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O D行不通,TO B公司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盈利模式 。或许又将生死未卜!
二级市场骨科器械领域涨幅惊人 ,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纷纷取得了高速增长。显示骨科领域迎来春天!发展进入快车道,
唯医骨科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 ,此次融资由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旗下专项医疗投资基金Sheares领投。腾讯、挚信资本及创始人跟投!
刚B轮就获1亿美元融资的骨科公司? ,
刘峥嵘从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进入证券投资行业 ,之后她投过腾讯、阿里 。随后开始全球游学!探索医疗的未来走向,
具备投资、互联网和医疗背景的刘峥嵘遇到了处于困境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后者作为非盈利性的专业组织。每年对大量线下医生进行培训!但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急需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二者一拍即合 !唯医网由此诞生 ,
唯医骨科成立之后就开始做骨科的线上教育平台,目前覆盖约15万+骨科医生。积累了10万+学术资源;随后公司进一步扩张版图 !进军互联网骨科医院、发展人工智能 ,目标是所谓的骨科全产业链的生态型企业。
与扩张相对应的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不断融资,此前唯医骨科先后完成了A轮1000万美元和A+轮2770万美元的融资 。由淡马锡旗下专项医疗投资基金Sheares领投!腾讯、挚信资本及创始人跟投 ,唯医骨科又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
唯医骨科:骨科产业链的互联网平台!能否也迎来春天?_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流通许可证的区别怎么办
TO D到TO B到TO C ,
在剖析唯医骨科的主营业务之前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唯医骨科创始人兼CEO刘峥嵘女士此前接受采访时对唯医骨科的定位:唯医创立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医生获得更专业的教育培训 。进而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也就是TO D(doctor),
骨科医生的培训是公司最早的主营业务,估计也是目前的核心业务之一 。从这个角度讲 !唯医骨科更像是一个职业教育机构,但是潜在客户体量很小 。毕竟全国的骨科医生加起来也不过10几万人 !
受众小就算了,关键是盈利模式 。简单的骨科医生培训基本不能创造任何收入(否则当年骨科医师协会干嘛要找投资)!所以公司想赚钱 ,就得开拓业务、寻找金主。
而唯医自下而上地探索出了一个新的道路——TO B,
公司拥有号称15万+的骨科医生用户,通过视频课程、学术会议、病例与课件分享等不断提高用户数量与黏性。也就是巩固公司的核心资源 !而谁最需要这些核心资源呢?向上追溯,就是想要推广自家耗材的医疗器械厂商 。医生也对新产品、新手术方案有诉求!
于是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帮助骨科器械公司教育和推广市场,就是帮人家打广告、卖产品。估计公司目前的收入仍主要源自于帮助器械公司推广的2B业务!而根据17年底亿欧对唯医骨科创始人的专访 ,“目前唯医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器械厂商”。
除了发展2B业务 ,公司也在拓展2C业务。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骨科医院方面!银川唯医互联网骨科医院西北中心成立,唯医互联网骨科医院是银川第一家互联网骨科医院 。
严格来说互联网医院并不是医院,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科室与医生 。只有一些医生资源而已!所以起到的只是一个辅助挂号、转诊的作用 ,未来的盈利也主要是挂号以及早期的诊断业务 。显然这块业务的市场空间没什么吸引力!竞争壁垒也很低,
据悉公司可能有建设骨科医院的计划 ,但是实体医院的建设成本、运营周期以及与公立医院的竞争都是非常难以逾越的大山。2C业务仍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 !估计目前公司的收入来源依然是2B业务 ,
唯医骨科:骨科产业链的互联网平台。能否也迎来春天?_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流通许可证的区别怎么办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依靠经销商进行推广销售 ,盘根错节的经销商网络一直以来都拥有行业的话语权。唯医难以虎口夺食!
国内医药行业最具话语权的环节就是销售 ,具体来说就是招投标、进院和临床医生的公关 。这从各上市公司利润表的成本构成就能看出!对于医疗器械公司来说,由于单品的市场规模小、种类又非常繁多。同时国内器械公司规模都很小!不具备药企养销售团队的能力,因此器械厂商非常依赖渠道。也即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它们决定了器械厂家的收入规模 ,
一款髋关节植入手术使用的关节假体,生产商出厂价不过3000元 。终端却动辄高达2-3万甚至更多 !所以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配结果 ,我们也能判断在行业上下游中最具话语权的莫过于经销商 。唯医骨科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线上经销推广商!但是经销推广不是拥有了医生资源就够的 ,院长等医院相关领导的开发以及配套的配送商资源同样非常重要。这些并不是唯医骨科的强项 !而且他也基本没有能力去和全国几千家三级医院、上万家二级医院的经销商竞争 ,
而来自政策层的风险,甚至会带来没顶之灾。耗材领域正在摸索类似药品行业的集采降价模式!对于赚取中间流通环节利润的唯医骨科是很大的潜在风险,
药品和器械耗材集采的本质原因是医保资金的总额增速有限 ,需要腾挪资金给更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 。同时这也是在改变过去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病态的行业环境!目前药品领域的集采已经有20多个品种得到了全国的推广,价格降幅惊人 。不少品种都是90%以上降幅;而以骨科植入耗材为代表的高值耗材集采降价的试点工作在最近两年也已经悄然展开!估计很快就将得到实施 ,
2019年7月31日 ,国办印发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方案提出:“降低高值耗材价格虚高 !实现量价挂钩”、“规范临床医疗服务”、“深化支付方式改革,调整服务价格”。这些本质上就是在给骨科器械的集采降价指明方向!
再看具体执行层面 ,安徽省在7月就进行了脊柱耗材和人工晶体的集采试点 。骨科脊柱类降价幅度达到53.4%!大大削减了经销环节的利润,也即大大削减了唯医骨科的行业空间。
图:安徽省脊柱类耗材和人工晶体带量采购的降价结果,
如果未来在全国层面对骨科耗材采取类似药品的集采模式的话,估计骨科耗材的终端价将大幅下降。最受打击的就是经销商和以唯医骨科为代表的“线上”经销商 !收入规模将被大幅削减,
从TO D行不通,TO B公司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盈利模式 。或许又将生死未卜!可能并不容易 ,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