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陈一良)10月30日上午,“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的28位外籍学员走进苏州工业园区 。学员们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成果展 !并围绕园区发展现状、园区企业引进标准、园区环境保护政策等问题与园区工作人员展开交流讨论,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部分学员合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 。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国-新加坡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中新园区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
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0亿元。进出口总额1035.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万元 ,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位列第一 !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
苏州工业园区也被称为“创新之城” ,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 ,园区累计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46家。累计培育3家科技部独角兽企业 !集聚科技企业超5000家,累计评审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1500个。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8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 !引进科研院所40多家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在园区设立了研究机构或离岸创新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_河南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
另外园区集聚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9件。平均每天产生发明专利高达18件 !
在交流讨论环节 ,亚美尼亚NEWS.AM通讯社副总编辑康斯坦丁·阿米拉克扬提出。“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入驻园区 !园区将给企业提供怎样的服务和支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
对此苏州工业园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启飞表示,园区对引进企业有一定标准 。园区欢迎科技型企业入驻!“我们着重引进处于各领域先进水平的企业,与园区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吻合的企业 。对于入驻的企业!我们会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性服务,比如房租补贴、人才引进、孵化资金支持等等。”
朱启飞指出园区对入驻的制造业企业有非常便捷和成熟的服务体系,如帮助企业一天内办理营业执照等。“园区在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非常成熟 !可以全面满足制造业企业 ,包括总部经济企业的需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摩尔多瓦因佛塔格通讯社社长亚历山大·塔那斯则对今年以来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对工业园区的影响提出疑问,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_河南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
朱启飞告诉现场学员 ,园区今年进出口额约达8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外资项目131个!新增注册外资增长83% ,朱启飞认为园区外资项目的增长。意味着外资企业用真金白银为园区和中国政府提供的良好营商环境投下了信任票!
朱启飞以瑞士包装企业康美包为例,“11月18日 。康美包亚太三厂将在园区启动 !这个项目投资14亿元人民币 ,2021年投产后 。企业产能将明显提升!”
康美包是全球领先的无菌食品饮料纸盒包装及灌装系统供应商,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乳业巨头都是其客户 。截至2018年年底!康美包在苏州工业园区累计投资40亿元人民币 ,累计纳税超27亿元人民币。
参观过程中学员间就“一带一路”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
《多民族格鲁吉亚报》总编辑米哈伊尔·艾迪诺夫对园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颇为关心 ,
朱启飞告诉米哈伊尔·艾迪诺夫,园区一直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对入驻园区的投资者有完善的环保评估!对不符合园区环保要求的企业 ,坚决拒绝其入驻。
“据我们统计,从1994年开园到现在 。已经有约30亿美元的投资资金因为不符合园区环保要求而被拒绝进入 !”朱启飞介绍,园区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污水统一处理 !并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我们园区。污泥经过干化处理后!就变成了环保建筑材料,园区内依靠煤炭发电的企业目前也在逐步关闭 。我们要求企业统一使用天然气!从全国的工业园区来看,我们的环保标准是走在前列的。”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