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 马应龙再次进军大健康产业,继推出护肤品、婴儿纸尿裤、饼干等快消品后。马应龙在淘宝“蔬通宝旗舰店”又推出了代餐饮品——黑木耳露以及银耳藜麦羹!然而中国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目前这些产品市场反响平平。药企跨界为何难出“爆款”?!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目前马应龙推出的跨界产品有食品、护肤品和婴儿纸尿裤。淘宝上的“蔬通宝旗舰店”主要销售食品 !除了黑木耳露以及银耳藜麦羹,还有竹清茶、蔬通消化饼干 。其中售价为39元的蔬通消化饼干月销量最高!马应龙八宝天猫旗舰店主要销售马应龙的护肤品系列 ,唇膏、面部护肤品。其中售价为79元的眼霜月销量最高 !达到7000件以上 ,而马应龙天猫旗舰店的产品主要以婴儿纸尿裤为主 。销量最好的是售价为128元的夏季薄型纸尿裤 !月销量在1000件以上,
中国商报记者在浏览淘宝网站发现时发现,马应龙推出的产品在同品类中价格适中 。但销量并没有进入前20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马应龙推出了很多跨界产品。缺少“爆款” !这是由于消费者对于马应龙的认知仍停留在肛肠类药品上,它的品牌价值目前还没办法让其他产品的共享 。所以马应龙的跨界难度较高 !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 ,马应龙进军大健康产业。推出彩妆、食品等快消品是为了寻求业绩上的新突破!马应龙的财报显示 ,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肛肠及下消化道领域的药品制造、药品零售与批发业务以及医院诊疗等业务。从具体产品来看!为马应龙贡献较大收入的产品仍为痔疮类产品,
去年财报显示,马应龙痔疮类产品实现营收8.16亿元 。是第一大收入来源 !其他产品、医药流通以及医院诊疗分别实现营收4.63亿元、7.87亿元 ,以及2.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痔疮类产品的增幅呈现放缓趋势 。2014-2018年 !马应龙痔疮类产品的营收增幅分别为-0.31%、8.26%、9.49%、18.81%以及7.67% ,而2008年其痔疮类产品营收增幅为45.94% 。在整体业绩层面!马应龙2017-2018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6.75%、25.53%;净利增幅分别为27.9%、-44.94% ,马应龙进军代餐饮品 药企跨界为何难出“爆款”-食品经营-医疗器械-进出口-许可证办理网。
朱丹蓬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国内医药行业政策收紧。新药研发难度较大、药品利润空间缩小也让马应龙等药企不得不寻求突破 !这些药企只能通过多元化布局来保持利润 ,不是所有药企布局多元化都会成功。
药企的多元化布局难度不小,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药企跨界成功的例子并不多!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代表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除了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王老吉广获市场认可外。其余的药企基本上都在快消品市场折戟!
据公开资料显示 ,以速效救心丸起家的中新药业 。曾投资3亿元打造大健康产业功能性植物饮料项目 !人福医药曾推出清慕三花凉茶 ,前期投资3亿元 。天士力在云南省普洱市投资45亿元建设工业示范基地!打造功能性茶饮料帝泊洱,上述受访医药代表表示。这些功能性饮料的知名度与投入均不成正比 !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家金象大药房 ,销售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药店曾大量购入一些药企生产的功能性饮品 !例如修正药业的玛咖功能性饮料,还有一些金银花功能性饮料 。但是很少有消费者购买 !大部分消费者来药店主要是买药,
中国商报记者还走访了北京海淀区一些连锁药店 ,大部分销售人员都表示。药企生产的饮品很少有消费者购买!一些销售人员透露,部分医保定点药店不允许上架“非药品” 。药店不能再销售功能性饮料!导致这些药企的跨界产品又缺失了一个渠道 ,
朱丹蓬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药企跨界快消品可谓是“隔行如隔山” 。因为快消品和药品的渠道是完全不同的 !快消品的主要渠道是商场超市 ,药品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和医院 。相比其他快消品企业!药企在渠道方面的短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导致了大部分药企在跨界上屡屡碰壁。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