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入“先锋系”风波之后 ,汇源果汁(01886.HK)及其创始人朱新礼 。再曝新的危机!
12月11日 ,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向朱新礼发布限制消费令,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动车、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这是他今年以来收到的第4个限制消费令 !
继昔日“味精大王”莲花味精实控人夏建统、金嗓子创始人江佩珍之后 ,朱新礼也被列入“老赖”名单。
伤口上又多了一把盐 ,汇源果汁难捱漫漫长夜 。
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这是汇源果汁掌门人朱新礼面临的新危机 。
公开资料显示 ,德源资本成立于2014年8月22日 。属于私有股份制公司!德源资本及其母公司汇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均为投资控股,
据了解德源资本与招商银行属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将于2020年5月13日开庭 。成立以来目前可查的德源资本对外投资只有一笔!即参股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销售”) ,
在一场增资浪潮中,朱新礼实际控制的德源资本代表汇源正式入局。斥资30亿元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并于2015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
根据中石化销售增资协议约定:在增资完成三年内,未经中石化书面同意。投资者不得转让或质押销售公司股权;引资完成三年后!若销售公司未实现上市 ,如果投资者要转让股权。中石化拥有优先购买权 !
然而完成增资不到8个月,2014年11月 。德源资本便将持有的2.4万中石化销售公司股份质押给了招商银行 !
正是这一质押 ,引爆了5年后今天的“危机” 。
曾经说着“看着大伙受穷 ,我吃着再好的东西也难以下咽”的“大农业守望者”朱新礼 。在逐渐消解的汇源帝国里渐行渐远 !
而招商银行与德源资本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只是朱新礼汇源帝国沉沦的一个缩影 。
公开数据显示 ,朱新礼旗下有14家关联企业 。其中持股80%的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三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涉及执行标的合计6.38亿元 。收到裁判文书合计5份 !
而朱新礼控制的北京汇源集团则被20次列入被执行人 ,裁判文书高达141条。自身风险多达327条 !关联风险为427条,
截至目前朱新礼已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被两次列入限高消费人员 。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朱新礼持有的北京汇源集团、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德木兰公社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均被冻结,
负债百亿。如今再遭重击 !“中国果汁大王”彻底凉凉?_海南食品流通许可证补办
,失信危机背后 ,是汇源果汁千疮百孔的财务数据 。
2019年3月31日 ,汇源果汁公告将延期披露定期业绩报告 。
公司称由于延后公布2017年全年业绩,2018年全年业绩报告将延后发出。同时称将于实际可行情况下尽快发出2017全年业绩、2018中期业绩及全年业绩 !
汇源果汁2017年中期业绩显示 ,当时汇源果汁全部负债已经达到了115亿元。而201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28亿元 !毛利12亿元 ,
2009年至2016年 ,八年时间里汇源果汁有七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而在去年3月29日 ,汇源果汁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批准、签订协议、对外披露的情况下。向汇源集团旗下关联公司北京汇源饮料借出42.75亿元短期贷款!此举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
实际上在去年4月陷入巨额债务被停牌 ,面临退市危机的汇源果汁。早就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大势已去 !停牌之前汇源果汁股价停在2.02港元,市值为53.97亿港元 。这比该公司最高总市值175.15亿港元蒸发了120亿港元!不足十年前的三分之一 ,
曾经被誉为“国民果汁品牌”的汇源果汁曾经在果汁产业中高居榜首,也曾在成立二十余年的发展史与可口可乐、达能、统一集团等国际大公司有过交集 。现在却面临负债逾百亿、定期报告不能按时发布的种种困难!
不久前汇源果汁意欲“卖身”天地壹号的计划也落空,如果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汇源果汁将面临退市局面!
这个曾经被称为“果汁大王”的国民品牌似乎已经站到了生死边缘 ,
“千亿梦想”幻灭,从此一蹶不振 。
2007年2月 ,汇源果汁挂着民营资本排头兵、民族品牌之光等头衔赴港上市。筹集资金24亿港元 !创下了港交所IPO规模的记录,上市首日汇源果汁大涨66% 。一时间风头无两!
如果现在朱新礼再回忆起来 ,2008年大概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一年 。
那一年他成功当选2008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也是在那一年 ,因未通过《反垄断法》 。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的并购案宣告失败!
那一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世界在金融危机中哀嚎。中国股市在四万亿中享受最后的狂欢!民族情结占领了制高点 ,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将以每股12.20港币、共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汇源果汁 ,交易完成后朱新礼将以41.53%的股权套现74亿港元 。这是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也是在其发展史上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
环球老虎财经分析过 ,朱新礼一直认为销售是汇源果汁的短板。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汇源果汁的产能一度能达到300亿元 ,但是销售额最多也才50多亿元。
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按照朱新礼的设想是通过剥离果汁的销售业务 。将重心放在上游环节 !在可口可乐的收购案公布之前,他在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建设了水果加工基地。仅两个月时间内就投入了20亿;不仅如此!他还砍掉与可口可乐存在重合的销售渠道,导致原有的销售系统溃不成军。
朱新礼的美梦在民族情节大潮中走向幻灭,最后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了这笔收购 。
此时的朱新礼不得不重新整合汇源果汁的上下游产业,随后的几年汇源果汁一方面要处理曾经收购的上游产业的工厂。另一方面要重整下游的销售系统 !同时尽管汇源果汁占据着国内高浓度果汁行业第一的品牌地位,但是其销售额却一直上不去。
“企业要当儿子养,还要当猪卖”。这句话成为朱新礼心中永远的“伤痛” !多年来他多次公开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们将是千亿级公司。
曾经不如汇源的农夫山泉等民族品牌在销量上已迈进千亿大关,汇源却始终在几十亿的销售额上下挣扎。
看着后辈们一个个破浪乘风而去,汇源不免黯然神伤。却也无可奈何!
身为掌舵人的朱新礼也被愁白了头发 ,
尽管愁白头朱新礼也没能改变一直为外界诟病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
据《法治周末》消息 ,汇源的管理层和员工差不多70%-80%是山东人。而朱新礼至亲 !包括儿女、兄弟等均在汇源担任要职 ,但是以人情关系为纽带的公司。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帮派”!这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极其影响企业的发展 ,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家族成员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能让企业高速成长 。但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粗犷的公司治理方式、这种牢固形成的裙带关系就会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 ,
朱新礼当然知道汇源的病症在何处 ,他大胆引进职业经理人 。但是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
2006年朱新礼从可口可乐挖来陈志强,在汇源果汁担任副总裁 。但满腔热血的新官在上任之后 !却发现朱氏家族势力根深蒂固,三个月后几乎无用武之地的陈志强黯然离开。
2013年朱新礼卸任前李锦记酱料集团CEO苏盈福接任汇源果汁行政总裁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变革。2014年8月底 !苏盈福离任
不到一年时间 ,被朱新礼寄予厚望的苏盈福离任 。内部改革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
据财经天下自2019年1月13日到2月3日的短短22天内,汇源果汁已有6名高管相继离职。其中包括吴晓鹏和崔现国 !天眼查显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的五位高管中,三位皆是朱姓 。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让原本就风雨飘摇的汇源愈加危险。
对比同为“家族式管理”的娃哈哈集团,汇源果汁要反思的可能不止于此。
1992年至2007年 ,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将汇源从一个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发展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的老大。甚至带上香港联交所 !成功挂牌上市 ,
作为当时中国少数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布局的果汁生产商 ,汇源100%果汁占据了纯果汁一半的市场份额 。中高浓度果汁占据45%的市场份额 !保持着绝对的行业领先地位,
但无论何等风光,都已是陈年旧事 。如今的汇源果汁!早已跌落神坛 ,
汇源果汁的市场份额正在下滑,对比汇源果汁2016和2017年上半年报数据 。汇源销量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53.4%下滑至2017年上半年的45.8%!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则从44.2%下滑至37.5% ,
此外受到集团债务危机影响,汇源果汁至今已停牌近20个月。如果汇源果汁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 ,
面对这样的境况 ,昔日的“果汁大王” 。除了躲在墙角哭泣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负债百亿,如今再遭重击。“中国果汁大王”彻底凉凉?_海南食品流通许可证补办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