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家喻户晓的“国民果汁”,被曝卷入“先锋系”风波之后 。汇源果汁(01886.HK)及其创始人朱新礼!再曝新的危机 ,
12月11日 ,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向朱新礼发布限制消费令 ,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动车、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这是他今年以来收到的第4个限制消费令 !
继昔日“味精大王”莲花味精实控人夏建统、金嗓子创始人江佩珍之后,朱新礼也被列入“老赖”名单 。
走到今天很多人都还记得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上市时的盛况。那时的汇源果汁意气风发 !在港交所创下规模最大IPO纪录,上市当日大涨66%。而如今曾经的巨人汇源果汁却与消费者渐行渐远!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和朱新礼 ,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何被“榨干”的? 。
01 错过可口可乐,埋下债务危机。
汇源果汁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十年前舆论关注的“可口可乐收购案”,
1992年朱新礼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下海经商,接手了一家负债1000万的县办罐头厂。最终凭借着瑞士一家公司500万美元的订单 !汇源果汁最终存活下来 ,1994年朱新礼把工厂搬到了北京。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此后汇源走进了快速发展时代,2006年汇源集团当时以2.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汇源果汁35%的股权 。引入法国达能、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等基石投资者!这次融资仅让汇源果汁估值上涨至6.28亿美元,2007年汇源在香港上市。
2008年可口可乐开出179.2亿港元、溢价接近2倍的价码收购汇源果汁 ,朱新礼为了这次并购 。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 !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压缩掉三分之二 !那时的汇源为什么这么迫切需要现金流呢? ,
据《时代周报》报道,当时汇源果汁投资20多亿元巨额资金新建工厂。准备转型做上游的纯果汁原料供应商 !所以在朱新礼看来 ,卖掉汇源获取更多的现金流也是顺理成章 。他自己在一次会议上也说过:“假设2008年在我把我们汇源整个事业的三分之一用25亿美元卖给美国公司的话!那这25亿美元再加上我原来的占三分之二的部分——汇源农业、汇源果业,将来如果再生产汇源果酒、汇源鲜果 。这些一系列汇源品牌的话 !那我现在早就是千亿级公司了,”
但那时的并购行为被舆论解读为“中国饮料行业遭遇洋品牌威胁”,最终未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而搁浅 。
创始人成“老赖” !41亿资产遭冻结,“果汁大王”被“榨干”?_湖南食品流通许可证罚款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过北京银杉科创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张伟明,他表示:“汇源果汁如果当初被可口可乐收购 。就有可能就和今年的局面大不一样!可惜历史发展没有如果 ,但如今果汁市场竞争激烈 。竞品众多必须在市场营销渠道整合和产品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才有可能不掉队,”
。至2017年,汇源果汁的负债已经超过百亿元。自2014年开始 !汇源果汁负债规模逐年攀升,2014至2017年汇源果汁的负债规模分别为65.35亿元、76.62亿元、99.95亿元和114.03亿元 。其中2017年公司负债率为51.77%!相比上一年上升2.91% ,
2018年4月19日开始,汇源果汁一次又一次宣布延后披露2017年报 。到了即将跨入2020年的今天 !汇源果汁依然没有发布2017年、2018年业绩和2019年中期业绩 ,
02 自身造血能力下降,拆东墙补西墙
2008年并购失败以后,从汇源果汁历年的财报上可以看出:政府补贴占了利润的大部分 。比如:2011年政府补贴为2.01亿元 !占净利润总额的64%;而2012年和2013年政府补贴的额度更是远远超过净利润总额 ,但是政府补贴收入从2013年的2.25亿元大幅减少到2014年的6263.3万元 。直接导致汇源果汁2014年业绩由盈转亏 !
财报不好看汇源就开始出售子公司,从2013年开始。汇源先后出售了3家子公司!共12家公司易主,交易规模超过28亿元。但是这些举动并没有改变公司的亏损 !
有业内人士表示,“早在2012年 。汇源果汁就已经在拆东墙!补西墙那一年汇源借了50亿 ,还了46亿暗示着汇源自身的‘造血’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根据尼尔森在2017年上半年对中国零售业进行的研究显示 ,汇源果汁百分百果汁及中高浓度果蔬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8%和35.3%。而上年同期这组数据是60%和39.4% !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他们的选择性多了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果汁饮料也相继出现 !消费升级逼迫汇源投入大量费用去研发推广新产品 ,但是新产品打开市场需要时间。因此汇源果汁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 !
03 固化的品牌策略 ,错失市场份额 。
汇源果汁生产出100多种产品,只有100%果汁这一种产品获得了成功 。
汇源本来想通过可口可乐的并购解决其产品渠道单一,产品认知老旧的问题 。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 !在销售渠道上也出现了问题 ,而此时朱新礼开始进行融资贷款 。扩充工厂产能!这一做法不但没有推陈出新,解决产品的更新换代问题。还让汇源果汁背上盲目扩张的资金负担!
消费者一旦对产品品牌形成了认知以后 ,很难改变汇源先入为主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是纯果汁和中高浓度的大桶果汁。即汇源=高浓度果汁!那么品牌延伸就模糊了消费者视线 ,
创始人成“老赖” 。41亿资产遭冻结!“果汁大王”被“榨干”?_湖南食品流通许可证罚款
为了解决自己单一品牌的形象,汇源则选择了重金营销 。买下了央视的多个时间段投放广告!并成为了2018年央视春晚的指定饮品,
汇源果汁多年形成的央视广告模式,塑造了相对单一的品牌打造计划 。却忽略了其他新兴的用户推广计划!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看电视了!单一的品牌宣传没能传送给更多的目标用户,反而增加了广告支出。
!而于此同时娃哈哈、可口可乐、百事等企业都介入到果汁细分市场领域,比如: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可口可乐的美汁源、百事的果缤纷等 。但汇源却没有让大众记住的细分市场品牌!
04 高管纷纷离职 ,内部管理出现问题 。
根据报道显示,2019年2月3日 。汇源果汁发布公告!该公司行政总裁吴晓鹏、非执行董事阎焱请辞 ,这已是汇源果汁2019年以来发布的第四则人事任免公告。自2019年以来 !34天时间里 ,总共6位管理层先后请辞 。离开汇源果汁!
其实从2008年以后 ,汇源果汁的内部管理层一换再换。曾经在汇源工作的老员工表示:“换一批领导就等于更换一管理模式、换一批经销商、换一批员工队伍 !这对汇源果汁的市场基础造成了伤害 ,”
汇源果汁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管理模式还是以家族式管理为依托 。缺乏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正如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 ,几兄弟都在企业的最高位置 。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 !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朱新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做出了“去家族化”的管理 ,
先是在2014年重金聘请原李锦记总裁苏盈福任职行政总裁 ,但不到1年以苏盈福辞职而宣告失败。汇源又重走家族化管理老路!
在2014年年底,汇源又实施了“内部事业合伙人制”。意在拉动汇源果汁的未来增长动力!但这一制度出来后备受争议,落地的效果也并不好。
有专家表示:“做实业应该脚踏实地,资本毫无人性。碰了以后难以抽身!一旦抽贷断贷,很多表面风光的企业老板都会愁得一夜白头。”
为了自救今年4月份汇源果汁宣布与天地壹号成立合资公司,但没想到仅仅三个月。汇源果汁与天地壹号同时宣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终止!如果汇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它将面临退市的局面 。作为昔日果汁行业的巨头 !你能接受汇源果汁退市吗?,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