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股接连涨停 ,价格贵、掺真肉成行业痛点。专家呼吁出台标准规范 !
近日金字火腿牛肉味植物肉饼在电商预售,股价连获5个涨停 。双塔食品、哈高科、丰乐种业、东宝生物等相关股票也迎来利好!据机构预计未来肉类替代品市场将稳健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50亿美元。受资本带动目前国内平均每个月都有三四家人造肉相关公司诞生 !
然而热度背后,人造肉的造假问题、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而成本高、口味不好已成为商家造假的一大主因!业内专家认为,人造肉市场的发展亟须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出台 。
2019年5月3日,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 。成为全球“人造肉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3%,创造了本世纪以来美国公司IPO首日的最佳表现。同样的热度也正在中国A股市场上演!
10月7日金字火腿牛肉味植物肉饼在天猫上预售,消息一出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收获5个涨停。截至10月19日市值暴增23.57亿元!
此外金字火腿、双塔食品、哈高科、丰乐种业、东宝生物等相关企业也迎来利好 ,受Beyond Meat股价暴涨影响。双塔食品在5月6日至6月12日曾出现一波涨情 !一个多月里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50% ,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造肉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指出 ,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50亿美元!2022年将超60亿美元,
此市场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据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了解。自5月Beyond Meat上市后!国内平均每个月都有三四个同类新公司注册,集中在北上广深和东南沿海地区 。
人造肉火热背后:价格高企标准缺失_陕西流通许可证
目前人造肉的研发已从陆地生物延伸至海洋 ,在实验室人工养殖三文鱼的美国初创公司Wild Type近日宣布获得125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 。
!尽管市场热度持续增长 ,但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同时指出。目前人造肉在国内仅是一个素食概念 !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 ,尚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人造肉企业 。即便只玩素食概念 !也存在一定的造假问题,
2019年8月,香港消委会测试了35款标称含有大豆或大豆相关成分的预包装“人造肉(素肉)”。涉及鸿福大佛公、纬绅行、刘中兴、顺香、新月牌、川之素食、Saturday、M&S等品牌!通过对样本的基因成分和防腐剂、营养素含量进行测试发现 ,有12款产品检出动物基因或动物来源成分 。当中4款的包装标示或声称与测试结果不符!
据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方面介绍,根据原料的不同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有3种不同类型的人造肉!第一类是传统“素肉” ,即传统的“素食荤做”类产品;第二类是“植物人造肉”。以大豆、豌豆等作为提纯植物蛋白!采用生物工程技术 ,从观感和口感上模仿真肉;第三类是属于“细胞培养肉” 。即从动物身上提取肌肉组织 !然后放入生物反应器进行培育 ,该技术尚在实验阶段。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公司推出的人造肉产品都属于“植物人造肉”类型。“植物人造肉应该是纯素!不含肉、蛋、奶等任何动物原料,”
。北京工商大学植物人造肉专家李健表示,目前国内“植物人造肉”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与国外大规模研发投入相比 !曾推出“人造肉”月饼的珍肉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 ,如果国外人造肉的口感可打90分 。珍肉的“人造肉”只能打70分 !
对于人造肉造假的原因,薛岩分析认为。一是成本问题 !二是技术问题,“最主要的是并没有人造肉的相关标准。无参照物和管理机制 !自然会出现造假现象,”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直言,目前人造肉口感与真肉还是不同 。很多消费者并不接受!一些商家就会混合真肉来提升口感 ,其次人造肉成本比肉还贵 。掺假背后最大的动因始终是经济利益!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 ,美国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牛肉饼定价在每磅12美元-16美元。每斤约合人民币84元-112元!是我国市场上普通牛肉价格的2-3倍,10月7日金字火腿天猫旗舰店对牛肉味植物肉饼进行预售。规格为220g/盒、每盒2片 !2盒原价为176元,尝鲜价为118元。约合134元/斤 !
除价格高昂外 ,“植物人造肉”的营养价值也受到质疑。阮光锋表示从目前市场上曝光的几款人造肉产品来看!其营养“真的不见得有多好”,为了让口感接近真牛肉饼 。美国Beyond Meat在产品中加了不少椰子油!而椰子油中80%都是饱和脂肪,此外还添加了不少盐。“要知道饱和脂肪、盐对健康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这款人造肉汉堡也谈不上多么健康 ,”
李健则认为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方面,“植物人造肉”可以通过添加达到与真肉相同 。且饱和脂肪含量是可控的!在价格方面由于初期科研和推广投入较多,造成“植物人造肉”价格相对较高 。但大规模量产后成本必然会下降!
不过对于消费规模能否支撑人造肉量产,业内仍存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人造肉还处在概念炒作的阶段!消费者对其从认知到购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