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发动的对华贸易战给世界前景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大国间贸易摩擦不断激起“千层浪” 。不仅会影响其他各国的外交策略!而且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全球贸易的动荡 !在苍茫的“贸易大海”上 ,狂风卷集着乌云 。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需要劈波斩浪、携手同行 !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蔡毅是“粤港澳大湾区港口与航运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是第十二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香港岛各界联合会理事长、香港岛各界社会服务基金会董事会主席、香港岛专业人士联会创会会长等职务!也是香港成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 。蔡毅从中美贸易摩擦对航运的影响、国际竞争力、航运的未来等多个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东方财经:您觉得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航运的总体水准和现状是什么样? ,
蔡毅:大湾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既沿江又顺河。港口资源非常丰富!目前主要有六大亿吨港口 ,分别是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中山 。另外还有众多的中小港!这些港口加起来的大湾区港口群 ,吞吐量是世界第一 。
英国劳氏发布的“2016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榜单”,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前十中共有七家中国港口上榜 。其中大湾区就占了三席!即香港、深圳和广州 ,很显然大湾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另外从航线来看!大湾区港口开通的集装箱航线,在全世界有291条 。可以通达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
大湾区里的九个城市属于广东省,广东是国家的一个贸易大省。也是海运大省 !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29.4% ,在大湾区拥有5个亿吨大港。而且货物的年吞吐量超过10亿吨 !广东省的外贸进出口货物90%是通过水路运输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进口的95%也通过水路完成 。
香港对于大湾区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航运业离不开金融贸易。按照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所说!希望香港在航运布局方面打造一个融资保险中心 ,还有法律等高端服务中心 。
香港在大湾区里优势很明显 ,目前这些优势在世界也是排位第一的。但是在运输业态货物品种、航线布局 !以及产业链条等方面,需要与大湾区其他港口错位发展、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够打造成一个综合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港口群!
东方财经:您刚才也提到,中国出口和进口航运的模式不完全一样 。您觉得现在的中美贸易摩擦对大湾区的航运产业有什么影响?如何来应对?!
蔡毅:中美贸易战肯定对大湾区的航运有影响,我们先从贸易的品种来看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 !进口是以农产品和高端制造业为主 ,所以出口的贸易方式是以集装箱海运为主。进口的贸易反而是以散货船!大宗商品运输为主 ,
这过程中会存在如下可能,集装箱出去满载。但是进来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空箱 !散货船进来可能是满载的 ,出去可能也会有些空仓。这就需要考虑如何把进出口的仓位做一个平衡!例如采用中转、变更一些航线、仓位互换等等都会影响我们航运的运载率,
铁矿石等大宗散货会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而且我认为进口原油量也会下降一些。比如说深圳港口的国际业务 !吞吐量在整个中国和美国航运市场占比超过20%,美国到中国的航线。主要靠五个港口 !分别是上海、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其实香港也是其中一个主要港口。但是香港多是中转的货物 !这和香港很多是中转贸易有关,
相比之下广州港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会比较小一些,因为广州港的干线起步比较晚。另外广州港现在以非洲和新兴航线为主要增长点!我认为深圳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最大,
东方财经:具体应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
蔡毅:第一方面,航运企业需要进行全球化的运力配置。提高应急配置能力!尤其航运企业需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进行灵活的配置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同时需要与更多的全球贸易企业进行对接,获取更多的进口货源。另外尽量做到进、出货品的一个平衡!这个很重要
第二方面要加大力度开辟新航线 ,例如“一带一路”的航线 。尤其是东南亚的航线!非洲的航线还有国内的一些内贸航线,
第三方面要加大这些港口的转型升级,降低航运企业的成本。降低成本就是增加竞争力!因为运力条件很好,如果再能降低成本的话。可能就会承接到更多的中转货物 !
总之大湾区航运业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 ,正确分析趋势 。主动制定应对策略!根据市场和货量的变化 ,提高应急运力调配能力。开辟更加多元化的航线!加快转型升级 ,争取在中美贸易战中业务做到此消彼长。稳中求升
东方财经:《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大湾区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您认为世界上哪些港口的国际化水准高、效率也高 。大湾区内的这些港口该如何来借鉴并提高自己的国际化竞争力? !
蔡毅:世界上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有香港还有伦敦、上海、新加坡、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东京、釜山。大部分是直接的内陆港口 !目的地就是内陆 ,只有新加坡和香港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国际中转港口。所以如果说大湾区港口群要借鉴 !我觉得有三个港口可以借鉴,一个是新加坡 。一个是上海另外一个就是鹿特丹!
鹿特丹是欧洲的门户 ,它是海运、内陆和铁路运输的交汇点。跟大湾区有点类似!另外它的航空货运也很发达,新加坡和香港有一点类似 。上海和大湾区也有点类似!因为上海辐射的是长三角 ,大湾区辐射的是珠三角。
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港口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和金融激励 !我们也一直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在税收优惠和金融激励方面加大力度 ,
新加坡吸引了很多航运的企业总部落户 ,也有很多航运企业的船舶在新加坡进行登记。船舶转籍在新加坡也享有特别优惠!异地船舶转籍 ,就是说船舶原来注册地在纽约 。如果转到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有很多的优惠政策,这样会更好地吸引外面的船舶转过来 。
船籍管理对于航运业来说很重要 ,因为船籍就等于说每一年船舶要向归属地交费用。新加坡对单个的船舶有优惠!但是所属的船舶数量大,整体来看新加坡就有很大的营收 。
鹿特丹的天时、地利均比较好,地理位置很优越 。背靠内陆具有很广阔的市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航运中心也是金融中心 ,而且上海的科技教育都比较发达。也是海运和铁路的一个交汇地 !
上海在航运行业的经济仲裁、法律执行,还有船舶的制造、租赁船舶、买卖交易保险等方面 。发展很迅速这也应该是香港加速发展的方向!所以我认为新加坡、鹿特丹和上海这三个国际化港口香港可以借鉴,大湾区其他港口也可以学习并借鉴 。
■ 香港的航运港口、贸易物流占香港GDP的22% ,
东方财经:香港相对于其他国际化港口,它的优势在哪里?香港是根据什么条件跻身世界一流航运中心?您认为广州、深圳等港口哪些方面要向香港学习?
劈波斩浪 携手同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谈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_钓鱼岛食品销售许可证
蔡毅:香港的首要优势 ,如果和大湾区其它港口融合在一起。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港口 !另外它的地理位置是中国的腹部,辐射范围很大 。不仅仅是“9+2” !其实整个中国都可以辐射 ,香港通过和大湾区的其他港口合作 。可以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港的地位!
,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 ,还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所以香港如果能够跟大湾区其他城市融合!把香港擅长的业务尽量放在香港 ,把那些与货物输送量相关的业务。分给深圳、广州!达到优势的互补,因为经过香港的航运 。确实成本会比直接到深圳、广州高 !因为深圳和广州更加靠近内陆,人力成本也会更低些。
扩大货运量需要更多的仓库、土地等 ,深圳、广州的这些收费比香港低。所以这一块相关的业务香港还是要放弃 !集中力量保持自己优势的业务,大湾区内地的港口也要放弃一些东西 。例如内地港口在税收、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等方面无法与香港竞争 !所以建议大湾区的港口形成协作发展和优势互补的关系,
《大湾区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 !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
航运行业对于大湾区占有很大比重,例如香港的航运港口、贸易物流占香港GDP的22%。其中航运物流占3.2%!香港从事航运物流的人员约有175000人 ,占香港劳动力的4.6% 。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18年处理的集装箱有2100万个标准箱,占香港总货量的90%。
香港虽然地方小,但是港口装卸效率非常高 。机场航班的数据资料显示 !香港每周多达320个航班次,前往全球470个目的地。香港的装卸效率相对于大湾区其他港口 !或者在整个中国,甚至相对于世界来说。都比较高
另外香港有超过800家与海运相关的公司 ,国际上有一家国际保赔协会。有13家会员 !其中有12家在香港设立了公司,香港还有近90家的船舶保险公司。拥有及管理全球约9.6%的商船船队!
香港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是大湾区其他港口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当然还是需要分工与合作。错位发展例如保赔协会香港占有12家!一般这些企业不会在距离这么近的地方还再去设一些分公司,建议深圳和广州等港口可以考虑避开类似方面的业务竞争 。
东方财经:有报道说大湾区内的航运,缺少深度的合作。什么样的合作是深度合作!如何来实现?,
蔡毅:我觉得深度合作就是说大家要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然后通过资源投入 。建立紧密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一方面例如集装箱航线 ,我建议各个港口要仓位互换、优劣互补。例如原来香港、广州、深圳!还有珠海等同时在走的航线,各个港口就需要一起来分析这些航线。比如每条航线!每个港口的进、出货量以及空置的具体情况如何,然后重新合理配置港口的航线。通过数据分析形成配置合理 !
好比一个足球队 ,有前锋、有中卫和后卫。这样分工和合作才是合理的!如果每个球员啥位置都要踢,全场乱跑这样的球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香港主要是以外贸中转为主!深圳、广州以外贸和内贸为主,大湾区的各个港口几乎都有细微差别和个性特色。
第二方面开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合作 ,即在港口行业的金融航运交易、船舶租赁、海事法律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尽量让香港的这些优势能够辐射更广泛些!建议大湾区采用同样的规范和标准,各个城市能够高效对接 。更有利于大湾区航运行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建议鼓励大湾区的航运服务企业双向投资,即尽量能够做到“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如果这样的话!在规划大湾区航运行业整体发展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方向 ,这也是深度合作的原则 。比如有一些产业 !如果有一个深度的合作之后 ,虽然是以香港为基地。但是也可以在广州和深圳等地直接去服务一些航运企业!
这里面包括人才培养、中介资格和中介之间的合作 ,以及资格认证等。其实深度合作领域会很多 !更宽泛航运行业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涉及的面很广。例如金融对于航运行业影响很大 !贸易影响更大,还有一些传统的大宗货物的变化。包括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等等对航运行业和港口都有较大的影响!
■ 大湾区港口群是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超级湾区 ,
。东方财经:其实现在大湾区港口出现了重复建设,甚至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您认为如何来形成一个有层次、有分工、有协同的国际物流综合体 !都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蔡毅:首先需要协同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大湾区港口群是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超级湾区 !协同发展也是世界超级湾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
我建议在符合《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前提下,成立一个比如说港口行业管理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大湾区港口行业的发展 !因为现在没有一个统筹协调的机制,很多地方出现了重复建设。并出现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例如现在东莞、中山都在打造海运大型港口 ,类似这种可能在它们各自的政府规划里面都有。建议要统一协调 !因为现在这些地方汽车或者火车运输都有覆盖 ,在这么短的距离范围内。没有必要建这么多的大型港口 !港口的建设费用很高,距离很近货物用车从工厂直接拉过来 。成本会更低
这个时期应该有一个协调委员会或者协调局 ,大家把各自的资料都拿出来 。然后进行专业分析!哪一个地方不应该建 ,或者哪个地方应该建。统一协调港口的发展建设需要进行专业的分工!
具体举例有一些港口可能以集装箱为主,有一些港口就是大宗散货为主。因为它们里面的一些设备、设施 !包括物流都有所不同,
例如大型物资 ,需要很多的仓储空间。而且某些大型物资还会有一些污染 !集装箱一般没有什么污染,而且不需要太多仓库。但是大宗散货需要有!所以建设新的港口,不是说什么都要建。如果追求高、大、全的港口 !可能出现仓库的利用率较低,也可能出现污染性的货物掺杂在其他货物里面 。总之大湾区航运业也要提倡“绿色”航运!这是很重要的,
东方财经:那么港口航运管理协调委员会具体该如何来推进和运作?,
蔡毅:港口航运管理协调委员会的建立 ,我认为首先就是机制。刚才已经提到一些!即一定要成立一个港口航运协调统筹委员会 ,主要统筹协调如下方面: 。
(一)协调货源 ,这个机制有很多具体的事情要做 。例如货源互通调度 !例如有些集中性的货源,广州港口的货源比较多 。但是又没办法短时间内完成!这时就要通过这个机制 ,把货源分流一部分从香港或者深圳走 。
广州可能这次的货运总量少了一些 ,但是效率高了。船舶也愿意到另外一个港口去 !因为传统的做法船舶都是租的,租金都是按天计算 。所以效率越高!就算短期的货运量少了 ,但总体收益依旧是高的。另外因为船舶有很多其他费用 !比如说保险船舶公司之间可以进行一些互保,还有船舶燃料物流、燃料的供给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合作!另外集装箱航线也可以进行合作,
(二)协调航线,我们知道某个港口的有些航线。空载率是比较高的!例如甲港口去东南亚曼谷航线的空置率比较高,可以协调一下。甲港口取消该航线 !把去曼谷的货物转到乙港口 ,而乙港口去曼谷的航线空置率低。甲港口去伦敦的航向货运量大!适合该航线的船舶也多,有优势那么乙港口就可以把伦敦航向的货物转给甲港口。每个港口都有很多航线 !每一条线的货运量往往不平衡 ,如果从大湾区港口群的层面进行分工和协调。就会有效提高港口群的航运效率、降低成本!
(三)应急协作 ,港口航运企业也应该有应急协作的机制。例如遇到一些大风大浪 !还有海盗大家进行一个应急协作 ,
(四)资讯交流,组织一些高峰论坛、行业峰会和研讨会 。加强资讯沟通 !包括一些船员分享、人才交流等,另外大湾区航运优惠政策的沟通交流 。科研成果的研究 !还有船舶管理配套服务 ,各种资讯的融通共享等都需要协调并落实 。
劈波斩浪 携手同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谈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_钓鱼岛食品销售许可证
重点把握“一带一路”的航运机遇 ,
东方财经:“一带一路”第二届高峰论坛已在北京成功举办 ,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大湾区航运提供了哪些新的机遇?为资本市场又带来哪些机会?
。蔡毅:“一带一路”主要航点包括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玻、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目的是发展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交通运输、航运港口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优先发展行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大量的基础建设 。比如说公路、码头、桥梁等!这些大型的基础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基础建筑材料 ,包括一些矿石、建材、钢铁等等。很多国家还要建一些大型和中型电站 !包括水电、风电等等 ,这些都需要很多设备。都需要运输大湾区港口有很多参与航运的机会 !
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这些沿线的很多国家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所以它们也需要很多的资金流 !还需要资讯流 ,资金流这方面香港有优势。香港的资金成本比内地会便宜较多!香港的资本可以获得更多投资“一带一路”的机会,
船舶是流动性的 ,船舶公司可以设在上海或者香港 。但是船可以全世界运输!与新加坡的船籍概念类似,香港也有转籍 。香港转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也会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如果香港进一步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可以促进更多的船舶来香港注册登记!另外也会拉动油料、辅料等这些船舶工业产品的需求量,
东方财经:有的港口开始推出并试点智慧航运,例如有报道说青岛已经开始实施无人化自动装卸 。您觉得大湾区如何来发展智慧航运?其中有哪些投资的机会?!
蔡毅:智慧化港口以及智能型机器人等 ,这些是航运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这方面我认为大湾区的优势会比青岛更好 !
因为大湾区的高科技发展比青岛好 ,智慧航运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这些方面大湾区肯定是比青岛强!而且像这种港口应用,特别是像集装箱无人装卸 。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因为集装箱标准化 ,尺寸也很统一。但是大宗商品就难一些!
大湾区相关航运企业,包括政府如果重视这一块 。增加投入是可以快速发展起来的!例如深圳等港口已经开始启动智慧化试验,据报道深圳即将于2020年完工的招商局港口海星码头。将建成一个高度自动化码头!
香港有一些其他问题 ,因为有一些港口或者周边设施是私人企业所有。所以在这一块的投入!私人企业要仔细核算成本,要考虑新推出的智慧航运系统价格会不会偏高。甚至远高于人工!另外系统成熟度也要仔细考察 ,
其实航运智慧化是企业资讯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根据资料不仅大湾区甚至整个中国传统航运企业的资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传统航运企业要在未来继续主导航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需重新规划发展战略,首先依托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航运的核心业务 。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 。利用新技术脱颖而出 !推动智慧航运的普及,
随着智慧化的发展,确实会存在很多投资智慧航运的机会。具体如下:
(一)区块链在港口业务的应用,港口也很适合做区块链。随着这几年区块链的热潮 !有的企业也在努力探索区块链在航运的“商机”,利用区块链来建立分散式记账。优化供应链追溯产品来源…… !
区块链+港口业务其实2年前已经开始试验 ,2017年5月。丹麦海事局就启动了一个区块链创新性试验项目!研究区块链在港口业务的价值 ,首先探讨区块链技术在船舶登记业务上是否有开创性的应用。
目前在大部分港口,船主进行船舶登记时。主要依靠人工填写和处理各种档案登记!但是船舶的登记过程 ,特别是国际航线的船舶 。有时会存在跨越边境和时区的情况!这会让船舶的登记过程变得复杂,同时也耗费大量时间 。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某些船舶跨越多个大洲,去签署一份法律文件是常见的事情。如果应用了区块链技术 !借助互联网将跳过这些线下过程,船主的时间与成本均得到大幅削减或者降低。
丹麦海事局启动了区块链+船舶登记这个试验 ,据说该项目将于2020年初正式运行。另外墨西哥也有港口在试点区块链与航运业务的结合 !等等整个航运业都在关注区块链在智慧航运中的作用,一旦第一个吃“螃蟹”的港口得到了较大实惠。将引起市场的井喷!
(二)智慧化的装卸系统 ,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港口码头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现场技术员操作各种大型港口设备,以完成众多集装箱的装卸、搬运和堆砌 。目前有的港口开始试验!从靠岸的装卸船一直到场内的平面运输 ,从堆货场收发集装箱到闸口 。然后进行过闸验箱!这些作业和流程人工作业的环节将越来越少,最终实现无人化操作。通过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智慧装卸”系统来完成调度 !
随着5G的广泛应用 ,无人驾驶卡车、即时巡检无人机、智慧安防等应用都将在航运行业中落地。有的码头还计划启用“无人电动卡车”进行场内运输与装卸!将进一步提高场内装卸效率,在人工智能的指挥下 。装配有激光雷达、高清视频、感测器和智慧计算单元的无人卡车!可以完成自动驾驶、精准到位、自动装卸、自动躲避障碍物等类似人类驾驶员的动作,将彻底实现集装箱从岸边到仓库堆场的全程智慧化 。
(三)船舶智能调度平台 ,例如国外也有企业开发了相关的系统。在有的港口已经开始试用!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将船员工作时间、水流速度、潮汐涨跌、船舶特征、油料消耗和服役状态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然后优化船舶调度。较大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的调度效率 !到目前为止航运企业很难在即时环境中手工计算和统计并分析这些因素和数据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 。系统可以每三分钟进行数据分析 !即时优化港口调度计划,从而为港口或船舶提供最高效和最经济的调度计划。
根据试点港口的数据表明 ,燃料消耗得到了有效的节省。同时减少了海员的加班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优化了船舶调度 。并且租赁第三方拖轮的费用也减少了 !试验的港口每年节省了上百万美元的费用 ,
(四)船舶智能物联网,智慧物联的基础是物联网技术 。5G的普及将加速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船舶、港口是航运最基本的重要生产单位 ,以船舶为例目前船舶的智慧化普遍比较落后。与飞机不是一个数量级 !甚至还不如新推出的私家车,很多船舶的运行还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及无线电。
俗语说:落后,差距大就会产生市场 。通过感测器、摄像头等即时的监控船舶状态 !包括油量、发动机运行情况、货仓环境、货物状况、航行路线等,采集这些运行数据 。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云端!结合卫星定位资讯、航线资讯、补给点资讯等,借助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 。为船舶提供更加合理化的航线 !
近几年在各项新技术推动下 ,新闻报道常常出现类似飞机的自动船舶驾驶 。远端控制甚至完全无人化的智慧案例!一旦实现船船智慧互联、船港智慧互联、港岸智慧互联,并赋予每条船舶一个“人工智慧大脑”或者“云智慧大脑”。将实现物与物的直接交流!以及物指挥物的自动运行 ,整个航运业将完全进入全新的机器人时代 。
除了上面所述,其他很多与互联网有关系的航运系统。在未来都会在航运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从事开发这些产品的企业和从事该方面投资的机构都是机会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杂志(ID:dfcj-bj),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