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收购贝拉米之后 ,仅两个月后蒙牛再度出手收购澳大利亚乳制品和饮料公司Lion - Dairy & Drinks(以下简称LDD)。业内普遍认为!在君乐宝单飞后 ,为添补空白蒙牛接连收购为其千亿目标蓄力。亦有助蒙牛中高端策略的长线发展 !
事实上不仅蒙牛另一大乳企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今年也屡屡出海 ,此外还有一批中小乳企也在加码海外市场 。新一轮乳企出海潮俨然开启 !业内看来在国内人口出生率下降 ,人口红利衰退 。市场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乳企出海具有扩大市场空间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增加品类 。尤其是从乳制品拓展到市场更大的营养品等品类 !这也是新西兰、澳洲成为乳企重点布局的目标 ,
当然所有布局背后都是为了快速增厚营收,特别是“乳业双雄”均提出了2020年营收破千亿目标。出海收购无疑是快速实现目标的方法 !
截至今年8月,伊利已经完成了四次出海收购 。而另一乳业巨头蒙牛也不甘示弱 !紧随其后连续发起了两轮重大海外收购,
日前蒙牛(2319.HK)发布公告称,以6亿澳元收购LDD。交易完成后LDD将成为蒙牛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蒙牛财务报表,
这也是9月份以71亿元收购网红品牌贝拉米之后 ,蒙牛再度出手澳大利亚企业。
资料显示LDD在澳洲注册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 ,是麒麟啤酒Kirin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为日本上市公司(股份代码:25030))的间接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其标志性的知名品牌乳品及饮料组合 !
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及2018年12月31日止未经审核备考经调整合并税前利润分别为6900万澳元(约合3.67亿港元)和6550万澳元(约合3.48亿港元) ,
蒙牛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是蒙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继贝拉米后在澳洲的又一重要布局!将有利于蒙牛形成完整、有竞争力的区域业务 ,形成更加完善、高效协同的全球供应链。为中国、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品牌和乳制品供应!
里昂发表报告称,蒙牛本次收购除了估值吸引及可有即时的利润增长外。亦看见集团能从中获得长期的多重受惠!包括保证原奶供应、推动其在东南亚的扩张、取得具价值的品牌和研发知识,并可见不同市场在渠道及生产设施共享的协同效应。相信两次收购后 !短期收购步伐会放慢,其重点将转至整合资源上。
“乳业双雄”争入“千亿俱乐部”
乳业再掀出海潮:扩市场增品类 ,或剑指“千亿俱乐部”_湖北食品流通延续许可申请书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多个行业都出现了营收千亿的企业。乳业目前尚未出现营收破千亿的企业 !而伊利、蒙牛将有望在短期内加入“千亿俱乐部”,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强千亿”目标,2020年成为全球乳业五强 。营收突破千亿;蒙牛2017年提出“双千亿”目标!计划三年内收入、市值达千亿,
今年7月蒙牛以40.11亿元的价格出售所持君乐宝51%股份 ,虽然股权交易款项已经远远高于此前的收购款项 。但是按照君乐宝目前的发展速度!未来的君乐宝所能带来的收益将会更高,
君乐宝的单飞,引起业内对蒙牛“双千亿”目标的担忧 。根据蒙牛财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收689.77亿元,同比增长14.7% 。净利润30.43亿 !实现48.6%,2019年上半年 。蒙牛实现营收398.57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20.77亿元 ,同比增长33%。以此营收增速 !似乎很难实现千亿目标 ,
节点在即蒙牛在下半年接连收购 ,也被业内解读为双千亿铺路 。
乳业专家宋亮对蓝鲸产经记者表示,蒙牛今年业绩预计为810亿元 。借助这两次收购能够快速增厚业绩 !以达到千亿级目标,第二通过收购在澳洲建立起养殖、加工。到品牌的完整产业链模式!为开拓国际市场做准备,其中东南亚将成为重点市场 。第三蒙牛未来有可能将收购的公司打包 !由贝拉米这个平台上市,由此实现上市融资。
他同时指出长期来看中澳关系将会得到改善,对澳投资的政治风险较低 。而且澳元贬值对于资本收购是个窗口期 !此时收购较为划算 ,
。新一轮出海潮掀起:借并购丰富产业链,
事实上蒙牛在近些年一直在买买买 ,前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在位期间并购雅士利(01230.HK)和现代牧业。收购多美滋中国业务 !近期蒙牛又收购中国圣牧旗下一附属公司圣牧高科51%的股权,
在贝拉米和LDD之前 ,蒙牛已拿下了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原料加工商Burra Food。并在蒙牛还在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建立了海外工厂 !
据了解Burra Foods每年生产约6万吨的产品 ,2020年前增加到10万吨。该公司拥有超过170个供应商 !每年处理牛奶3亿升;贝拉米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的销售业务;而LDD旗下产品涵盖牛奶饮料、酸奶、白奶、植物基饮料、低温和常温果汁饮料等,在澳洲当地拥有13个厂房设施。并拥有可触达35000名客户的冷链分销网络 !
乳业再掀出海潮:扩市场增品类 ,或剑指“千亿俱乐部”_湖北食品流通延续许可申请书
有业内分析表示,蒙牛的并购是在丰富自己的产业链。明确公司未来战略!比如成为现代牧业单一大股东 ,则有了自己的奶源。控股圣牧高科 !则会加强与中国圣牧的联系,也可以获得中国圣牧的有机奶源。并购雅士利、收购多美滋中国业务!则是横向扩张自己的产品,Burra Food、贝拉米和LDD的入手 。意味着蒙牛在大洋洲的业务从生产、加工、品牌、分销配送皆已形成了完善的阵营和区域协同 !
随着国内乳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内乳业巨头开始将目光瞄向海外。
!今年3月乳业巨头伊利集团(600887.SH)以11.34亿元拿下新西兰乳企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以下简称Westland公司)100%股权,2018年伊利拿下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和冷冻食品分销企业Chomthana 96.46%的股权;。
无独有偶乳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在不断加速,
2018年1月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复星联合竞购法国植物食品制造商Brassica Holdings。并与普度资本(加拿大)设立合资公司收购拥有加拿大高端有机鲜奶品牌的Crowley公司100%的股权 !
2018年12月,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900万元收购阜康市阜北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持有的新疆天润北亭牧业有限公司30%股权 。同年宜品乳业有限公司收购西班牙Euroserum奶粉厂!着手在欧洲布局,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公开表示 。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也意味着中国的市场消费将改变全球乳业在资源供应链上的布局,光靠本土的资源来支撑市场需求和发展。肯定是不够的!这正是中国乳企走出去的必然性所在,
业内人士指出 ,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蒙牛、伊利这种大型企业的需求 。他们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但是欧美等地有本地或者附近的乳制品企业覆盖 ,同时这些地区消费程度趋于饱和。所以想要在这些国家获得高增长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蒙牛、伊利会选择相对容易进入当地市场的地区 ,比如东南亚这些地区的消费程度未像欧美一样饱和。同时虽然当地的乳制品企业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 !但是规模太小,此外当地的成本如人工较低。适合国内企业进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蓝鲸财经表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企业管理肯定也会有异同 。如何快速把国内外企业的产业链融合在一起!提升整体竞争力,将海外企业的科研技术 。品牌、资源等反哺国内 !需要经过较长体系融合时间 ,对于龙头企业还是有一定挑战。这也是乳企出海潮之后企业下一步需要重点发力的方向 !” (蓝鲸产经 朱欣悦 zhuxinyue@lanjinger.com),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