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陕西韩城旅游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过客 ,
吾城 | 有故事的韩城 有味道的旅程 ,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黄河之水滋润着一方土地 。孕育出华夏文明!地处黄河之滨的西庄镇 ,在大河浸润下。2800多年前的芮国风起云涌 !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普照寺香火缭绕 ,600年前的党家村商贾云集。昝村老街热闹繁华 !西庄镇村面貌如诗如画 ,循环经济蓬勃发展 。新兴产业活力初显!乡村振兴精彩呈现 ,依然如明珠般闪耀在韩原大地上。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和日本50多名建筑专家来到西庄镇党家村。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 !引得专家惊呼这里的民居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村落的活化石” ,接着海内外学者纷至沓来。西庄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第一次名扬世界 !
潜沉了千百年的国宝重器在梁带村盛大重现 ,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被遗忘的古芮国。随着金光闪闪的国宝文物跃然浮出水面!通过对7座大墓及百余座中小型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金、玉、铜器等各类文物20000余件(组)。仅珍贵文物就有3000余件(组) !这一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让西庄镇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
黄河岸边的这座小镇,文物古迹荟萃 。几乎占据了韩城旅游资源的“半壁江山”:既有“民居瑰宝”党家村、普照寺、梁带村两周墓葬群、法王庙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又有柳枝村、郭庄砦村 、柳村、薛村、张带村、下甘谷村、杨村等一批传统古村落 ,西庄镇也成为绝大多数游客来韩城的必选之地。
才发现这座小镇‘深藏不露’ ,名声在外的党家村、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普照寺。数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展现 !既有柳村古寨这样古色古香、充满岁月痕迹的寨堡 ,还有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泌惠庄园。吃住游玩全覆盖!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来自山西省万荣市的游客张先生说 。
游客所说的只是西庄镇中部平原的美景,眼前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模样 。盘龙山峻石耸立 !风光旖旎迷人 ,藏身其中的楼枝村 。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自由地呼吸着大自然得天独厚的馈赠 ,“这里曾是韩城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向北走是通往宜川的交通要道 !向东走到达桑树坪镇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楼枝村第一书记刘钊说!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 ,楼枝村繁华不再 。但也正因如此 !处于深山腹地的楼枝村原貌才得以保留下来,尤其到了秋季 。”借着全市旅游事业发展的东风!楼枝村蕴含的旅游资源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成为西庄镇西部山区旅游产业的代表。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庄镇以文化为灵魂 。以旅游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培育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西庄镇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底蕴 !并开展党家村家训展览、梁带村拓片体验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让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 !着力开发西部山区原生态乡村旅游,打破区域界线。打通楼枝云台山、贯通板桥猴山、牡丹山、桑树坪雷镇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新线路 !引导农户发展特色旅游,探索农家乐经营新模式。开发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产品 !推动全镇文旅事业进一步发展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发展成就巡礼」西庄:物华天宝吐芬芳_公司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怎么办
提起西庄镇的农业产业 ,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花椒。“南强一号”仍是西庄的骄傲 !西庄农业百花齐放,大球盖菇、中蜂养殖、时令水果等不胜枚举。
西庄镇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战略目标。立足全镇实际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让新时代的新农村焕发出新活力。
道口梁村是西庄镇大山深处的一个“花椒村”,全村花椒树种植面积1.4万亩 。每年收获花椒60万公斤 !前些年由于村大地广、人居分散、管理粗放、单家独户式的经营模式 ,花椒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大实惠 。村民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大片花椒园被荒芜 ,2018年8月 。村上成立花椒股份合作社 !由合作社牵头 ,发展起新型花椒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 !并配套开展花椒加工服务项目建设,基地花椒树全部采用托管制度。不但割草、施肥、打药等作务交由合作社负责!而且花椒采摘之后,也由合作社统一烘干、包装和出售。没有劳动力的家庭 !每年每亩地交500元托管费,由村里合作社的服务队代管。劳动力富余的家庭!人员可以不出村,申请在服务队务工 。带动农民实现良好的长效性经济收益 !
柳村贫困户相里俊堂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不仅分到了盘龙新村的单元房 。还在村里的大球盖菇种植基地打工!平时的工资收入加上年终分红 ,日常生活再也不用发愁了 。柳村依托4万余亩“北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大球盖菇500亩 ,成为全国单品最大的大球盖菇生产基地。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
“西庄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挖掘30个村资源优势。全面铺开下甘谷金蝉养殖、郭庄村食品加工园区、光伏扶贫、桑蚕小镇、中蜂养殖、羊肚菌种植等产业 !全镇312户贫困群众年户均分红达到5000元,截至2018年底。全镇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166户贫困户、543人脱贫,”西庄镇扶贫专员郭凯说 。
让西庄镇的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了有吸引力的职业。而美丽乡村建设!则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2014年以来,西庄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先后实施了镇区街道综合改造!对镇区“一街两巷”249间房屋外立面按照明清风格进行全面综合改造提升 ,规划建设了万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盘龙新村。打造了郭庄村、柳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镇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
“什么是幸福?从大山搬进小区,吃住行都不愁。还能在汶河公园里跳跳舞!这日子美呔呔,”西庄镇盘龙新村住户高艳笑着说 。
盘龙新村是西庄镇结合省、市移民(脱贫)搬迁安置工作有关政策,整合有效资源 。在镇区西部规划建设的万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将全镇建档立卡扶贫搬迁户、25度坡及30户以下自然村搬迁户、生态类(褐马鸡生态保护区)搬迁户、地灾类及城镇化类别的部分搬迁户约2500多户万余人统一进行安置,让群众在更加便捷地享受教育、医疗等资源时。还能将富余劳动力向周围工业区进行劳务输出!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能发展,”西庄镇组织委员王鹏说 。
如果说盘龙新村是西庄镇新型社区的代表,那郭庄村则是全镇美丽乡村的代表。郭庄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美化工程。建设仿古一条街 !以尊重原貌保持自然风貌和乡土气息,对村主要巷道建筑物房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 。形成格调一致的“明清建筑”景观风格 !与党家村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依托景区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观光农业 。建成吃、住、采摘、农家游、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齐备的美丽乡村 !与汶河公园、党家村景区遥相呼应,成为西庄镇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
“在农村生活了数十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豪过 。白墙灰瓦、鸟语花香!就像画中的村庄,依靠着自己传统的白皮点心加工。以及村里的米醋、手工粉条等手工业!住在农村也一样能致富,”郭庄村村民王小堂说。
黑猫焦化作为第一家工业企业入驻西庄镇 ,在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里 。陆续有数十家煤炭企业选择在西庄镇“落地安家” !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西昝工业园区,
煤焦产业的发展,在推动西庄镇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 ,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环保前提下发展工业经济 ,是西庄镇各工业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面对环保的高压态势 ,西庄镇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黄河矿业集团黑猫焦化公司率先进行产业升级调整!投入巨资实施环保改造,牵头完成韩城焦化产业两次升级改造。构建了以煤炭、焦炭、化工、电力四大产业为基础的循环产业链!从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中提取副产品焦油、粗苯、硫铵、硫磺;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制甲醇,甲醇驰放气制合成氨。或提氢后用于生产1!4-丁二醇;利用洗煤产生的中煤、煤泥、煤矸石发电 ,产生的灰渣生产蒸压粉煤灰砖 。在整条产业链中!上一级生产的废弃物成为下道工序的原料,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走进死胡同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企业!”黄河矿业集团董事长李保平说 ,要紧跟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我市于2013年5月启动实施“北林工程”,在城区以北20公里范围内全面开展植树造林 。建起50平方公里的“林海”!昔日的煤堆、矸石堆、垃圾堆已不见踪影 ,随之而来的是“河路林遮阴、村企林包围”的新景象。西昝工业园区周围已是一片绿意环绕 !
西庄镇在精细化工、加快企业转型、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和招引绿色环保型高新企业上下功夫 ,建成西庄商砼产业园区。引进相变材料、红马科技、百味斋等新兴产业项目!致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强镇”,
西庄镇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和三产融合的业态布局 ,就像是韩城的一个缩影 。但西庄镇却依靠自身的努力 !折射出百倍的光芒,如今的西庄镇。是108国道边最美的风景!无论是幸福院里晒太阳的老人、党家村里流连忘返的游人 ,还是工业园区内飞速运转的机器、郭庄村静静发酵的米醋。亦或是楼枝村花间飞舞的蜜蜂、薛村浑厚清亮的行鼓!都在诉说着这座小镇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 ,
摄影: 党建东 李博 曹黎阳 李韩英,
=最温度、最深度,最情怀、最态度的平台。
在历经千年岁月山河中 ,终是日复一日地美丽。
跨越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与情怀,方寸土地从烽火连天唱到安定盛世。不变的是记忆;变的是风景!不变的是文明 ,
凝固的艺术熔炉 ,读书人的朝圣地。在当代文化表达的征程中 !唯有守住初心,才能守住千年文脉 。守住出发时的匠心、航标与理想!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