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有能力与外资品牌相抗衡。取代进口医疗设备并非是“痴人说梦” !
提起“医疗器械”,很多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我们日常经历的“体检、治疗、康复” ,大多都是依靠医疗器械进行的。陌生是因为这个细分领域 !很少被普通老百姓关注 ,
也许你不知道,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它们牢牢掌控着医疗设备的定价权,
直到一家中国企业的出现:“价格屠夫”来了,
1. 垄断30年,“GPS”统治国内市场 。
从规模上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然而如CT类、磁共振MRI类、核医学类以及血管造影机DSA等大型高精尖诊断器械。长期被“GPS”垄断 !
这里的GPS ,指的是美国通用电气GE、荷兰飞利浦Philips、德国西门子Siemens三大外资巨头。
以2014年的数据 ,“GPS”的上述四类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83.3%、85.7%、87.9%和91.1% 。到了2015年!占有率依然保持在85%以上 ,
《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也显示,在我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资企业垄断 !
(部分高端设备国产、进口比例) ,
在部分领域进口设备的覆盖率甚至可达100% ,
这些跨国医疗器械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 ,造成产品和售后服务价格高企。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以国外某品牌核磁共振仪为例,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价格中 。包含的质保费每年在100万-200万元左右!
此外由于高端医用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这些外资企业手中,意味着医疗诊断、治疗数据以及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 。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
有专家分析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近10年的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 ,一家中国本土企业的诞生 。打破了“GPS”长达30年的垄断 !正在改变着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格局,
2. “疯子”团队,挑战“GPS”的主干力量。
2011年有一批创业者被人们视为“疯子”,因为他们立志要挑战把持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几十年的国际巨头。
“疯子”中的头号人物,是一个叫薛敏的人。
上世纪80年代,薛敏在研究生期间。师从著名核磁共振专家吴钦义教授 !以及叶朝辉院士,成为中国磁共振成像研究第一人 。
1998年他回国创业在深圳创立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 ,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 。
(1999年 ,薛敏在迈迪特向中科院院士刘玉清 。
此外他在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方面,都有着极深的钻研 。这也为他引领联影成为第一家专攻高端医疗产品线的中国企业!做好了铺垫
中国打破垄断后,高高在上的外国医疗器械开始降价了_河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区别
自联影创立以来 ,业界评价薛敏 。往往喜欢用这样一句话——他具有战略家、科学家和经营家的综合特质 !
,一个既有战略眼光又懂经营的科学家,想不成功都难 。
业界评价薛敏,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极致” 。
在首台样机验收现场 ,薛敏戴上白手套 。弯腰钻进孔径中 !仔细抚摸每一处缝合、漆面、焊点,灵敏的触觉让他发现了一块铜皮有不到3°的翘起 。于是他当场指出这一肉眼几乎不可能发现的瑕疵!震撼了整个团队,
联影PET/MR原型机诞生时 ,整机系统性能并未达到薛敏的要求。此时哪怕是提升千分之一的性能 !也会牵一发动全身 ,然而团队还是艰难地做了一次近乎“绝望”的尝试: 。
把最基础的部件、线缆切开,放置在X光设备下。仔细研究其结构——每一根铜线的直径、材质!每一处相连的缝口,直到找到其中的瑕疵。再推翻思维定式 !把创新的内涵扩展到对每一处细节的极致推敲,打开创新的突破口。
(2013年 ,薛敏在第一台移动DR样机评审中。
拒绝产品放行 ,并直接爬上梯子寻找优化方案) 。
在产品研发中 ,联影建立了远远高于行业的“联影标准”: 。
一是全线产品至少有两个“人无我有”的创新点 ,哪怕是普放的产品。也必须做到创新;二是所有具有联影标识的产品 !都有一个标准“阈值”:第一代产品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而且全线产品必须具备独特的创新亮点。
成立8年来联影的“自主创新”在产品上有诸多体现 ,
例如它的拳头产品——PET-CT uExplorer探索者就实现了多种创新 ,
首先它的速度够快 ,传统的全身扫描 。需要耗时20分钟!而uExplorer探索者将时间缩短到了15-30s ,
其次它的剂量极低 ,探测器的灵敏度提升了40倍 。辐射降低至原来的1/40 !即使是孕妇与婴儿也可以接受扫描,
最后它能做到4D高清动态成像,这将为医疗行业未来的个性化诊疗、新药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
,薛敏及团队对细节的把握,对创新的追求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也创造多个“首创”: !
业界首台“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实现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行业PET-MR领域零的突破; ,
业界首台3.0T光梭磁共振——开启了磁共振极速成像时代; ,
世界首台一体化CT引导直线加速器——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放疗解决方案; ,
世界首台实时多维全息成像mrCT——在业界率先实现软组织结构的超清成像;,
世界首台112环数字光导PET-CT——在业界拥有最高灵敏度、最高分辨率及最大轴向视野,填补了国际空白;…… 。
(世界首台“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 ,
截至2018年 ,联影有56款产品已推向市场。进驻全国共2600多家医院 !其中300多家为三甲医院,总装机量达4700多台。联影PET-CT、中高端DR、移动DR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MR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三,并持续位居国产品牌第一位。
联影产品的价格普遍只有进口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左右 ,联影向市场推出25款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高端医学影像产品后。倒逼同类型进口品牌大幅降价 !平均降幅高达30%左右,
中国打破垄断后 。高高在上的外国医疗器械开始降价了_河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区别
截至2017年,联影有超过1000件专利申请。其中70%为发明专利授权!联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设备 ,同时拥有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 。是成为挑战“GPS”的主干力量!
,3. 医疗器械市场 ,需要更多突破。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与“GPS”相比 。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以联影与“GPS”2014年的数据对比为例:,
与通用一年收入1134亿元 ,西门子一年收入992亿元 。飞利浦一年收入744亿元相比 !联影是10亿元 ,
2014年西门子是4300个,通用是1860个。飞利浦是1680个!而联影是1014个,
2014年通用的人均效益是222.6亿元,西门子是212.7亿元。飞利浦是199.6亿元 !而联影是50亿元 ,
2014年通用的市值为17017亿元,西门子是5523亿元。飞利浦是1526亿元!而联影估值是100亿元 ,
可以看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企业仍与以“GPS”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
根据医械研究院的测算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了19.86%!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普遍存在着以中低端为主、行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小、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在“内忧外困”之下 ,像联影这样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破“GPS”垄断 !并且“所有核心部件必须自主研发” ,如同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对其他本土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联影打破“GPS”垄断的事实说明 ,中国企业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有能力与外资品牌相抗衡!取代进口医疗设备并非是“痴人说梦”,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需要更多的“联影”。才能打破市场格局!拿回定价权
届时中国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造福你我、看得见的实惠。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