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18日电题:山东滨州:拔“穷根”甩“穷帽” 小康路上拉贫困户一起跑 ,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各级扶贫干部努力不懈,下足绣花功夫。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已全部“清零” ,扶贫重点村全部摘帽 。
为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滨州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办法。确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
今年春节在惠民县石庙镇青阳店社区东陈村 ,张法军的妻子突发疾病陷入昏迷。经过70余天治疗!花费20余万元,妻子出院后已基本失去自理能力。张法军身体残疾!大女儿因陪护母亲失去工作 ,小女儿正在上学 。没有收入
村里将此情况及时上报 ,镇扶贫办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张法军家不仅积蓄花光 !且有外债后续治疗费用大,家庭无法负担。
经过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评议、公示后 ,当地将张法军家纳入贫困户管理。如今滨州市为他们购买了商业补充保险 !后续医疗有了保障;将其小女儿纳入雨露计划,学费和生活费得到解决;经过镇扶贫办的帮助 。大女儿也找到了工作 !同时张法军开始享受村级扶贫项目收益;村里提供保洁员及邻里互助性质的公益性岗位 ,为其增加家庭收入。
山东滨州拔“穷根”甩“穷帽” 小康路上一起跑_重庆个体户食品流通许可证
为确保识别精准 ,滨州还建立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与14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及时核实比对,及时发现贫困人口识别、退出中的问题。
!为实现专项扶贫资金保值增值、滚动使用 ,滨州设立产业扶贫投资资金。委托滨州市财金集团管理运营!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对贫困群众带动能力强的扶贫产业 。
走进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扶贫示范园,几十排高标准温室大棚排列整齐 。车辆进进出出!工人们正在收拾着各种蘑菇,
“他们给提供菌棒、技术 ,签订回收合同。俺们只负责生产管理!”陈集村村民路来告诉记者 ,她现在管理着5个大棚。每个大棚每月可领工资450元!一年下来可领工资27000元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承包大棚。也可以来园区打零工!
68岁的闫常花是温家村的贫困户,记者在香菇加工车间见到她时 。她正在按大小给香菇分类!“这个活很轻松,累不着按斤给钱家里地也流转出去了。”她说家里现在有三份收入!她在这里的工钱、产业园收益金分红和土地流转金 ,
。在滨州这样的扶贫产业园还有很多,阳信县鸿安肉牛扶贫产业园采用“土地流转、订单种植、企业打工、买牛托管、合作养牛”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位于沾化的齐鲁浩华食品公司依托当地特产冬枣的优势。开发冬枣深加工项目 !2018年有60多万元用于贫困户保底分红,
山东滨州拔“穷根”甩“穷帽” 小康路上一起跑_重庆个体户食品流通许可证
走进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吴庙村 ,一排排整齐的牛羊养殖大棚。高标准的健身休闲广场 !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林场……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盐碱地多 ,光棍子多要饭的多”的“三多村” 。
!指着村头的一片林场,脱贫户韩富安说:“树苗子不花钱。前4年一亩还有100元补助!村里合作社帮着管理、帮着卖 ,收入的九成归自己。村里只拿一成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 ,为农户提供管理技术、树木交易服务。70多岁的老支书韩玉忠说:“苗木成材后!林场每年可持续为群众增收10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
2016年在区扶贫办和利国乡的支持下 ,吴庙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在村里的养殖小区棚顶上安装光伏板。发展光伏产业!截至目前吴庙村仅光伏发电收益就30多万元 ,韩玉忠说“只要有阳光就会发电。这成了俺村的阳光银行了!”
贫困户脱贫了,村集体有钱了 。滨州的不少村里建了老年公寓、健身广场、棋牌室 !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曾经的落后村如今已实现绿树成荫、灯明路畅 。正向着小康村迈进 !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