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规范江西省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行为 ,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今年“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期间 ,开展了“双十一”网购市场大数据定向监测和执法人员定向监测。并形成《江西省2019年“双十一”期间网购市场定向监测分析报告》!
一、江西省“双十一”网购市场基本情况,
本次大数据监测数据涵盖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1号店、国美在线、亚马逊等主流平台在内的278个电商平台,
“双十一”期间,总计监测江西省发生商品交易的网络商品交易主体86347家。其中淘宝平台店铺数量63991家、京东平台店铺数量17932家、天猫平台店铺数量3056家、苏宁平台店铺数量366家、国美平台店铺数量53家、辖区内交易类网站数量949家!
“双十一”期间,江西省内共有949家辖区内交易类网站存在用户访问行为。其中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835家、辖区内电商平台114家 !
“双十一”期间,辖区外平台江西省网店共有85398家发生交易行为 。总计监测到促销商品5583.16万件 !辖区外商品交易额达到51.66亿元,其中天猫/淘宝平台网络商品交易额最高。为32.12亿元!占全市网络商品交易总额的62.18%;京东平台网络商品交易额居第二位,为12.69亿元。占比24.56%;拼多多平台网络商品交易额居第三位 !为3.37亿元,占比6.52% 。
“双十一”期间 ,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约谈、走访网络经营企业124户次。线下实地检查网店1570户次!开展人工监测各类网络交易平台商品(服务)页面5349个 ,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5户 。
!二、江西省“双十一”期间网购投诉举报情况 ,
“双十一”期间,江西省共受理网购相关的投诉102起 。举报12起投诉问题主要涉及网购商品网页宣传广告违法问题、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优惠券无法使用、共享电动车押金不退等问题的投诉 !
(一)价格“先涨后降”问题依然严重,
“双十一”期间大数据监测促销商品中 ,江西省总计监测到辖区外电商平台网店涉嫌“先涨后降”行为的商品14955件 。其中有6198件的商品最终价格高于两个月内的价格低点!占比41.44%;有5083件的商品最终价格与两个月内的价格低点持平 ,占比33.99%;有3674件的商品最终价格低于两个月内的价格低点 。占比24.57% !
,价格“先涨后降”的商品中,提前一周提价的商品数量为1494件 。占比9.99%;提前两周提价的商品数量为1908件 !占比12.76%;提前一个月提价的商品数量为3788件 ,占比25.33%;提前两个月提价的商品数量为7765件。占比51.92% !先涨后降商品主要分布在南昌、景德镇、赣州等地区 ,占比超过70% 。
江西省2019“双十一”网购情况新鲜出炉 “新型”违法问题逐渐显现_陕西流通食品证
(二)“传统”违法行为明显好转,
通过“双十一”期间大数据监测发现 ,往年存在的如极限广告语、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一些违法行为有明显好转 。监测到涉嫌“虚假宣传”行为的商品50件!主要集中在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宣传方面;涉嫌使用“极限广告用语”行为的商品8件,重要集中在饰品、服饰、家居用品等方面;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行为的商品7件 。主要集中在商品不退不换、不开发票等方面!
,(三)“新型”违法问题逐渐显现 ,
随着网购市场的发展和监管职能的增加,通过“双十一”期间大数据监测。还发现了一些“新型”的违法问题 !如:某保健品专营店销售的商品中使用了“专利配方”的宣传用语,但未展示相关专利证明;某户外专营店销售的鱼竿。使用了“十大品牌”的宣传用语 !但未说明数据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某运动专营店销售的睡袋使用了“限时秒杀”的宣传用语 ,涉嫌违反了利用虚构原价打折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等问题。
据了解下一步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双十一”期间大数据监测和人工定向监测中发现的各类涉嫌违法线索进行核查 ,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