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伯远帖》《中秋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这些国之瑰宝都曾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流失文物,从新中国成立开始 。我国便启动海外流失文物追索 !通过多种方式让国宝回家,这一工作从未停止。
今天(9月17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今年8月从日本归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首次亮相此次展览 ,这是我国从国外拍卖市场抢救回的又一组重要流失文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600余件文物讲述70年流失文物回归传奇,
600余件来自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归国文物集体亮相,包括上述国宝书画。以及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代表性回归文物 !展览通过25个案例,反映了70年来中国流失文物归国的经典故事和曲折历程 。
70年来共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但这仅是流失文物的九牛一毛。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6只圆明园兽首现身此次展览 ,它们分别是通过竞拍、捐赠和外国友人返还等方式回国的。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
流失文物回归的价值更在于对民族精神的一种提振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海外文物的性质各异。具体有多少流失文物 !很难准确统计 ,对于一些发现的重点流失文物。国家已经制定了计划 !
70年归国流失文物展开幕 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追索_食品流通证注册怎么办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邓超表示 ,我国对于流失文物的态度是“但凡国宝。目前比较久远的文物追索!仍面临国际公约溯及力缺失的困境,食品流通证注册怎么办 。
《伯远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在香港购回的大量文物中的代表 ,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
新京报:这几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力度是不是在加大? ,
邓超: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今年就有从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归来的几批文物。其中意大利有700多件文物集中归国!非常珍贵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也从日本回来了,这都是很重要的事件。文物追索的力度确实在加大!
对于流失文物,我们的态度是“但凡国宝。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
新京报:近两年 ,从青铜虎鎣到意大利归国文物。以及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流失文物归国后很快就公开展出,是出于什么考虑? 。
邓超:就是为了让文物发挥社会作用 ,让它们“活起来” 。流失文物回归的价值!不仅在于文物本身的历史、艺术等价值,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提振 。所以需要把喜讯第一时间分享给社会公众!也能唤起全社会对文物归国和文物保护的关注 ,
流失文物追索其实不只是中央政府在做,这次展览展示的案例里。也有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以及社会力量捐赠的,文物归国工作只靠中央政府、只靠文物主管部门是不可能的 。现在很多国家部委之间配合越来越多!社会各个层面协作力度也越来越大 ,
我们希望文物追索能变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利用各种途径让更多文物回归祖国 。这个展览虽然重点体现的是政府间的合作成果!但诸如回购、捐赠等方式归国文物也占了很大比例,
70年归国流失文物展开幕 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追索_食品流通证注册怎么办
新京报:现在鼓励通过竞拍、回购的方式追回文物吗? ,
邓超:不同的文物需要分类看待 ,对非法流失文物肯定不支持、不鼓励竞拍、回购 。要努力通过法律等途径追索 !怎么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怎么办,
但是历史上很多文物是通过合法贸易途径出境的 ,比如大量的外销瓷。那我们怎么来认知这些文物呢?所以我们讲的流失文物概念!并不是所有海外文物都是流失文物,
新京报:去年追索归国的青铜虎鎣有一个特点 ,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签订前流失出去的。不受国际公约约束 !但是我们也成功追回来了,对于这些历史上的流失文物追索。我们有什么经验?!
邓超:这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难点 ,我们首先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比如各层面推动建立国际秩序 !帮助签订公约之前流失文物的追索,但这一步骤会非常长。国际上现在已经有讨论的声音!欧洲的法国、德国都很关注 ,我们也要跟上。
对于我们发现的流失文物 ,就像青铜虎鎣。从道德层面施加压力 !在商业方面给予各种限制,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协作记者 浦峰,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