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新词强说愁,写诗还行但是写经济文章肯定是有点不合适。
今天有篇《深圳经济,突然失速》的文章 。我读过后感觉作者过度焦虑了!或者说有点刻意焦虑了,
这篇文章核心观点就是“深圳不行了”,
(1)深圳三季度GDP增速过低 ,名义同比增速0.52%。主要缘于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
(2)深圳不是很强,广州也不是很弱。论据在于: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量大于深圳;另外!广州不仅有外向型经济,内需市场也很强劲 。
(3)深圳经济的基本盘,还得靠制造业。但是高房价透支了深圳制造业的未来 !所以深圳经济的未来并不乐观,
对于第1点这是事实没什么过多讨论的必要,
深圳作为内地进出口规模第一大城市,今年受中美贸易冲突、以及香港事件的影响。上半年的GDP增速7.4%!勉强还算过得去,但是三季度GDP下滑得确实比较明显 。
当然上半年的GDP数据,四季度可能还要调节。这个我们姑且不论 !毕竟即便上半年GDP调节得低一些 ,深圳三季度的GDP增速。也高不到哪儿去 !而且整个前三季度6.6%的GDP增速,这个相较全国其他城市 。整体上是偏低的!这个是事实
对于第2点将深圳与广州对比 ,这样的对比本质上没什么意义 。同处一省的广深两市 !互补属性远大于竞争属性 ,同时也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支撑城市。
即便对比你仅仅拿第三季度的GDP增量去对比,这短短的三个月。到底能够看出多少的趋势呢 !更何况第三季度的GDP增量 ,深圳也仅仅比广州少3个亿而已。
凭借短时间的经济增长,去推断一个城市的未来大趋势 。这其实就是断章取义了!择其一点、不及其他,这就好比两个人比赛跑马拉松。你提前预测的参数!不要说10公里速度、1公里速度,甚至连200米速度、100米速度都不是。而是50米跑、10米跑的速度!这样的预测难道不荒谬吗?,
关键讨论一下 ,文中所谓的广州内需市场强劲。2018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深圳高出50%!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是如果以此推断广州比深圳强。这同样的是荒唐的!首先广州的常住人口,比深圳要高出接近200万人。理应内需市场大于深圳!
关键之关键在于,深圳本就不是什么商贸型城市。深圳是纯粹的奔跑着的创新型城市!年轻人涌入深圳,每年差不多新增50万人。是为了去消费吗?肯定不是!是为了追逐梦想 ,是为了创造未来 。
▲(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再次排名全国第一)
深圳经济突然失速?不要刻意焦虑 ,_青海食品销售许可证办理
我走过的城市 ,大凡有历史厚重感、工作节奏不是特别快的、再加之美景美食丰富的。比如成都、武汉、广州、重庆、南京等地 !我发现商贸消费都很发达 ,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比较高 。但是我看不到这些城市的创新竞争力在哪里?
!对于第3点深圳还得靠制造业 ,不能让高房价透支了深圳的未来。我说实话都是“正确的废话” !
是的在深圳943.29万的就业人口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数据科技)的从业者为41.62万人 。金融业仅11.48万人 !两者之和为53.1万人 ,才占深圳市总就业比重只有5.6%(截止2017年末) 。
但是你要知道2008年上述数据科技和金融从业人员的总人数是多少 ,尚不到今天的一半 。我们有什么理由否认 !10年后深圳数据科技和金融从业总人数超过100万人 ,
而除此之外难道深圳剩下的就业岗位,都应该是制造业吗?肯定不是 。还有生物科技、化工科技、文化创意、时尚会展等新经济产业呢!还有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必要的配套呢,还有零售、餐饮、家政、美发等等呢。
制造业过去是深圳经济的基本盘 ,未来肯定不是。也绝不应该是 !未来的深圳应该是创新和创意的亚洲中心,这个一点都不自大 。苹果公司的总部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型城市库比蒂诺市,搞苹果手机等硬件的生产 。有着大量的低成本土地 !但是为什么不呢? ,
深圳的未来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 ,深圳本来就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再去夯实所谓的制造业基本盘!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我告诉你,毫无意义
至于高房价我当然是反对高房价的,但是深圳的高房价。却一丝一毫怨不得深圳!2000平方公里不到的地方,常住人口1300万人。而且每年还要新增50万人左右!这能有什么办法呢?除了去填海 ,除了并入周边地区 。
▲(深圳常住人口增长2007—2017年) ,
深圳很行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她特有的活力 ,
在市场经济的彻底,在民营经济的发达——两者之间。市场经济的彻底为因!民营经济的发达为果,
“我是2000年到深圳的,近20年了我从来没见过当地官员去找企业麻烦的”。这是一位深圳资深媒体人的老大哥!在我年初去深圳与我聊到的,
不管事更不惹事只踏实做事这是深圳政府的特色,这在官本位传统悠久的我国 。是极不容易的 !或许也只有深圳这样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才有可能当然打造服务型政府 。这些年全国各级政府也都在倡导 !但是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真正能特别彻底的。真正能流淌在血液中的!能有多少呢? ,
所以全国各地还是得向深圳学习 ,
这篇财经随笔 ,就不多扯数据了。今天的深圳今天的以深圳为核心的大湾区!其民营经济的含金量 ,其产业集聚的含金量 。其人才密码的含金量!其科研实力的含金量,其新经济代表的含金量。不要说绝对领先全球!即便是对标全球 ,也是能排上位次的。
深圳经济突然失速?不要刻意焦虑!_青海食品销售许可证办理
华为、腾讯、大疆、柔宇……他们拥有的科研实力 ,已经走向全球前列;再论其他领域的佼佼者。金融如平安地产如万科、恒大!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新起之秀如宝能等等 。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崛起的超级巨头 ,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二十个之多!
而像这种体量的企业,在其他一二线城市。除了央企外能有个二三家!就已经很厉害了,
。对比上海如果核算GDP产值/平方公里 ,深圳早已经是上海的两倍多。如果深圳再保持常住人口/年新增50万人的势头!10年后深圳差不多是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了,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应该也毫无问题!
1市场化彻底的优势 ,这是民营经济和创新型经济持续激发活力的根本所在 。这一点深圳从无到有的40年!这40年的市场化历史殊为宝贵,这一点其他城市可以学习 。但极难超越
2新经济集群的优势 ,以华为为例今天的华为已经成为全球ICT绝对的引领者。201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是多少?7000多亿 !净利润差不多600亿,注意这是每年700亿规模左右研发投入基础上实现的。这说明基础是夯实的 !发展是可以持续的——只是没有上市 ,华为如果上市。市值3万亿左右是不为过的——这说明了什么?未来 !在以深圳为轴心的大湾区 ,仅华为的核心配套商 。诞生10多个千亿规模市值的企业!是很正常的
这还仅仅是华为 ,如果算上其他一二十家的超大型企业 。深圳的新经济集群!不光是全国即便在全球也已经是无法忽视的夺目一角,
▲(深圳每千人拥有企业151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
3技术和资本输出的优势 ,在2010年之前的20年 。在珠三角VS长三角的角力中 !长三角是有相对优势的,
原因何在?在那20年,中国经济是技术和资本输入型的 。长三角与日韩台较近 !而珠三角只不过与港澳为邻 ,这在技术和资本输入的时代 。无疑长三角是具有相对优势的 !这推而广之青岛烟台威海等胶东半岛,因与韩国为邻。在那20年也曾光辉一时 !是同一个道理,
但是2010年之后 ,尤其是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从技术和资本输入型 。转变为技术和资本输出型了——而在这一结构转变之后 !日韩台的产业结构 ,一定程度上已经与长三角形成了竞争关系——而珠三角就不同了 。在技术和资本输出的时代!从区位优势看,珠三角可以辐射整个东南亚 。
今天从深圳出发3小时的飞行时间 ,基本可以到达东南亚任何一国的首都 。这一点上海是做不到的 !北京更是做不到的,
如果你还年轻 ,你问我你应该去哪里发展。那么我肯定会告诉你:深圳 !这里有活力这里更充满无限的可能,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