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土地经营权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新中国成立以来 ,椒江农业产业化之路在摸索中前进。不断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装备得到很大提升、农业经营主体也在不断蝶变、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 ,
从事眼镜生意20年的杨灯聪,48岁回到了家乡——章安街道柏树里村。我看到了农村的另一番景象:许多土地都被荒废!甚至长了杂草,
这其中伴随的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扩张,许多农村的劳动人口都走上了进城务工的道路 。农业从原来的主业变成了副业!大量良田被搁置 ,
杨灯聪开始种植水稻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每一户人家都有1亩8分4的田地 !当时我就把亲戚家的土地集中起来,一共30亩左右 。开始种植水稻 !”彼时的农村 ,田地已经不再是珍贵的资源 。有人帮忙打理!自然愿意借给别人种,
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
农业税的取消,对于种植户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杨灯聪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从30亩扩大到了1000亩 。顶峰时期曾扩大至3000亩 !他在椒江承包了1000亩田地 ,在宁波也承包了1000亩田地。
1958年至1981年,我国农村农民劳动普遍实行集体出工记工分的形式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在台州农村各地迅速推开 !
在台州地委统一部署下 ,实行承包期为15年的第一轮土地承包责任制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稳固发展 !
依法进行为期30年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农村双层经营体制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上世纪80年代,在椒江一些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农村 。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由于劳力不足出现“弃耕抛荒”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 。农户间出现了自发的代耕和转包!
1988年10月15日,省政府发出了《关于经济发达地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政策规定》 。1995年7月20日!市政府发出了《关于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通知》,当时的土地流转形式单一。
“土地承包到户的责任制 ,把农民的权责利紧密结合在一起 。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组织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区农水局副局长尹学兴说 !“土地流转则推动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价格的导向作用。促进了土地向种植效益高的农产品集聚!
农民收割水稻大多用的是镰刀,晒谷子大多是在晒场或公路上靠老天爷帮忙。农户们割稻子用上了大型收割机!晒稻子用上了现代化的烘干机,
“以前种田很辛苦 ,100亩的地 。要从大暑一直忙到七月半 !每天4时就要起床 ,
我区引进了第一台收割机,“虽然有了收割机 。但一台简易收割机开足马力每天收割的量不到20亩 !因此绝大多数早稻都只能通过人工收割 ,
农业机械的缺乏和水平较低不仅影响收割的进度 ,也影响农户早稻收割后晾晒的质量。“种粮户们当时都把稻谷晒在水泥地上让太阳自然晒干!有些农户甚至把公路当做了‘晒场’,这些晒场也是‘看天吃饭’。如遇到下雨的天气!稻谷的产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回忆当时的情景 。种粮大户杨灯聪感慨地说 !
经过70年的发展 ,我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很快 。过去简易小型的国产收割机被大功率的国外先进收割机取代!
拖拉机检测-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像这块70多亩的早稻 ,老式的收割机要花上三、四天时间。而这台收割机一天就收割完了!种粮农户原先最为担心的稻谷收割后的晾晒问题,也被大型的烘干机所取代 。
除了收割机、烘干机,我区其它农业机械也在这70年间实现了“鸟枪换炮”。过去插秧是人工插秧 !现在有了先进的插秧机;过去翻小块田地用小型的拖拉机,现在大面积的农田用上了大型、大马力的拖拉机、……。
“随着机械化的推进 ,我们合作社一天就能完成200亩田地的耕种 。杨灯聪已是椒江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我们合作社按照统一机耕、统一插秧、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肥水管理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更让他骄傲的是!合作社引进高速插秧机等先进机械,还引来了临海同行前来学习 。
合作社又引进了大型烘干机 ,合作社已经配齐了各类农业机械 。其中还包括了无人机!合作社已经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 ,一年能够完成3000亩土地的耕种与管理 。
我区的农机作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的机耕、机排灌、机植保发展到机播、机收、机烘干,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
植保无人机、高速施肥机等先进农业设备受到种粮大户青睐,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今年的春耕时节 !在章安街道柏树里村,几位飞手正在对150亩直播田进行水稻封闭作业。他们通过无人机喷洒药物!封杀水稻田的杂草,确保已经播下的秧苗有充足的营养。
不到半天时间 ,这150亩直播田作业完毕。一名飞手操控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成片的稻田里作业 !每天可以打药400亩,效率是原先人工打药的40倍。
“传统的作业一个是效率和效果远远没有无人机植保作业要好,无人机施药比较均匀 。用水比原来传统的植保作业将近节省90%左右 !用药能节省20%左右,2019全区应用植保无人机服务面积近万亩。
除了植保无人机 ,高速施肥机也大展身手。在种粮大户杨灯聪的机播水稻田里 !4名工人操作一台高速施肥机,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30多亩地的施底肥工作!同样的工作需要20多名工人 ,成本是现在的两倍 。
来自区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区粮食复种亩产从102公斤到400公斤。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 !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013年时 ,在椒江大地上涌现出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5月份!椒江一位80后小伙周学云顺利拿到了“台州市椒江伟芳家庭农场”营业执照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 ,椒江首批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该家庭农场登记类型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体工商户执照不同是 ,负责人一栏写着周学云和伟芳夫妇两人名字。直观地体现出“家庭经营”概念 !
椒江伟芳农场以前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休闲观光等业务,因为规模小、知名度低 。种植出来的蔬菜无人问津!该家庭农场转为公司化运作后 ,规模上档次了。产品销路也打开了!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 ,在看到伟芳家庭农场转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椒江区其他17家家庭农场也纷纷转为公司制!
“我们合作社拥有130亩柑橘种植基地,去年产值达到了40万 。”椒江区蟹壳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顺法欣喜地告诉记者!“我也注册了家庭农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发展势头更好了!目前有100亩地正在开发,
我区一些家庭农场致力于种养、加工、销售产业链的打造 ,确保消费者食用的农产品质量都是安全有保障的 。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章安街道陈宅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注册了配送公司,并且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椒江鸿勃家庭农场线上线下互动!利用淘宝店销售自家产的大米、杂粮、米皮、米糠和菜籽油 ,线下三区内送货上门 。农场经营规模一年多就扩大了好几倍 !
为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 。台州市将个体户形式的家庭农场登记权限下移至基层工商所!并开辟绿色通道 ,提供登记注册“一站式”服务;2013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 !农业银行把针对家庭农场的信贷基准利率下调了10%,并推出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这些扶持政策和措施!催生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自全区首家家庭农场成立以来 。全区家庭农场蓬勃兴起 !当年就发展了33家,
“家庭农场是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以农业经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它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 。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
从单纯的生产农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生态观光农业园,
椒·70|从大锅饭、记工分到经营权流转、家庭农场_办食品流通许可证怎么办怎么办
台州市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是近两年来我区为积极响应“两山”理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和浙江省“五水共治”精神 ,为配合对农牧业综合整治而开辟的新的养殖区“通道”。农业生态园不但可以有效消除畜牧业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鼓”起农民“钱袋子” 。办食品流通许可证怎么办怎么办 !
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的小番茄自主采摘模式让市民体验生活,有旅游、休闲等功能。把本来辛苦的劳作赋予了休闲功能!甘金友每年还将之和小学生的劳技课相结合 ,发展自主采摘桔子 。大陈岛的海钓等!都是我区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的体现 ,
“解放初期那会 ,能吃上水果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讲究什么品牌啊!”三甲街道一位70位的老农民说,
水果种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种植品种不一样不说 。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品质 ,”尹学兴介绍说。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核心 !
在甘金友的果园里,记者碰到了从市区来农场采摘红美人的市民小叶。“每年都要来几次!就是认准这里的水果好吃,”通过熟人介绍而来的他 。这次带了十几个同事一起过来!一个多小时后,每人提着自己采摘的红美人。心满意足地返回!
相比于椒江市区的水果店 ,甘金友在田间地头直接叫卖的红美人。每斤要贵上5元左右!是什么吸引这些市民驱车20分钟来买更贵的红美人呢?小叶的回答是:“好吃,”这句话提炼出来就是两个字——“品牌”。
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品牌已成为一个优质的象征。其背后蕴含着信任、品质、安全等 !
对品牌的重视,已经让甘金友尝到了甜头。单单红美人就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甘金友的想法,也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谋而合 !
但甘金友并不满足于此,“如果走出椒江 。我现在的品牌影响就不灵了!”在这位“新型职业农民”看来,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 !与周边农场一起打造一个区域性品牌 ,他给他的产品也申请使用上了“椒子农心”区域品牌。
“现在搞农业单打独斗竞争力不强 ,使用‘椒子农心’这个区域公用品牌。省了我不少精力 !包装盒上贴了这样的牌子,产品确实比之前更畅销。
实施区域公共品牌战略 ,是椒江农业工作的一大抓手。2017年开始!椒江农业部门委托上海美术学院设计椒江农业品牌进行全案策划 ,现已注册“椒子农心”这一椒江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并确定了品牌识别系统、品牌吉祥物设计和品牌企划 !完成甜瓜、杨梅、柑橘和海鲜等农产品包装设计和海报宣传 ,并展开了部分试用。
从企业品牌到公共品牌的不断发展,
全区有绿色有机产品4个 ,绿色食品14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三品一标占比63.28%。
椒江先后出台了《椒子农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配套政策,重点在财政扶持、品牌管理上下功夫。根据《推进椒江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到2020年,“椒子农心”品牌的培育、管理、保护体系将基本形成。届时将打造“椒子农心”品牌核心基地5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0个;到2022年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建设是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的有效方式 ,今年区委区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拿出170万元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费用 。椒江农发公司也积极加入了品牌推广队伍 !携带红美人系列产品参加了‘台州礼物’旅游商品大赛 ,”尹学兴介绍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椒子农心’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 !鼓励开设‘椒子农心’品牌专卖店或专柜,拓展网上销售渠道等 。
受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 ,椒江选送的“亚健”牌甜瓜获“2018浙江省十佳甜瓜”首位 。“新佳”牌柑橘列入“2018年浙江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亚健、鑫旺、益康3家主体获“2018年台州市优质甜瓜十佳生产主体”,
“实施品牌战略 ,融入万物互联时代 。是助力椒江农产品产业升级!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的重大选择 ,也是我们助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一大创举。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