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的热度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商业大鳄纷纷入局 。
2019年中秋节 ,“人造肉”月饼的乍然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节日市场的平静 !
双塔食品2019年9月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与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珍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并研发出了豌豆蛋白素肉月饼、豌豆蛋白素肉馅料部分产品 !宣告国内人造肉落地,双塔食品推出的法式素肉月饼在电商渠道公开发售 。建议零售价168元/份!
双塔天猫旗舰店显示“没有相关商品”,投中网咨询双塔食品旗舰店客服人员。“当天仅上线1000份!
“和卫龙辣条工艺类似,”食品研发从业者吴芳告诉投中网。“这不是个新生意!用‘月饼’的概念加以包装而已 ,
随着“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 2019年5月登陆纳斯达克,“人造肉”的热度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商业大鳄纷纷入局!已有超1700家初创公司“迎风而上” ,它们能否在“人造肉”的热潮中分一杯羹?当风口突降。投资人又有多大的意愿为此买单? !
2019年5月3日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上涨163%!创造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IPO首日涨幅纪录 ,
Beyond Meat是全球11家人造肉创业公司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利用植物蛋白合成“人造肉”。主要销售对象为主流零售、餐饮商 !2016-2018年 ,公司营业收入从0.16亿美元逐年增至0.88亿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为0.4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15%,
A股的“人造肉”概念诞生于2019年6月 ,
2019年6月10日,双塔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 。双塔食品的蛋白原料通过经销商供应给Beyond Meat !目前属于间接供货状态 ,并明确表示公司所生产的豌豆蛋白产品可以用作生产“人造肉”的原材料。
2019年6月27日 ,公司又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开始进行“人造肉”研发!今后“人造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将会成为重点工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生产“人造肉月饼”的双塔食品依旧是国内唯一一家承认将“人造肉”产品落地的A股公司。包括丰乐种业、维维股份、海欣食品、交大昂立等企业均未公开谈及“人造肉”的研发!更未尝试炒热“人造肉”概念 ,
截至2019年9月10日收盘,双塔食品的PE已达97.6倍 。
“这是一盘‘重炒的回锅肉’ ,”吴芳对投中网表示 。
早在1970年代,全球知名谷物早餐和零食制造商Kellogg’s(家乐氏)就已经开始销售肉类替代品。素食汉堡更是在1990年代就已经出现!
“只不过那时候的生产工艺受限于技术 ,并不能做到Beyond Meat的以假乱真。”吴芳评价称 !
Beyond Meat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植物肉的口感和气味调配得更加接近于“肉” ,
“通过在植物蛋白仿肉食品中添加主要由植物油、可食用的亲水胶体、香味分子、调味剂、脂肪酸等组成的网络包埋体系 ,使香味分子、调味剂、脂肪酸等在烹饪和食用过程中逐渐缓慢释放。达到模拟食物烹饪时的嘶嘶声和香味的效果 !提升烹饪体验和使用体验,
“人造肉”的概念也并不新鲜 ,
公开资料显示 ,最早从事植物肉生产的深圳齐善食品成立于1993年。齐善食品的产品线包括冷冻肉类的素东坡肉、素鸡、素鱼、素虾 !常温类的素肠、素肉丸、素肉酱、素汉堡肉等,还有休闲食品类的素肉片、素羊肉串等 。
2019年“人造肉”风口再起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除人造肉生产企业之外 ,传统肉类公司也通过投资等方式进入该行业 。包括嘉吉、荷美食品公司、JBS和泰森食品公司等巨头 !该领域聚集了李嘉诚、比尔盖茨等商界大鳄 ,同时也吸引了Tyson Foods、General Mills等食品产业链公司入局 。“人造肉”疯狂:月饼3分钟售罄 1700家企业争相入局-食品经营-医疗器械-进出口-许可证办理网!
值得一提的是 ,雀巢于2018年6月设立植物基食品领域的Garden Gourmet品牌 。并于2019年4月与麦当劳达成合作 !在德国销售植物肉汉堡,
投中网向麦当劳中国区相关人士求证 ,“会长期观察市场变化 。不排除未来在中国销售人造肉汉堡的可能!
2019年被称为“植物基食品元年” ,“人造肉”风潮突起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关人造肉的公司已超1700家,
据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测,中国植物肉类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 !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最快。预计CAGR可达8%以上!而亚太植物肉类市场将由中国主导,
“目前很多公司都不具备生产‘人造肉’的能力,中国食品公司在这一领域做素食较多。如双塔食品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豌豆蛋白也属于半成品!”人造肉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人造肉’是媒体和投资圈提出的说法 ,称为‘植物肉’更为贴切” 。专注于植物肉市场投资的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涛提到!
据投中网查证,中国做“植物肉”业务的三大企业包括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 。
深圳齐善食品成立于1993年,产品包括高纤维蒟篛制品、大豆蛋白制品、小麦蛋白制品等近300个品种;江苏鸿昶食品成立于2010年。产品线囊括精致火腿、阳光美式、经典东方等系列多达上百个品种;宁波素莲食品成立于2010年!主要经营品种丰富的素食类产品,
国内人造肉市场规模较小 ,尚无“人造肉”巨头跑出 。
上述三家企业的营收分别为3亿元、6000万元和3000万元,而Beyond Meat同期的营收为8790万美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 !大于三家企业之和 ,
问题并不存在于口感的差异,“制造原理与国外相同。”江苏鸿昶官网介绍称 !大豆分离蛋白精制成高蛋白性植物块后,再按所需口味、用天然调剂进行调气、调色和调味 。最终制成植物肉产品!
“核心问题在于人造肉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 ,”吴芳对投中网表示 。
兴业证券数据显示,中国肉制品消费市场70%都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其中包括了各种蹄、爪、排骨、头、肉皮、蹄筋、内脏等一系列构成复杂的肉类 !而人造肉主要包括肉排、香肠、肉丸等冷鲜肉 ,中国消费者的接受度较低。
“从外观来看,这款植物人造肉月饼的肉馅仿真度很高。且会溢出类似脂肪的油脂 !不过与真肉相比 ,其肉馅风味相对单调 。咀嚼的纤维感有待加强 !最主要的是少了一点灵魂——肉香,”首款“人造肉月饼”内部试吃者表示 。
中国素食主义并不盛行 ,欧美等国家近年来因人道主义和环保主义盛行而加速了素食主义的扩张。也将“人造肉”的消费推向了高潮 !“吃素”的意识还远不及欧美 ,“人造肉”消费习惯有待培养 。
但国外的成功经验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依旧激发了投资人对相关项目的热情 ,
兴业证券表示,国内“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因而产业链上游为大豆初加工企业(通常为向榨油厂购买豆粕)或为原料贸易商!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大豆蛋白生产),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辅料。另一方面供给素食肉类生产商制作“人造肉”!
某消费领域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 ,目前在密切接触“人造肉”项目。一周内看了十几份BP!“‘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相似 ,我会主要关注植物蛋白生产企业及涉及‘人造肉’的食品加工企业。
“出手几率现在不好说,大多数市面上的机构都在观望阶段 。做出真正让中国人感觉像‘肉’的产品的难度比大家想象中高太多了 !
(应受访者要求 ,文中吴芳为化名)。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