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继被卷入先锋系风波后 ,12月11日。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亿资产遭冻结 ,此前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向朱新礼发布限制消费令。这是他今年以来收到的第4个限制消费令 !
从曾经荣登福布斯富豪榜到变为“老赖”,朱新礼一步步走向债务深渊。他亲手创立的汇源果汁面临着负债百亿、高管集体离职、退市等多重风险 !当年赫赫有名的国民饮料品牌遭受重创,
黯淡之前的辉煌还是让人留恋的,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2007年2月,汇源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募资24亿港元 !是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 ,一时间风光无二。
资料显示2007年汇源果汁销售额达到26.56亿元 ,增长28.6%。为彼时中国纯果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可是正所谓盛极而衰,就在其鼎盛的第二年 。分水岭到来
首先“豪门联姻”失败,汇源元气大伤。2008年可口可乐拟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66%) !出价约24亿美元,受此刺激汇源总市值一度飙升到“最高点”36.36亿美元 。“拿下”汇源也符合跨国巨头并购中国企业的三条铁律:必须控股 !并购对象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 。但是这场收购案因触及《反垄断法》被商务部否决!
这对汇源的负面影响是 ,朱新礼为了攀上这门“亲事”。提高了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 !大举扩产却暂停新品研发和推出 ,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被压缩掉三分之二!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基本离职,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 。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仅剩1160人 !大刀阔斧的“调整”让汇源果汁元气大伤 ,
富豪变“老赖”。国民品牌汇源咋过年_北京食品流通许可证没有
2009年至2016年 ,8年时间里汇源果汁有7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内控问题违规担保,汇源坠入债务深渊。2018年3月 !在未经董事会批准、无签订协议,尚未对外披露的情况下。汇源果汁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关联方北京汇源出借42.75亿元贷款 !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 ,汇源果汁被港交所宣布停牌。
这笔违规担保 ,又使汇源果汁卷入先锋集团P2P网信平台的兑付风波 。据报道汇源先前从先锋旗下的网信等P2P平台借款规模或高达20亿元左右!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部分借款已经出现逾期 。
据天眼查显示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先锋系”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中新(黑龙江)的股东之一;汇源创始人朱新礼是先锋系旗下网信理财A轮融资的投资者;而网信是四季本源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 。后者是汇源旗下品牌果时汇的运营主体!
上述数家市场主体的资本关系像绕口令一样 ,纠缠不清在巨额债务面前 。一损俱损谁也离不开谁!在天眼查的风险提示中 ,北京汇源早已被工商部门列入失信公司名单。不止400亿元的借款逾期未还!实际上汇源在2017年便已负债百亿,
。我们回过头来看汇源遭遇的一切 ,汇源走到今天。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从相关报道来看!主要还是家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在公司里朱新礼是一家之长。拥有绝对话语权!在公司重大决策和内部控制的监督方面 ,董事会没起到相应作用。朱新礼的用人理念!也是出现问题的一大关键 ,此外汇源果汁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不健全 。抗风险能力较弱!最终造成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富豪变“老赖” 。国民品牌汇源咋过年_北京食品流通许可证没有
目前汇源的主营果汁业务增长乏力,新品市场反应平平、多元化市场开拓不顺 。加之累计百亿多的债务压顶 !上市公司又处于停牌状态,要想翻身真的好难 。
回想朱新礼几十年走过的创业路,真让人唏嘘汇源有一句广告语“有汇源才叫过年” 。如今逼进年关!不知这个“年”汇源要如何过?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