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香菇种植大棚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分层地躺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胖娃娃”。大棚一角的食用菌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着备料......中秋时节,走进桐柏县朱庄镇。处处能感受到香菇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耳闻目睹的景象无不令人振奋,
“发展产业是实现群众脱贫、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 ,我们立足实际。围绕小小的香菇做足文章!实现了‘家家户户有产业’的目标,全镇香菇年种植规模达到1500万袋以上。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目标 !”朱庄镇党委书记岳道有说,
一个资源并不富足的山区小镇 ,是如何把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的?这一产业后劲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朱庄镇进行采访!
“只要干部带头,群众就有积极性” 。
“我种香菇已经十四五年了 ,我与其他村干部联合投资近千万元 。先后建成了两个香菇种植扶贫基地!群众看到村干部带头种香菇 ,积极性特别高。我们这儿的村子有个共同的名字:‘香菇种植专业村’ !”吕明军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特别自豪。
吕明军是朱庄镇朱庄村的“当家人” ,也是桐柏国芝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像吕明军一样的“理事长”还有很多!他们大都是村里的干部 ,
群众看的是干部,”这话一点不假。朱庄镇香菇产业发展!就是村干部们带动的结果 ,镇里种香菇的群众不少 。可都是小打小闹!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鼓励群众发展规模化经营 。齐心协力建设“香菇小镇”!镇里号召全镇9个行政村 ,村村成立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理事长均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 !吕明军和馆驿村原支部书记刘国和一商量,自筹资金近600万元 。合作建起了朱庄镇首家香菇生产基地 !该基地取名老关山香菇生产种植基地,年加工生产袋料香菇300万袋。具备养菌40万袋、种植30万袋香菇的能力!可为周边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节能的种植香菇袋料,该基地生产的养好菌、可出菇的优质香菇袋 。对贫困户每袋只收费4元!有劳动能力的拉回家自己种植,没能力的特困户可以托管在基地。享受基地分红!镇村两级为群众脱贫致富考虑得太周到了,
“基地是个宝 ,脱贫致富离不了” 。
“现在群众已离不开基地了,”9月22日。正在朱庄村易地扶贫搬迁点香菇种植基地忙绿的吕明军告诉记者!“在这儿加工袋料、灭菌、养菌、种植香菇,那叫‘得劲儿’ 。
究竟在基地种植香菇有多得劲儿?吕明军给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百姓自己找地方加工袋料 。灭菌过程是在蒸锅里进行的 !这个过程需要烧柴 ,三天三夜至五天五夜方可完成。而在基地灭菌!只需要19个小时即大功告成,由于灭菌效果好 。出菇率比农户用蒸锅灭菌高出20% !在养菌和出菇阶段,农户如果自己种植 。需要寻找合适的场地 !购买遮阴网等等,而在基地种植 。这些都不成问题了!省时、省心、省力 ,菇农们特别喜欢基地种植 。
河南桐柏有个“香菇小镇”:村村飘菇香!贫困群众笑声朗_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
建设香菇种植基地 ,是朱庄镇党委政府决策、倡导并推动落实的结果。全镇没有一个像样的种植基地 !这成了发展规模化经营、建设“香菇小镇”的“瓶颈” ,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村干部、香菇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学习。积极解决场地、资金等难题 !从而推动了基地建设遍地开花,这些基地大致分为五种不同类型。遍及各个行政村!让菇农就近学习技术 ,就近种植香菇 。深受群众赞誉 !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 ,
基地建设不仅为了富民,“这是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 。准备发展17万袋香菇 !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净收入 ,”新集村支部书记毕道伟告诉记者 。在朱庄镇馆驿、粉坊等村!这样的集体经济小企业正在遍地开花 ,
“当好‘保姆’ ,让菇农高枕无忧” 。
农民“伺候”香菇大棚,政府“伺候”菇农 。“服务”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富民行动!正在菇棚里忙活的菇农吴传勇告诉记者:“我眼睛不好,过去在外打零工 。忙活儿一年下来口袋里不落几个钱 !现在通过政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 ,在家种植香菇。不仅收入稳定 !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与吴传勇一样,今年48岁的吴传坡 。是朱庄镇粉坊村村民 !爱人杨文英患癌 ,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收入渠道单一!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为他送信息、送技术 。还送去了其他帮扶措施!使吴传坡一家人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夫妻二人依托扶贫政策和专业种植技术。一头扎进香菇棚里!从装袋、传菌到采摘,两人一刻也不敢懈怠 。吴传坡种植香菇11000袋 !净收入达3万余元,当年就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
政府服务到了家 ,脱贫农民乐开花 。如何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朱庄镇党委政府殚精竭虑 ,他们立足香菇产业发展求突破。围绕服务找准立足点 !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施策 ,实施“菜单式扶贫” 。
一是农户分散种植香菇 ,帮助有劳动能力、有技术、有种植场地的贫困户 。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 !依托香菇基地传帮带,促进他们尽快脱贫。二是托管种植 !对那些缺劳动力、年龄偏大的贫困户,采取在基地进行托管种植的方式 。贫困户享受基地保底分红!三是租赁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主要针对的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搬入新居后没有种植场地 !没有稳定的产业和经济来源 ,该镇通过到户增收项目为每户生产香菇种植袋2000袋左右 。并把基地一部分标准化香菇大棚租赁给这些贫困户使用 !贫困户自己管理,基地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贫困户只用每袋香菇每年付给基地1元的水、电、场地费用 !剩余的收入全部归自己所有 ,每户收益在1.5万元以上 。这样可使易地搬迁贫困户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有就业的目的!
“我们提出‘全程化服务、系列化服务、优质化服务食用菌’的‘三个服务’口号 ,并切实落到实处。”朱庄镇人民政府镇长朱峰告诉记者 !镇里不仅帮助农民建成了5个香菇种植基地 ,还建成了一个年生产100万斤优质菌种的菌种厂和一个年出口创汇1500万元的香菇加工厂。让朱庄的香菇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上形成一条龙产业化的链条!已累计为群众代加工香菇100余万袋,为群众节约成本50余万元 。全镇目前仅从事香菇销售的商户就有60余户 !
“发展品牌经济 ,靠外向型、多品种谋长远发展”
河南桐柏有个“香菇小镇”:村村飘菇香 。贫困群众笑声朗_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
郭进定是桐柏县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申请注册了 “金秋农”食用菌商标。他又注册了“桐淮”食用菌商标 !在沿海几个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 ,邀请外地经销商到桐柏来考察 。让他们了解食用菌种植的组织和规模 !更让他们知道这里的农副产品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让他们放心销售。在郭进定等经济能人的带动下!“朱庄香菇”美名远扬 ,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销路不用愁,菇农足不出户 。经销商上门收购!四川省食品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
像郭进定一样,朱庄菇农在市场大潮中 。对品牌形象的追求越来越高 !他们还居安思危 ,观“机”思“危”。在稳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同时!在绿色环保、有机产品认证及多种经营、发展观光农业上开启了新的征程,郭进定告诉记者。朱庄镇生产的香菇、木耳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8年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该镇正在从单纯生产袋料香菇向同时发展猴头菇、草菇、袋料木耳、黄金菇、茶树菇、虎皮菇等多种食用菌的转变 。食用菌生产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化、绿色有机化、标准国际化!
“种植猴头菇 ,用的原料是玉米芯和棉籽壳 。产品质量好、效益好!明年我还要多种一些 ,”脱贫户吴传生信心十足地说 。
稻草、麦草、玉米芯、棉籽壳等等 ,这些农作物的“副产品”资源丰富 。这就为草腐菌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农作物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每1000斤稻草可以出300斤草菇。投资二三百元 !收益在3000元以上 ,”桐柏县科技局高级农艺师王桂富告诉记者 。
工作方法对了头 ,成效一步一层楼 。从“香菇小镇”到“食用菌小镇”!朱庄镇的富民强镇之路越走越宽广,
“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 ,我们将按照‘多种经营上规模、千家万户齐参与、观光农业上台阶、乡村振兴求突破’的思路。努力把朱庄建设成为豫南地区美丽的‘百菌园’ !” 谈到朱庄的发展前景,岳道有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