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则“医保局和药企砍价”的视频在各个微信群疯传,
“现在是我们一个国家在和你谈判 ,再给你一次机会。”
有没有当年中国政府在高铁项目上和西方斗法 ,要求转让技术的既视感?。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的情况: !
119个新增药品中,有70个谈判成功 。价格平均降幅为60.7%!丙肝药平均降幅85%,肿瘤和糖尿病药降幅65% 。进口药基本是全球最低价 !
难怪近期医药股再次出现了一轮罕见的大跌,
关于医药股一直就是君临投研体系的重点关注对象 ,
只因沧海桑田,人口红利已渐行渐远 。
过去三十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三十年,同样也是老龄化走在世界前面的三十年。
在刚发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以党和国家的高规格。对老龄化判断如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
尽管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人口供给侧改革只字未提 ,但在工作任务的第三部分强调了:。
打造为老年人服务的高质量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
网上有段子说,前半生挣的钱。没及时行乐最后都花在人生最后几年!
答案似乎如前文暗示——老龄化,
在我们朴素的观念里,老龄化和医药行业业绩有强因果逻辑 。
但具体逻辑展开 ,并不那么线性。
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 ,医疗着眼民生。关乎稳定历来是国之大计 !产业链上的企业,其财报所反映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医疗政策的结果 !而非原因
道理很简单医药行业的头部消费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一人
作为消费者的医保局 ,作为使用者的参保病患 。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逻辑!
消费者希望花小钱办大事 ,使用者则希望多续一秒而不在乎成本 。
是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但问题是:
那么现实到底是偏向前者的现实逻辑 ,还是后者的理想逻辑? 。
制度政策试图弥补市场的无情 ,但又不得不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
人口老化意味着挣钱的人少了、叠加经济下行代表财政收入增幅有限 ,操纵人民的生育自由。只会让人口结构在未来20年更加恶化!
如果放任老年人透支年轻人,只会招致后者的佛系反抗。不婚不育反社会!三和大神保平安;又或是更激烈的透支未来,凭本事借钱凭什么要还呢?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的动能在哪里?解决方案又在何处?。
在未来浑浊不清的前提下,把钱花在刀刃上。就是医改最大的政策出发点!
总结起来六个字:结构优化、腾笼换鸟 ,
所以搞清楚这种关系和行为结果,能站在非典型的消费者——医保局的立场上。
才能把握住医药行业的投资确定性,
风起云涌的中国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是中国医疗体系迈入现代化的重大事件。
在行业急剧变化之时 ,必然有赢家和输家 。站在主导趋势的政策方位 !才能对行业投资有全景式的视角,
医疗改革过去我们讲过不少,比如《中国医药:改革出牛市》、《医改。三十年风云》等文章 !现在看改革成效显著 ,攻克了不少大问题 。新时代下的医药行业格局也逐渐清晰 !
而要触摸这个新格局,有迹可循
福建三明模式,是在政策试点的“赛马规则”下脱颖而出的黑马。
黑马的硬道理在于药价显著下降 ,
2011年三明医保基金药费支出9个亿,2012年药费只有7.5亿。2013年在此基础上又省了2个亿!医保基金也从“收不抵支”做到盈余 ,
药费占医疗费用的总比例,由2011年47%下降到2013年的28%。远低于福建全省40%的水平 !
三明属于“未富先老”的典型地区,其示范意义显然契合了决策层对于未来中国可能面对的现实 。
时代在进步改革也在深化,三明模式在试点铺开过程中 。也在不断试错、总结、修正!今天的三明模式,已不止在药费上做文章。而是改革协同集成 !成为综合性的改革方案,
三明模式也是我们把握医药细分行业确定性的指南,
2019年11月15日 ,国医改发〔2019〕2号文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 。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份堪称方法论的文件 ,展望2020年医药行业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首先明确一点,文件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所发。
小组由副总任组长,发改、卫健、财政、人保、医保五个部门组成。而非单部委自嗨 !
换言之这是一份为改革把方向的文件 ,政治站位至少第二高。
第一部分总结了三明医改主要经验 ,主要是六条: 。
1、建立医改领导体制和组织推进机制;,
2、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 ,
6、上下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明确“进一步推广”的7个方面24项任务 ,
更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通知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这对把握交易时点有明确指导意义 !
扩大药品集采品种,明确高值医耗集采时间表 。
2020年扩大国家集采品种范围 ,
2020年9月底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探索对未纳入国家集采的药品开展带量、带预算采购 。
国家和地方集采双管齐下,集采扩围箭在弦上 。
仿制药这块降价今年还只是演习,明年才是四面八方的炸药引信丝丝作响。价格没有最低 !只有更低
企业要放弃幻想,准备战斗不进集采是死 。进了还有一线生机!
从过去集采经验来看,竞争厂家小于等于3家 。竞争相对温和 !领导还可以给你5分钟请示CEO;厂家一多 ,必然是刺刀见红 。刀刀剜肉你不卖有的是人抢破头 !化工品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投资者也要放弃幻想,准备跑路尤其对那些“销售见长” 。手里捏一把大路货的企业 !
事实证明能把XX价格“打下来”的,不能靠快手抖音淘宝带货直播 。还得靠医保局里手握重金的领导干部!
中枪者太多这里就不点名了 ,怕我们公关部要加班。
当然尽管诸如健康元、科伦药业之类有产能优势、独家仿药的企业,理论上可以高看一眼。但是泥沙俱下之时!恐惧四处蔓延,我们还是建议总体上尽量远观少亵玩 。
药审改革以来 ,中国创新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 。药企研发积极性明显提高 !
2019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年会) ,与中国有关的会议摘要数量已达638篇 。仅次于美国
11月14日,FDA批准了百济神州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上市。
要知道泽布替尼是本土药企首个被FDA批准的创新药 ,可谓是百年中国制药业的里程碑 。
这不是崛起中国只不过是回到该有的位置,
事实证明我们并不乏聪明人 ,只是缺少了让聪明人批量涌现的制度而已 。
医药股暴跌!又到最佳上车时机_广东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
,厚积薄发创新药既花钱也花时间 ,泽布替尼上市只花了7年算快的。
这里不单是表扬百济神州,而是想说现在的头部风光创新药企。实际上早在2015年药审改革前 !就已经开始为如今的创新药大潮转型付出 ,
你尚在花天酒地 ,别人已在负重前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别人早就偷偷上了几年补习班。
所以如今一线药企与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差距不断拉大,市值也会在未来更剧烈的拉开差距。
药企市值排名变化情况 | 来源:君临研究中心 ,
十多年前A股还是传统医药的天下,如今早已换了人间 。云南白药要不是牙膏续命!白云山要不是猴子摘桃王老吉 ,现在估计已跌出榜单了。
榜单排名的变化 ,就是社会回归常识 。行业回归正途、股民回归理性的过程!
2019年H1 ,百济、中国生物、恒瑞、复星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7.99亿、16.26亿、14.84亿、13.51亿 。远超其他药企!
从连云港小破厂一路走来,稳扎稳打二十年 。
2014年第一个1.1类新药阿帕替尼起 ,恒瑞已是典型的新产品驱动公司 。
硫培非格司亭(19K)、吡咯替尼到最近上市的重磅网红PD1——卡瑞利珠单抗 ,后续研发管线还憋了瑞马唑仑、氟唑帕利等不少大招 。
为什么恒瑞估值再高也跌不深 ,因为恒瑞已经“上道”了 。
每一次无基本面重大变化的下跌,都是上车良机。
当然这是大逻辑还有细节问题,创新药方面我们既写过目前创新最集中的领域——免疫治疗:《逆袭 。让国外医药巨头低头的中国神药》!也贡献了篇计算创新药估值的文章:《科创版屠龙刀,教你如何给创新药估值》。
简单说投创新药就是盯“赛道”,两个纬度:
一是大病种比如肺癌(PD1们抢破头),乳腺癌(恒瑞吡咯替尼的菜);。
二是刚需支付意愿强(保命药) ,
首先是市场规模决定药物价值 ,也决定了估值。计算公式为Value=P×S×T!
S代表销售曲线,由用药人群、渗透率、用药金额来决定;。
T代表生命周期 ,主要指上市到专利过期。“治疗”药商业价值高过“治愈”药; !
P是上市概率,根据临床的成功率计算 。
详细逻辑和计算分析,参阅屠龙刀一文。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创新药企还处于me-too/better阶段,风险比first-in的跨国药企低。还不存在P让Value突然归零的极端情况 !
但是啊有些艺高人胆大的灵芝系 ,那个上海绿谷GV-971 。一来就要攻克世界难题阿尔兹海默症 !
其幕后老板为中国市场营销学界发明了“会销”模式 ,功勋卓著、劳苦功高。
这也就提醒一句 ,咱们看厉害国党自嗨就够了 。投资者去点个素赞算仁至义尽 !千万不要想不通拿钱去砸药界贾跃亭啊,
这里涉及的细节和道理很多 ,每个品种、针对不同病的疗效写下来几万字都收不住。
需要详细跟踪创新药赛道的,抱团取暖保平安的 。还是建议看君临的付费投研服务——幸福版 !
《通知》要求2020年9月底前 ,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探索高值耗材按类别集采 。
政策表述是“高值耗材” ,以地方探索为主。虽然表述上看起来偏保守!
但对医保局来说,无论是从效果还是政绩来考虑。现在需要的不是文火慢熬的良方!而是一剂能够紧急保命的猛药,
北京今年就搞了大新闻 ,6月15日正式实施医耗联动方案。
典型意义在于,天子脚下的北京这轮改革参与范围广:近3700所医疗机构 。不仅包括公立医疗机构!还包括军队在京医疗机构 ,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保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 。
力度大:将耗材和药品一并开展集中采购 ,取消心脏支架、起搏器、止血材料等医用耗材加成 。降低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
7月底国办又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老板们把文件翻来翻去,总能从“编码”、“准入”、“分类集采”、“零差率”里面读出歪歪扭扭的“吃老板”三字 。
有样本意义的是江苏和安徽的耗材带量采购,参与集采试点品类价格明显降低。而且小企业直接出局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比如目前还在推的耗材统一编码,要求2020年完成 。
要知道编码是“医保语言”,统一后意味着不再有技术障碍 。更大的集采风暴正在迅速孕育 !
大博医疗你想一想你那动不动85%+毛利的骨科耗材,到底是工匠精神的杰作。还是30%的销售费用率的产物?
!健帆生物你也盘算下你那血液灌流器不就是个塑料管子么 ,88%的毛利率。敢问里面是镶钻还是雕花了 !27%的销售费用率 ,再努把力与上面那位比还差点。
券商都说你是慢病管理 ,尿毒症患者300万。闷声发大财
但这病开支不菲,对医保依赖高 。国家虽说已将尿毒症纳入医保!你这一个管子500块 ,全国几百万患者。两周一次100%高值 !医保有多少钱给你造?,
距离上次降价8%已过去了2年 ,不知道医保局领导有没有事前给你打打招呼。
听说你们董老板最近要减持4% ,后面会不会再给市场一个Surprise?。
你坐下爱朋医疗26%的销售费用率说明你不够努力 ,73%毛利率说明还需进步 。但话说回来你的“微电脑注药泵”里面一定用了高端芯片吧?!
联发科还是高通的?可别是麒麟990,
批评归批评但好消息是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竞争总体上肯定将弱于药品 ,
因为高值耗材一是没有一致性评价体系;二是存在医生使用习惯的护城河 ,
所以从长期看,无集采带量能力的中小企业必然会死翘翘。龙头舔盒子一定会喊真香!
而集采短期迅猛推进带来的心理焦虑冲击波,一定会形成真·龙头们的黄金坑。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薪酬改革力度。
医保缺钱还可以“结构优化” ,但医院缺人却无法大变活人。
一个合格医生的培养周期超过10年 ,寒窗苦读苦背不算 。还要干几年苦力才勉勉强强能独当一面 !
等发现医生紧缺时,再后悔就晚了。这不是出几项措施几个月就能出栏的二师兄!
在中国所有的职业群体里面 ,医务工作者可以说是学历最高的一个群体。但薪酬水平排在第七!远不及金融狗和程序员,
码农还可以蹲坑蹲出年休假 ,医生可真是忙到没时间上网讨论996 。
中国虽然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 ,但往往不愿意在金钱上为知识开价。
君临有个亲戚讲过一个故事 ,上世纪90年代 。有位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向县委书记陈情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 !希望政府考虑提高医护待遇,
书记笑答两者都拿刀讨生活 ,本来就差不多。
一时竟哽的医生差点流泪 ,感叹不知是书记还是自己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
当然市场一定会想办法从其他渠道给予医生补偿,
从红包泛滥到“以药养医”、“检查养医”,再到群众阻拦子女学医缩减医生资源供给 。
乱像种种的背后 ,是医生的市场估价被影子体系弥补 。但代价却是养了一帮“制度套利者”!
所以改革只是将“制度套利”部分 ,合理补偿给医疗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
通知上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改革薪酬制度,薪酬不与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挂钩。可是白纸黑字写了的 !
医疗机构上市公司,目前最成功的还是民营爱尔眼科。爱尔之所以能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业务更多依赖高端医疗设备,对医生的依赖相对较弱 。
曾经口腔科被认为是下一个爱尔,但口腔对医生技艺的依赖重得多。口腔是出了名的难读!所以复制爱尔喊了那么多年,口腔连锁始终难成大器。
这一块等医生们涨了工资 ,我们再来分析医疗服务方面的机会吧。
支付方式改革,医保管理从粗放到精细。
《通知》明确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支付思路由此前的按项目付费向“打包付费”、“预付制”转变 。
这种支付方式是起源于美国一种打包付费制度,他给每一种病都设定一个付费标准。医保据此定额付费!
医院如果在定额内将病治好,差额就是利润;如果超支 。医院自己承担!
买单逻辑变化 ,一定会催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医疗行业医患之间信息高度高度不对称,医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
在过去“以药养医”的扭曲制度安排上,明明10块钱抗生素能搞定的细菌性感冒 。愣是能给你搭配一系列XX口服液、XX丸等所谓的“清热解毒”辅助药 !药钱翻上10倍不止,
一方面必然导致医院将更倾向于采购低价品种 ,临床疗效确切、高性价比的治疗性用药 。压缩辅助性用药、“神药”; !
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医院的诊断水平提升,
推进分级诊疗,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这一部分可以算是前面二三点的想达到的“疗效” ,
其中最关键内容是明确2020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要开展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
所谓“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就是分级诊疗的组织形态。
分级诊疗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手段,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难易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
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无论是设备 ,还是诊断能力落后。很难解决患者许多实际问题 !无法获得信任 ,由此造成患者向大医院集中。又加速大医院对于医疗资源和人才的虹吸!加剧恶性循环; ,
另一方面很少会有大医院主动将患者转移至基层医院 ,因为患者是医院重要的营收来源 。所以双向诊疗落实很难到位 !
说到底还是一揽子改革措施不到位,改革没有协同集成。
为解决此问题,国办在2015年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意见 。经过4年改革试错、调整!逐渐明确方向 ,
首先要“有形之手”从组织机构上破局,
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 ,现在还没有统一方案 。但从各地试点的情况看 !大致轮廓如下:,
在城市建立以三级公立医院为龙头 ,与若干区级医疗机构、康复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合的市区纵向紧密型管理模式; 。
在县域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四个统一 。即:
简而言之医院以后也要实现“归口管理” ,人、财、物统一在一个“集团”、“共同体”内进行计划配置 。来整合统筹行政区划内所有医疗资源!
这种雄心勃勃的重组奇迹,也只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做到了吧 。
另外一支“无形之手”的指挥棒是“医保基金总额付费” ,
关键词是14字方针:“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
具体的方案比较复杂,这里不详述
但导向是促使高等级医院将资源配置到复杂疑难的疾病上 ,低等级医院选择简单易治的疾病。
之所以能如此选择,是制度安排如此。不同级别医院才能将有限资源配置到争取最大化的医保支出预算上 !
打个比方高级医院要不断推倒大BOSS才能获得金币 ,砍小怪只能得铜币;而低级医院只需砍小怪就能获得金币。
在双手联弹下,成本收益成为“集团”、“共同体”必须考虑的问题 。也将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当然光点评不给点建议要算耍流氓,
君临认为二三四点改革如果顺利,独立医学实验室受益的逻辑最顺 。
一是“以检养医”逻辑不在 ,搭配薪酬改革 。医院有外包检验业务降成本的动力; !
二是分级医疗推进,让医疗资源下沉。重点在“面” !而基层医疗机构不可能面面俱到满足所有检验需求 ,独立医学实验室就能解决成本控制和诊疗专业化的问题 。
独立医学实验室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医疗体系内处于辅助位置 。尚处发展早期 !而美国、欧洲、日本的渗透率分别达到36%、50%、67% ,
在发达国家行业一般是寡头竞争,
因为行业竞争点在于规模效益,为降成本而生 。注定会形成寡头 !
同志们长效政策风口下,独立医学实验室必然会出五倍、十倍股。
现在国内头部企业是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达安基因,
君临建议应高度关注行业TOP1——金域医学,比起第二名迪安诊断总有点浮躁的资本作风。金域医学更像踏踏实实的老黄牛!
据君临在广州本地对部分医疗机构的调研 ,对金域的检验报价之低的感慨。多是“人狠话不多” !
医学实验室行业内部间的深度数据比较分析,在君临幸福版有详细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股价催化逻辑!欢迎订阅
实际上关于医药行业的细分还有很多,长期关注君临的读者知道 。我们只对三个领域进行过全局性的梳理 !分别是:
PD-1:《中国药王登顶之路》,
CRO:《靠他才能成就真正的中国药神》,
疫苗:《中国疫苗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思路代表出路,文章代表态度。展望2020年医药投资!君临关于行业确定性的思路没有变化,
PD-1代表创新药,这是大逻辑是主线重点关注药物赛道。
要转换估值思路,创新药存在创造现金的非对称性 。要赚估值的钱!别落入静态看PE的估值陷阱,
为创新药服务的CRO/CMO行业是支线卖铲股 ,
工程师红利下 ,半导体的活干不完。CRO的活同样干不完!
你看PD-1 ,需要药物联用才能出好疗效。一个联用一个临床 !
光是恒瑞就开了28个临床 ,一字排开阵仗很大
国产四英PD-1临床数量对比 | 来源:insight ,
别以为临床技术含量低 ,临床出色的泰格为什么那么强势。说明这个行当隐形门槛很高!要协调五湖四海的医院、医生资源 ,没有多年攒下的方法论、人脉、经验。想都不要想
与泰格比药明康德更像是航母,一站式交钥匙服务。十八武艺不说样样都是泰斗!也至少精通十二招,
如果觉得泰格太野hold不住,那就闭眼买药明康德。
国内医药外包企业大致格局 | 来源:君临研究整理,
当然药明系最好的还是在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 ,现在的单抗、双抗这些网红生物药 。可谓热的烫手!为其提供CMO的药明生物 ,技术门槛远高于小分子药CMO。
所以投CRO,护城河思维方式依然好使。
疫苗领域主要是消费逻辑,不受集采影响 。消费者使用者一致!研发重要销售也重要
我们讲过疫苗现在是创新产品密集兑现期 ,无论是买办还是自研。逻辑展开都很顺!
供给端受益于审批加速和疫苗企业长期研发投入 ,大产品陆续上市。
需求端受益于家长对儿童疫苗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逐年提高,
今年在四联苗、三联苗和HPV疫苗等重磅产品放量带动下,行业整体呈爆发增长态势 。
明年长春高新的鼻喷三价流感疫苗、给药方式创新叠加流感袭来 ,有大卖潜力;。
沃森的13价肺炎疫苗明年铁定上市 ,这可是10亿美刀的大单品。以中国人的白菜定价能力 !必然大卖
“疫苗之王”事件后 ,疫苗行业地位显著提升 。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行业 !今年疫苗管理法出台,必然会对行业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行业将向真正优秀的企业集中!
我们预计疫苗行业可能在明年迎来一波整体性行情 ,
在君临指数里,医药是个权重极高的大板块。团队对行业投资逻辑主要集中在长周期领域!除了上文提及的行业,还涉及医疗器械、连锁医疗、药物零售批发、血液制品等细分。
在幸福版我们会在新消息出现后及时跟进分析,预警风险提示机会内容也更详细、丰富 。
2020年是医改系列政策落地大年 ,板块行情波动会加大。必然将带来许多左侧低估交易机会!
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那一波因为带量采购所带来的医药股暴跌吗? 。
一年过去了一批医药公司陨落了,而另一批医药行业龙头的股价却翻倍了 。
追寻医药行业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请关注君临
医药股暴跌。又到最佳上车时机_广东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