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天下泉城》杂志,
最早了解张宜霞,是从她的文章开始的。《娘的三句话》《西仓库往事》等朴实无华的文风!篇篇打动笔者的心 ,后来听友人说她是一位在银行系统工作30多年的退休老行长时 。我吃惊了又释然了
吃惊的是她一个“工农兵”学员、一位老行长 ,竟然写出这么有血有肉的文字;释然的是 。正是她受到的良好教育、丰富阅历!垒就成她人生一道道靓丽别样的风景 ,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笔者见到了张宜霞。有幸聆听到她的故事 !她从童年的小山村讲起 ,讲她13岁意外吃上“国粮” 。回忆她在西仓库的磨练 !她仓促间上任行长,她与农行的情缘 。从她的讲述中 !笔者看到了一个在人生每个阶段都努力做更好自己的张宜霞,
"> "> ">,
张宜霞1955年出生在梁山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她却感觉精神富足!她说虽然国家建设刚刚起步,却重视孩子的教育 。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精神!“我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
1962年张宜霞上小学了,“这是整个公社最好的‘完小之一’ 。不管是设施还是老师 !”她记得自己唱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写的第一篇作文是《除草》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我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 ,也让我能走得更远 。”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良好的家风则是张宜霞不断前进的加油站和力量源泉,
“虽然娘没有上过一天学 ,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布袋。但是我认为她是有文化、有见解、有智慧的娘 !她老人家教育孩子不会讲大道理 ,更谈不上什么方法 。有的只是一些朴素的语言!”
在张宜霞的印象中,有三句话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
“听你大爷说话去,”这是她10岁左右时娘经常讲的一句话 。娘认为大爷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听他讲话能给小小的张宜霞打开多扇窗,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 。有一次与大爷聊起了写作文!他说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心勤、笔勤。平时要注意观察、记录、收集 !再好的脑子也赶不上破铅笔头 ,“我觉得大爷的话不仅适合写作文、也适合工作。更适合人生人就是要终身学习!”
作为一个农村妇女 ,娘吃苦耐劳、干活不惜力气 。有一次打水的时候!娘把张宜霞叫到井边说:“人的力气就像井里的水,出了还有”当时的张宜霞似懂非懂 。后来才明白娘是让她踏实苦干!要“甩开胳膊大下腰地干” ,这一句“井里的水”伴随着张宜霞走过了学校的时光。走过了几十年的工作历程 !
娘还让张宜霞有一颗包容之心,记得刚从上级单位调到二级单位时。苦恼不已的张宜霞向娘哭诉!本想从娘那里找点同情的她,却听到娘说:“生鸡生狗 。叨一百口一百口叼完就好啦!”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解开了张宜霞的心结,从此她轻装前行 。努力工作在新岗位上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和赞许 !
其实娘的话还有很多:“不要忘了人家的好 ,不要记住人家的错”“锯响就有沫 。干就比不干强”……人生路上每每遇到挫折!娘的话就像一盏不灭的指路明灯 ,指引着张宜霞。让她终生受益!
(图片:梁山县革委毛泽东思想节约宣传队合影,1969年6月8日 。后排右一是刚参加宣传队不久13岁多的张宜霞) !
命运总是喜欢在不经意间转角,刚考上初中时。张宜霞被选为小报幕员随村幼儿园去公社汇演“打花棍” !没想到节目一炮打响 ,被选到县里、地区汇演。她一路相随开始谱写最美妙的人生 !
赞叹,从梁山山村里走出来的女孩。如何成长为省城女行长_广西成都食品流通许可证
!这是张宜霞第一次去外面的世界 ,第一次见到电灯、电话、宾馆的新奇令她激动不已 。汇演结束后小小的张宜霞得到梁山县宣传队带队领导的慧眼!问她“愿不愿意来梁山县宣传队”,她迫不及待地回答“愿意” 。
一周后只有13岁半的张宜霞离开小山村,来到梁山成为宣传队的一员 。吃上了“国粮” !在宣传队里她继续担任报幕员 ,记忆力超强的她。什么《红灯记》《沙家浜》《军民鱼水情》等曲词烂熟于心!再加上勤快能干,宣传队的人没有不喜欢这个小姑娘的。
2年后随着国家大环境的改变 ,汇演减少了宣传队解散了 。1971年6月!不到16岁的张宜霞被分到了梁山县食品公司西仓库,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在这里她从“倒蛋”开始 ,用一年时间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鲜蛋技术员。再后来又被转到猪肉加工组 !“当时领导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跟我商量:‘小霞 ,加工组的工作主要是刮猪头猪蹄猪尾巴。翻猪肚子猪肠子 !剥猪你愿意干点啥?’”就这样,张宜霞在惊慌失措中成为西仓库屠宰车间的一员 。
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每天不仅要面对血淋淋的杀猪场景,还要把猪皮从上百斤的猪身上剥下来。需要什么样的心里素质和技艺?工作10天后 !张宜霞受不了了 ,左手血肉模糊 。疼痛难忍她一边剥猪一边哭!泪水和汗水合在一起砸在猪身上,
手把手教她剥猪皮的“亲师傅” ,找来一双新手套给她戴上。说等磨出茧子就好了!她哭得更厉害了,那天下午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还有血肉模糊的左手和灰色的心情 !回到了30公里外的家中 ,那一晚娘一边给她轻轻地吹手 。一边说:“活再孬!你也是在给国家做事 ,也是吃国粮的人 。人这一辈子不能光过好日子 !日子不好时咬咬牙就过去了,”
几天后带着娘做的棉袄衩子和教导,张宜霞又回到了西仓库。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后来手上长了茧子,也渐渐有劲了。从一上午剥一个猪皮到几十分钟剥一个猪皮!她成了梁山县城小有名气的“杀猪姑娘”,师傅们对她也如亲闺女一般 。
1974年19岁的张宜霞被满票推荐为工农兵学员 ,她离开了西仓库 。走进了山东省财政会计学校的大门!45年过去了 ,这里的点滴往事和师傅们的音容笑貌。仍萦绕在张宜霞的心头!
“西仓库这杯酒喝得下,还有什么酒喝不了?”每每回首来路时 。张宜霞愈发感到西仓库的分量!
步入学校后的张宜霞,笔勤多记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教室里待得最长的是她 !图书馆里待得最多的她 ,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梁山县人民银行的一名统计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梁山人行她像一个刚刚扬起风帆的小船。驰骋在金融知识的海洋里!每天早起打扫卫生,做好工作准备。见缝插针苦练基本功:为了提高按电话的记录速度 !她苦练速写数码字,最快时210个/分钟;为了绘制报表快速准确。她苦练算盘;为了给上级提供有价值信息 !她用心收集情况 ,写分析报告背统计数据就这样张宜霞迅速从一个新手成为银行业务的行家里手 。1978年、1979年分别在地区、全省系统举行的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可以说在这段时间我做了更好的自己 ,”
快速成长起来的张宜霞没有骄傲 ,反而把目标定的更高。1980年银行分家她被分配到梁山农行!从零开始踏实工作1983年被提任计划股长 ,此时她觉得仅仅熟悉统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学习计划工作!调度资金、平衡规模 ,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自始至终张宜霞牢记娘的话 ,终生学习踏实苦干“在梁山人行 。我扫了3年的院子 !在梁山农行我擦了9年楼梯,”
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 ,机遇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1989年34岁的张宜霞走上领导岗位 !从梁山农行纪检组长到副行长再到行长,一路走来看似光鲜实则荆棘满途。“可以说我是仓促间走上行长岗位的 !”张宜霞开玩笑地说 ,
重担压肩的张宜霞谨记爹娘的教诲 ,迎着困难上公私分明踏实苦干磊落做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健全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好行风,
功夫不负有心人 ,办公楼耸立了起来。吃喝风刹住了 !一批优秀员工干部脱颖而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了。走向正规的梁山农行从一个省级贫困县支行跃升为“省级文明单位” !今年春节前现任梁山农行高行长给张宜霞发来办公楼的照片 ,说:“老行长 。您在这里当行长时盖的大楼 !快28年了仍然是梁山县城的一道风景,”
无心插柳柳成荫 ,1993年10月8日 。《人民日报》以“廉洁自律女行长”为题报道了张宜霞的事迹 !在梁山县引起不小的震动,也给了张宜霞一个人生更大的舞台 。
赞叹 !从梁山山村里走出来的女孩,如何成长为省城女行长_广西成都食品流通许可证
。1994年初 ,39岁的张宜霞带着对新工作的向往来到省城济南。任山东省农行计划信息处科长!不过不到1年时间又被调到了二级单位工作 ,巨大的落差困扰着张宜霞。她给娘打电话!于是就发生了前面的那一幕 ,
之后迅速进入角色的张宜霞 ,创新营销方式。成立汽车银行 !加强文化建设,风风火火闯市场 。第二年就被提任为营业部副主任!两年后升任为济南农行副行长,一干就是12年7个月。
12年多张宜霞与四届一把手相处融洽 ,心情舒畅地工作着 。她说她命好遇到的都是好领导!其实这也离不开她过硬的学识和能力 ,
12年多她想行长之所想 ,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分管的工作往12分上做……态度决定成果 !张宜霞分管的工作走在了系统的前头,2007年张宜霞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12年多张宜霞注重收集资料 ,仅笔记就记录了69本、约89万字 。较完整地记录了营业部十几年的发展情况 !成为“行史馆”的珍贵资料 ,优秀是一种习惯。张宜霞说正是大爷的“破铅笔头”话语深深地影响了她 !
有人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
2010年7月,55岁的张宜霞脱下行服。结束了农行的工作 !开始了全新的退休生活,她给自己定位:孝敬老人、帮助孩子、读书学习、写点东西、履行党员职责 。把退休生活过得有意义有体面 !
回顾9年的退休生活,张宜霞做到了。
她陪着爹扒玉米,陪着娘做针线 。陪着婆婆看电视 !爹娘生病后她和弟弟妹妹尽心尽力地照顾了7个年头 ,直到把他们安详地、体面地分别送走。外孙女出生前 !她利用晚上的时间参加了“月嫂培训班”,以便掌握最新的育儿知识 。更好地帮助孩子照顾外孙女 !
她更是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名著、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等 。统统收进她的“书库”!她说:“把日子放在读书中过真是一个莫大的享受,”
2016年10月 ,60多岁的张宜霞开始尝试着写点东西 。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娘的三句话》《娘和她的朋友圈》到《大大教我打算盘》《西仓库往事》等,篇篇打动人心 。让读者从朴素的语言、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家风的传承 ,
2019年6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为张宜霞开通了“霞思云想”壹点号,她的文章深受读者的喜爱 。其中《陪着爹娘逛北京》获得了1414.5万的点击量!另有两篇文章点击量过百万 ,
同时张宜霞认真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积极参与离退休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2010年作为农行唯一代表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全国94名党员代表赴四川考察特殊党费援建项目活动;2017年作为老干部党员代表参加了农行总行的党代会;2019年!被省行聘任为农银大学山东分校特邀讲师 ,
张宜霞总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但这份幸运也是靠她的努力获得的。她将人生的每个角色都做到最好!才能获得一个这样令人羡慕的圆满人生 ,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
赞叹!从梁山山村里走出来的女孩,如何成长为省城女行长_广西成都食品流通许可证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