继承,不用担心二代接班的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人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在进步,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情况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和制度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也未形成 !如果职业经理人管理不善致使企业倒闭 ,职业经理人的信用就会受损。很难再找到工作!在中国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也要解决职业经理人诚信的问题。是不是需要建立一个黑名单制度——如果职业经理人存失信行为 !会被加入黑名单 ,通过这样的约束。提高职业经理人的诚信水平!新京报:从更长远看,希望娃哈哈成为怎样的企业?宗庆后:我一直的希望是 。娃哈哈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成为家喻户晓同时被老百姓信赖的品牌,今年娃哈哈32年了。距离百年老店还很遥远!还有60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 。但对企业来讲 !一个30多年的企业会有很多毛病,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病。现在娃哈哈在不断克服这些毛病、解决这些问题!
宗庆后:企业家要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 以赢得尊重_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的材料怎么办
娃哈哈的智能生产线中控室 ,
中国经济: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中国经济才能再次腾飞新京报:对于中国经济。今年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你看来如何激发这一韧性和潜力?宗庆后:中国有9亿劳动力 ,其中2亿人受过高等教育 。这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优势!人口多、市场大 ,中国依然存在很大的人口红利。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拉动内需 !政府关键要解决好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 ,才能更好地激发、拉动内需。中国经济潜力才能发挥出来 !医疗、教育这两个产业能够回归到事业制?对于小病 ,老百姓自己拿点钱去就医就行了。但一遇到大病 !可能就会发生“因病致贫”的情况,大病可以走医保报销60%。但要先付钱看病再报销!这也导致一些老百姓看不起病,一些比较贵的药品是否可以由国家来开发和专卖 。如何开发和专卖?现在很多国外的专利药已经过了专利期!印度很多厂商去仿制 ,所以印度的很多大病所需药品很便宜 。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专家去开发这个药品 !之后再分配给药企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降低药价。让大部分老百姓看得起病!避免“因病致贫”,解决读书贵的问题。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很多优秀的公立学校的师资资源流向了民营学校,民营学校的收费昂贵。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要解决住房问题 ,现在给企业减税的政策。可以使得企业给员工加工资、提高员工的收入!但现在年轻人贷款买房子,要还一辈子银行。还敢消费吗?现在中产阶层像房子、车子这些该有的都有了 !消费没有更多拉动的空间了 ,但我们还有10亿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没有拉动起来。这部分人的消费拉动起来是不得了的事情!政府现在应该减少基础建设的投入,把财政的重点用在民生上 。有人说GDP怎么办?实际上!GDP增速的下滑很正常,美国GDP增速达到3%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欧洲GDP增速一到两个百分点已经不错了!我们的GDP增速还保持在6%,经济很平稳地在增长 。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要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消费就被拉起来了 。消费拉起来后 !中国经济就会再次腾飞,新京报:住房问题尤其引发关注。你的建议是什么?宗庆后:第一 !要解决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分配的问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了 。只能依靠卖地模式的土地财政来维持财政收入 !要解决房地产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要赶快改变 。不能再拖下去了!要重点关注、解决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刚需的人群 。银行是不是可以降低贷款的利息或者说免掉一部分利息?另一方面!廉租房的建设中 ,是不是可以允许部分企业利用闲置土地也参与其中?新京报: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你的预判是怎样的?宗庆后:中国人很聪明、很勤奋!如果真的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内需拉动起来了 。我认为中国还有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看好的 ,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程泽 编辑 赵泽 校对 薛京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受访企业提供,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