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第4版刊登了《嘉善:“地嘉人善”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尖兵”》的文章 ,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善是吴根越角的碧波 ,更是先锋之城的底色。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 ,浙江嘉善“以善之名” 。争做先行者和排头兵!
这里探索“善政走向善治”,不断创新突破体制机制壁垒;这里。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以爱与责任铸就新时代“善商”文明;这里,努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善居”之地 。留得住乡愁承得了梦想
善治:小县城大开放,破壁求发展
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关于“嘉善”地名由来的记载:“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郭庞 。少犯宪辟故曰嘉善”这其中既有对嘉善人性格平顺豁达的赞赏!也有依法循礼的“善治”端倪,
“上善若水” ,是脱胎于农耕文化的智慧 。更是嘉善人对社会治理的追求 !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嘉善却面临“发展洼地”的窘境:距离上海、苏州、杭州三座大都市均在百公里以内 。却没能挤进任何一座城市的核心发展区!没能借势“大树底下好乘凉” ,反而落得“大树底下不长草”。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也糟糕!与百姓期待的“善治”目标相差较远,
近十多年来嘉善干群同心、全力建设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努力做好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接轨上海、统筹城乡发展三篇文章 。全面探路县域科学发展!并交出了精彩答卷 ,
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嘉善决心进一步做好“善政走向善治”的实践探索。“长三角一体化!不同于建设一座城市 ,开发一片区域。更多的是要在制度上创新突破!要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许晴说 ,
嘉善与毗邻的上海、江苏区县携手,着力在“破壁”上下功夫 。
沪浙交界处曾有一座违建房 ,一半位于上海市枫泾镇菖梧村。一半位于嘉善县惠民街道曙光村 !两年前拆违工作因为地界问题被“卡”住,“业主不肯拆 。甚至发动整个村村民在举证材料上签字 !证明房子是建在上海地界上的,浙江无权拆除 。”曙光村党委书记查云法说!
2017年8月 ,上海市枫泾镇与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惠民街道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 !形成“四方联盟·党建一体”的联动发展工作格局,将党建“神经元”接入彼此系统。大大提高了处理毗邻地区事务的速度、质量和能级 !拖了两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得到妥善解决。
2019年9月22日凌晨,受台 风“塔巴”影响 。与上海毗邻的嘉善俞汇村附近多处线路出现电杆断杆、倾斜!造成30个公变、4个用户专变失电 ,得益于两地之间建立的“跨省配网联络线”。嘉善出现失电!“上海电”迅速补上,曾经“近在咫尺”却又“电力割裂”的配电网刚性隔绝消失了。
“以前遇到台 风天气 ,断电抢修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基本上没有断过电 !”嘉善县俞汇村村民曹立付,在苏浙沪交界地经营着一片52亩的鱼塘 。当得知自己的老家 !江苏省吴江区也即将纳入跨省配电范畴,他感到十分高兴。
地嘉人善 !新华社点赞嘉善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尖兵”_四川食品证经营许可证
嘉善县姚庄镇洪字圩 ,是嘉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自然村落。通过环境整治和文化修复工程 !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
。善商:肩负爱与责任 ,方能走得长远。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静静伫立在长三角城市中的许多民国优秀历史建筑 。砖瓦上都刻有“泰山制造”4个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凝聚了百年前一批中国商人“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
“诞生于1921年的‘泰山公司’为我国砖瓦工业革命之先声,开创了用‘土窑墩’烧制‘洋瓦’的先河。率先进行了窑墩燃料的改革!”《嘉善档案史志》编辑杨越岷说 ,“更重要的是 。‘泰山公司’有了早期长三角跨区域合作的雏形 !很多有识之士、商业巨子在嘉善办厂,而嘉善生产的砖瓦又为多地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百年后“泰山”实业带来的思考依然深刻 ,奠定了“善商”之风的底色 。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我觉得。那一定是把国家振兴和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始终不忘爱与奉献、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 ,是能沉住气去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 。”全球光伏应用制造商、地洲智慧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华军说 !
如今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许多城市的郊区、农村,都用上了一种“太阳能路灯” 。就算连续下雨两个月 !遭遇台 风断电,晚上的道路也再不会漆黑一片 。这项技术就来自张华军的企业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说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善商”的内涵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善商”体现了自由、平等、效率和诚信的内涵 ,兼具道义和功利价值 。无论对于今天中国的企业还是社会!都是意义深远的无形资产 ,
为了让新时代“善商”之风带动城市发展、扩大辐射覆盖面 ,嘉善“拿权力开刀、从自身割肉” 。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民资和外资鼓励类、允许类的企业投资项目推行“零审批”制度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 ,
。“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作为嘉善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必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政府相关领域的改革。增强嘉善的竞争优势!”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徐鸣阳说 ,
近年来嘉善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4个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 。不可否认这些企业最初看中的可能大都是嘉善的区位优势和土地空间资源 !但当他们真正融入这里便会被“乐善好施”之风感染,让“善”的种子在企业文化中生根发芽 。
2019年7月1日 ,歌斐颂巧克力(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雪峰在浙江省嘉善县行政审批中心市场监管窗口。领取了首张经营场所冠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并先后与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签订联合举办“青少年研学基地”的协议 ,此后又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推进儿童关爱事业 。
“从生产中国人自己的巧克力品牌,到通过巧克力小镇的运营来传递情感文化。再到与教育部门合作创新‘食育’教育!我们就是希望企业的发展能更好地契合国家战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莫雪峰说
嘉善县罗星街道厍浜村老工业园区变身而成的“归谷”嘉善科技园 ,这里不再烟囱林立 。而是鸟语花香!科技型企业遍地开花 ,吸引着数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
一定历史时期的高歌猛进 ,让嘉善“青砖黛瓦马头墙、一户一屋一河埠”的居住风情遭到了破坏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作坊经济所付出的代价!是随处可见臭水河、垃圾场,
嘉善何以“跻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0年时间嘉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低效项目;因地制宜修复生态系统、一村一策打造美丽乡村 ,激发县域深层次活力。努力让只有富裕企业才办得成的“亏本”环保!变成一种在经济上能“赢利”的绿色产业,
2019年9月29日,正值嘉善县第三届善文化节在西塘古镇开幕 。乘一叶扁舟荡漾绿水之上!远处是大红灯笼高挂的街市 ,近旁是躺椅上品茗的老翁。“人在嘉善触摸烟雨江南!”古镇民宿留言簿上 ,一位游客写下了惬意的感受。
嘉善县西塘古镇在夜幕下显得格外迷人 ,游客徜徉其中 。别有一番韵味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中国“善居”思想的基本特征。嘉善用实践证明 !善居是环境优美与人际和谐的兼顾,
上海退休教师盛家龙,带着几千册藏书。住进了嘉善县天凝镇洪溪社区 !“我是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在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里的社区党建和村民文化也做得特别好 ,让我很有归属感 。”
盛老师口中的洪溪 ,曾经是出了名的“上 访村” 。村党委书记陈俐勤上岗后 !盘活了村里的存量资产 ,创立了重大村务公决制 。把广场舞跳上了中国达人秀舞台 !让繁荣的农村文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群众的向心力 ,
“国庆前我们为60岁以上的老村民办‘百家宴’ ,酒桌从村头延绵到了村尾 。大家都好开心!我觉得只有将善文化元素与新的生活理念融合 ,才能拓展‘善’的人居内涵 。”陈俐勤说
在嘉善“善居”是一种平安、健康和均衡的幸福:是村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9600元以下的低 收入农户;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最低 。是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到达96.03%、99.30%;是全域学校“零差异”、城乡师资“零差距”、城乡学生“零择校” !
“善居”是留得住乡愁 ,也能承载梦想 。嘉善力争打造长三角最有“获得感”的城市!
老家河南安阳的葛晓菊,刚刚成为新嘉善人。“2016年来西塘旅游时 !就被这里的地嘉人善所打动,2017年我决定到这里买房子。2019年儿子跟着我来到嘉善 !刚来就跑去图书馆 ,还跟我说这里一张身份证能借10本书 。相信他在这里肯定会有更好的前途 !”
(原标题《媒体看嘉善 | 新华社点赞嘉善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尖兵”》,编辑沈烨婷)。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