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MRI)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全新影像检查技术,是继CT后影像行业的又一大进步。被誉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MRI应用已较为成熟。
MRI市场快速增长 保有量持续增长 ,
2015年全球医用MRI市场规模为50.11亿美元 ,预计到2021年有望达到75.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7% !与此同时我国MRI市场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MRI设备保有量从2013年的4376台增长至2017年的8287台。复合增速达到17.3%!市场规模接近50亿元,根据前瞻测算。2018年中国MRI设备保有量约为9255台!
主要以1.5T为主 国外厂商占主导位置 ,
从型号来看从MRI的型号保有量来看,国内MRI存量市场主要型号为1.5T为主。份额高达54% !而3.0T的因产品价格高且采购需经政府批准,保有率相对较低 。只有15%剩余的低端型号(1.0T及以下)合计占比约31%!低端磁共振设备,一般为0.5T以下永磁型磁共振。有运营成本低、磁体开放度好!价格“亲民”等优点,但其影像质量、序列、临床应用等与超导磁共振有一定的差距 。
1.5T为各品牌竞争的主要战场,其作为高场强磁共振设备 。可完成血管造影、神经病学、心脏病学检查等多种临床应用!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疾病、脑膜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疗规划 ,而由我国本土厂商上海联影、贝斯达、东软集团、万东医疗等自主研发的临床实用型1.5T超导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日常诊断需求 ,
2019年中国核磁共振(MRI)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产替代前景广阔_北京食品经营许可证注册网
而代表前沿技术的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则主要掌握在GPS等国际品牌手中 。本土品牌中仅上海联影的3.0T机型于2016年获批!
这点从各类医疗机构MRI品牌保有率也可以看得出来 ,根据《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举办的“2018年度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及售后服务调研活动”的调研数据得知。目前GPS(GE、飞利浦、西门子)仍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整体市占率超过80% ,特别在三级医院 。市占率超过90%!而在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本土品牌东软以34.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国产品牌以中低端为主!
国内MRI不断优化 替代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国内生产商研发技术水平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产业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越多优秀的器械厂商不断研发出和国外厂商相抗衡的高端产品。2018年我国进口MRI设备350台 !出口1421台 ,随着国产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MRI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很大!
人均拥有量严重不足 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19年中国核磁共振(MRI)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产替代前景广阔_北京食品经营许可证注册网
MRI设备需求由病人数量、临床使用人员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所决定 ,近年来我国每百万人口MRI保有量虽然提升明显 。从2013年的3.3台提升到2017年的6.2台 !增长近乎翻倍 ,但整体而言国内MRI的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相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2018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2020年大型全国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要求至2020年。管理目录中的大型医用设备新增10097台!CAGR为22%,此外明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卫生健康部门制订年度计划 。并为社会办医配置预留合理空间!预计乙类设备监管权的下放将大大提高MR(1.5T及以上)、CT(64排及以上)设备的配置效率,利好专业体检机构的设备配置。
根据《配置规划》 ,MR(1.5T及以上)设备将从2017年5395台的保有量增加至2020年的9846台 。三年间新增4451台!目前1.5T核磁仍有推广和普及空间,且随着国产技术的愈加成熟。进口替代空间有望加速!从长期来看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有望加速放量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