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全家皆大欢喜 !但考上大学并非人生路上的终点,仅仅是一段新的生活开始:带着家人的厚望 。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去追求新的人生目标 ,
大学生活少则三、四年,多则六、七年。随之也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在读期间的生活费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绕不开的问题 ,
生活费给多少合适?孩子的消费习惯怎样?当地的生活水平如何?围绕这些问题 ,近年来也是因种种矛盾。而成了家长们头痛的问题 !
生活费给多少 ,这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标准 。有几百的有数千的甚至上万的
前段时间有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 ,用她的话说因考上了一所准一线城市(比如。成都)的大学!要求父母每月给5000元的生活费 ,并认为自己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此事一经爆出 !立即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纷纷表示: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
近日又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 ,向父母要3000块钱生活费 。但家长只给1500元 !孩子嫌少不要,发脾气把钱扔在地上 。
诸如此类的事件 ,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孩子的奢华和高调 。大学生还基本属于纯消费群体 !其生活费大多来自父母亲人的资助,但近些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项目的多元化 。大学生的消费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在2010——2019年这十年期间 ,从最初的3274.6亿元 。到2019年的5257.1亿元 !增长了1982.5亿,幅度达60.5% 。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的同时 ,无疑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究竟该给多少呢?中国青年网曾做过一次调查,数据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 ,前两项最多分别是1000——1500元占37.79% 。800——1000元占24.69%!合计62.48%,超过2000元的仅占2.17%。因此生活费在1000——1500元最合理!家长可以依此再结合家庭实际,给出相应的数额标准 。
大学的生活费给多少,一般都是家长经过初期比对和估算后作出的决定 。暂且不说估算准确与否!但在上述两个案例中 ,不管是要求5000元的女生 。还是嫌1500元太少把钱扔地上的男生!都属于尚未完全“断奶” ,对生活缺乏深度认识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问题 ,相信不少的家长都感到头痛。该怎么办呢? !
1.正视问题 ,打消孩子把无条件索取当作理所当然的思想 。
生活条件的优越 ,让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真正地受过累、吃过苦 。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加之部分家长在中小学期间。对学习的过于重视!让有些孩子竟产生了“全家人都在工作,就我读书最累”的奇怪思想。甚至有些孩子还对父母说:“我是为你们而读书!”
按理说如此幼稚的想法 ,不应该出现在已读大学的成人身上。但现实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的孩子生理成熟了,但心智并不成熟。就像一个大龄的宝宝!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意识到,现在是该彻底“断奶”的时候了。
如何“断奶”?既要动之以情 ,也要晓之以理。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的艰辛,体验挣钱的不易 。
大学生活费用高企!理性消费是前提,避开“校园贷”才是关键_浙江食品经营许可证与食品流通许可证
比如:夜晚带孩子走上街头,看看深夜都还在奔波的外卖小哥、的士师傅;凌晨。带孩子去看看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的清洁环保工人、开门准备食品的餐饮店老板!通过切身感受,让TA明白生活之不易。挣钱之辛苦(此处只是为了让孩子体会挣钱的辛苦!毫无歧视环保工人、外卖小哥等之意)
,2.开诚布公,让孩子知道家庭收支的真实情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孩子狮子大开口也好,发脾气把钱扔地上也罢。都是对父母不理解和生活认识肤浅的体现 !
面对此况家长固然应当严肃对待,但也不宜恼羞成怒。更不能动手最需要的首先是冷静 !因为在彼此情绪冲动的情况下 ,很容易产生对立 。甚至对抗从而把事情逼入死角!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孩子把钱扔地上,家长可以把钱默默地拾起来 。安静地离开现场!给孩子留下冷静的空间 ,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 。待彼此都冷静下来后 !再找到孩子进行一场成人之间的平等谈话与交流,并与TA一起分析每月的生活开支情况 。让其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冷静过后其实孩子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心里也定会内疚。这时正是与其促膝谈心的良好时机 !家长可以把家里的具体收入和开支情况如实交底 ,用你的坦诚换来孩子的理解。
这个过程不是家长在向孩子诉苦、喊穷 ,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大人、一个家庭的共同担当者 。让其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 !
比如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家庭 ,父母每月收入大多在6000——8000元 。这些钱一般仅够家庭生活各项开支 !要想节余都会较难,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算算。要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该如何安排才合适,相信他会作出正确选择的 。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相信这种以心交心的教育方式 。不仅会解决生活费的问题 !也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3.摸清情况,因人因地适当地调整生活费标准
。现在的生活消费普遍高企 ,尤其是一线城市 。生活标准更高!对于刚读大学的孩子而言,1000——1500元确实可能有点捉襟见肘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自立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 !囊中羞涩还会让TA感到没有安全感 ,甚至产生自卑。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高300——500元的生活费标准 ,
另外女孩男孩也应区别对待 ,进入大学告别枯燥、紧张的高中生活 。孩子们褪去青涩 !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尤其是女孩子!开始学着化妆、打扮,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有些家长一听到女儿化妆打扮 !就视为洪水猛兽 ,这是不可取的。毕竟审美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女孩子可以根据情况 ,适当的提高标准 。让她在与同学相处时 !而不至于显得格格不入,当然这里说的适当提高标准。不是鼓励孩子与别人攀比 !而是正常的生活需求,
4.参加勤工俭学 ,既能缓解经济压力。也能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大学里虽然学习任务也很重,但时间相对要宽裕很多 。孩子在适应了大学生活后 !家长可以鼓励TA去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大学生活费用高企 。理性消费是前提!避开“校园贷”才是关键_浙江食品经营许可证与食品流通许可证
比如:家教、促销、应聘学校辅助岗位、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附近打临工等等,很多孩子都利用假期或闲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的学费和生活费,甚至还有节余。
这个过程不仅能挣钱解决资金压力,还能锻炼孩子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也是读大学
!期间很重要的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5. 跟踪消费,严防孩子触碰“校园贷” 。这是重中之重!
控制孩子的生活费,不是在逼孩子。而是在培养TA正确的消费观 !但是对于一些欠缺生存教育 ,消费不理性的学生 。在主张青青却又手中无钱的情况下 !很有可能在校园贷的诱惑下一步步沦陷,近年来不断发生的“裸贷”“自杀”“跳楼”……每一个血淋淋的案例。都让我们的内心因刺痛而愤怒 !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大二女学生熊某 。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裸照威胁、电话骚扰的催债压力 ,在泉州某宾馆选择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花季般的生命!令人扼腕不已 ,熊某在不到两年的大学生活里。却先后被卷入至少5个“校园贷”!仅“今借到”平台就累计贷款257笔,金额高达57万元。自杀前尚还欠款56余万元!孩子不重负用生命向社会表达了自己的悔恨 ,
“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河南一位在校大学生郑某!迷上了赌球肆意挥霍和利滚利的霸王条款 ,让他最终负债60多万 。货款公司天天威胁、逼迫!在巨大的还贷压力面前,他留下遗言而跳楼自杀 。
跨进大学的学生基本都年满十八周岁 ,这就让校园贷顺理成章地避开了“禁止向未满十八周岁”在校学生提供贷款的规定。
在校大学生没有个人资产 ,但信用记录普遍较好 。这些贷款平台!就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放贷 ,一旦学生无力偿还。就通过电话骚扰、上门威胁、打电话给家长或老师等非法手段催债 !作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有几个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呢?。
大学生虽已成人 ,但心智并不完全成熟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低下!所以家长要随时跟踪、掌握孩子的生活消费情况,在引导理性消费的同时 。千万要避开“校园贷”这个坑 !
孩子在大学期间的生活费 ,要因人因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防止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非理性消费习惯!也要密切跟踪、掌握孩子在校期间的生活情况,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以免因生活所迫而陷入“校园贷”这个坑 !
关于大学生活费的问题 ,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关注豆爸侃教育————生活培养人生态度,教育开启价值投资 。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