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李达理 周磊,
湘阴大地金浪铺排 ,新时代农业发展气象万千 。
这一素有“藠头之乡”美誉的小镇,正安然坐定于湘阴东北部 。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藠头只能够‘斜播’ ,角度大概保持30°至40° 。株距一般保留8-12厘米 !利用地形充分用足水源……”一大早 ,三塘镇民岳村党员示范户黄文兵的藠头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晖正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
黄文兵之前是村里的养殖户 ,今年响应政府号召承包了村里105亩土地。开始种起了藠头!“种藠头镇里有技术和资金支持 ,比搞养殖划算些。还不污染环境 !”黄文兵介绍,18个工人一天能种植藠头5亩 。每亩能种500斤种子 !
“藠头之乡”的产业复兴之路_健康食品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像黄文兵这样大规模种植藠头的能手比比皆是,1979开始。三塘镇农户开始自发进行藠头种植 !由于土质较好,种出来的三塘藠头香甜可口。获得了市场认可 !远销日本等国 ,1996年三塘藠头进入鼎盛时期。最高时价达到1.76元/斤 !年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三塘藠头飘香。运送藠头的车子排起达4公里的长龙!三塘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但由于销售渠道单一、竞争对手增多、没有形成严密的产业链等原因 ,三塘藠头产业发展逐渐陷入被动。大量农民选择放弃藠头种植转而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 !三塘藠头种植面积不到300亩,
“我们要重振藠头产业,就要克服以往的短板。”该镇党委书记戴卓伟告诉记者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三塘镇以此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模式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动为原则 ,广泛发动农户种植藠头 。确保农民有事做、有收入、收入稳!
该镇坚持“党建+协会”工作机制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成立了三塘镇藠头协会。“我们为种植户提供平台!实行保价保量收购 ,使广大的种植户种得放心、卖得开心。”该协会执行会长姜六华说!协会已与湖南海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 ,该公司以1.5元/斤的保底价收购三塘藠头。并对今年新发展种植藠头的农户每亩奖励200元 !该镇还拓宽销售市场,与广州、福建、长沙等地的菜市场陆续签订销售合同 。在不同时期分别向其销售藠头苗、藠头茎和菜藠头 !
“藠头之乡”的产业复兴之路_健康食品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与黄文兵同村的黄刚强也是种植大户,他将周围的农户聚集到一起。采取合作社模式 !共享红利、共同发展,黄刚强创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千亩 。全部种上了藠头!“预计合作社明年藠头产量在每亩2吨左右,总产量可达到1000余吨 。农户每户可增收2万元左右!”黄刚强高兴地说,
“目前全镇新增藠头种植面积5050亩 ,共有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9户 。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8户 !散户385户 ,”藠头基地里。正与农户交流销售方法的镇长任剑告诉记者 !三塘镇还成立了藠头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大宣传引导。湘阴籍著名作家李清明采写的《藠头记》在《散文海外版》《湖南文学》《羊城晚报》等刊物刊登!从历史、制法 ,产业现状及发展等方面描绘出藠头的“前世今生”。让三塘藠头活跃在大众眼前 !
我们将在政策和资金层面给予种植户大力支持,并争取将藠头种植纳入全县的农业保险范畴。争取农业局的支持!组建藠头种植研发团队,定时开展藠头生产技术、病虫害管理及产品开发等讲座和培训 。让农户科学种植、提高产量!”谈起未来藠头产业的发展,戴卓伟信心满满。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