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南方科技大学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在伦敦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正式启动共同筹建联合医学院 !今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透露,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2018年11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正式揭牌 。10天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首个临床医学院在重庆设立!该校此前已于2015年成立了医学院 ,
去年10月2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安徽省立医院)南院区 。从其他院系选拔出来的20名学生被授予象征医生职业与圣洁的白衣!正式成为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首届医学英才班的学生,
这份兴办医学院的高校名单还在不断拉长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大学等高校。从去年开始也正在新建医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 ,在“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后的两年里。全国自建或共建医学院的综合性高校已超过10所 !医学院正在成为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标配 ,目前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已有三十多所已有或正在筹建医学院!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中科大的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有着密切关系。在没有办医学院之前!中科大生命科学院老师们有相当大的比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是从医学科学部拿到的,这是中科大建设医学院的推动力之一。
国科大医学院院长助理、重庆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吴亮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现在无论是高校还是医院 。科研的分量都很重 !而医学领域又在科研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高校得医学院者得科研天下”一说。
据第三方高等教育数据服务机构青塔的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分资助总额从2000年的1.1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8.60亿元 。增长近35倍!以2005年合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拥有13家附属医院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2019年其国自然总立项数达1199项 。居国内高校首位 !其医学类为632项,占比52.71%。相比之下中科大医学类项目数占比则是极小一部分 !2010年医学类项目数仅占总项目数1.66% ,这两年提升到9.97%。
医学科研经费的获得又助推着大学排名的上升,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一位老师解释说 。学科分类中医科是一个单独门类!与“数理化天地生”打包形成的理科是对等地位,有了医科就等于多了一整个板块。对于一所没有医学院的大学来说!从零到有就是巨大的增量 ,而一所综合性大学合并一所体系相对完整的医科院校 。只要这一板块做得不太差 !能为其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在理医工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 。医学研究的触角还能辐射、延展到其他领域!“学校如果没有医学出口,这块永远是瘸腿的”。
据2017年US News的排名,世界前20位的高校中 。仅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两所大学没有医学院 !而2017~2018全美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前20所医院100%依托大学或医学院而建。欧美顶尖高校中!生物医学的科研经费份额能占到50%,吴亮其也分析说。国内高校中2000年左右合并了医学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在合并后排名都有提升 ,比如中南大学在与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称的湘雅医学院合并后。排名超过湖南大学!成功坐上湖南省内高校的头把交椅 ,
高校建立医学院不仅对大学是福利,被收入大学的医院也受益。在11月10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作为中科大附一院的安徽省立医院 ,跃居到79名。较上一年提升了20位 !位列安徽省医院综合排名第一,中科大生医部党委书记刘同柱说 。省立医院和中科大“恋爱”修成正果后 !中科大的品牌对于医院人才引进和申请经费都大有裨益,
实际上20年前中科大就滋生了办医学院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长期未建成。中科大在创校之时就有生物系!在此基础上1998年成立了生科院,研究方向涉及与疾病相关的分子、细胞水平的微观生物学。但这样的基础研究一直没有临床应用转化的窗口 !这也是中科大要想办医学院的内在驱动之一,
2012年中科大与安徽省立医院联合建立了医学中心 ,在中校区建立了医学楼;2016年。又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以后,中科大办医学院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年12月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政府三方共建!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中科大生医部成立 ,下设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目前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仍在筹建中!
培养理工医交叉融合的新医学人才是中科大办医学院的目标,用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的话说。要培养既懂临床!又能做科研的医生,他称为医学科学家 。除此之外也致力培育能研发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的医学工程师!中科大的理工科训练也为其奠定良好基础 ,
高校“跑马圈地”办医学院 。是为了培养更多好医生吗?_安徽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机构
中科大生医部目前实施校内二次招生的模式 ,学生大一结束后申报。经选拔方可加入医学英才班 !2018年第二学期初 ,他们从2016级、2017级各个学院选入了22名学生 。组成了首届医学英才班!今年3月包括中科大、天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6所高校获批“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 ,但薛天也坦言 。对于中国95%医学人才的培养仍应按照普通培养模式!顶尖医学科学家只占极小比例 ,短期内生医部的招生不会超过50人。长期也不会过百人!
,除了中科大天津大学、国科大、哈工大、上海大学、东北大学等同样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医工结合的人才,天津大学去年4月成立了医学部。9月招收了全国首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新生!国科大与中科大的培养目标相似 ,但尚未招生哈工大称将着力开展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学仪器、医疗机器人等方向研究。也未开始招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认为,培养生物医学仪器研发人才是需要的。但是否要以建立医学院的模式来开展并不一定 !医学院还应培养能治病救人的临床医生为主 ,他认为有些高校只是借医学院的门面。搭医学院的架子!更根本的是为增加一个学科,多一份经费收入 。高校也会得到来自地方政府、医院的各项支持 !
位于合肥市南二环外的中科大附一院南区2期,是中科大生医部临床医学院 。这里能容纳上千名学生做科研与实习!培训楼里有能演示哮喘、喉头水肿、农药中毒等各类场景的模拟人,和集模拟手术室、ICU等为一体的模拟医院 。在没有和中科大“联姻”之前!安徽省立医院就有了成为一所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想法并开始修建临床医学院,2017年与科大“领证”时 。刚好完工医学院占地5万平方米 !投资5亿元
投入巨大是办医学院的一大特点,高校界流传着一句话:想要把一所大学办穷 。就去办一所医学院!吴亮其分析说 ,人才引进和实验平台建设是投入的两大块。几台模拟教具动辄上百万乃至千万元!CT、核磁共振等设备也都价格不菲,2018年国科大将宁波华美医院收为其直属附属医院 。地方政府给医院用于人才引进、研究平台建设的费用高达5200万元!在深圳和重庆 ,为满足国科大建设新型研究型医院的需要。地方政府建设新院区的投入就从十几亿到几十亿元不等 !
钱只是一方面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总结了医学的3个特点:专门学科;既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践;学生培养周期长 。职业指向明确——多为医务工作者 !这意味着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 ,熊思东说在办医学院的高校中。有一类是基于生命科学基础办学!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科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而医学只是其中研究人生命过程和生物学特性的一个特定领域 !秦伯益也认为 ,有生命科学学科基础不等于办医学有基础。医学的根本还是在于临床 !
中科大生医部的一位老师介绍说,中科大办临床医学院是从“零”开始。生理、病理、药理、解剖、组织胚胎学是基础医学的课程!关键是师资生医部本部原有生物医学方向的教师可以覆盖70%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像生理病理课的教师已经引进 。临床医学课程主要依靠从附一院聘任的三十余位博导 !但解剖、组织胚胎学的教师仍未有着落,
这位老师解释说 ,解剖、组胚学教学性人才缺乏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解剖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其研究已相对完善 ,相比那些热门学科与前沿领域 。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中居于不利地位 !难以晋升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
。对生医部更大的挑战 ,是一所理工院校的管理思维与体系 。能否适应和理解医学院的办学规律 !“比如说建一个解剖学教研室 ,从理工科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不就是个停尸房吗?”上述老师说 !而且由于教解剖的老师不好发论文 ,如果学校职能部门招聘时统一按照理工科要求。就可能出问题!此外在协调组织学生从基础医学学习到临床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生医部如果缺乏相对自主的管理权限。也会面临不顺畅!
在现有评价体系下,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院办得较为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交后!有相对自主的管理权,相比之下原上海医科大学于2000年并入复旦后 。学校一度将上医下属的各个院系打散!划归学校职能部门直接管理 ,
业内人士指出 ,在缺乏对医学教育特点充分认知的情况下。理工科的管理思维与医学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间很容易发生冲突 !2017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当中就提到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完善大学、医学院(部)、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去年11月7日成立了医学与健康学院 ,致力于培养医工结合人才。据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分析称!哈工大有很强的工科背景,但校领导并非医学出身。与中科大相比!哈工大的理科与医学的联系也不多 ,“在医学上有理论的创新才能转化到应用上” 。这意味着哈工大办医学或将面临挑战!据了解哈工大医学与健康学院的负责人目前由计算机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领导兼任,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也成立较晚 。于2011年才建立 !
对于高校办医学院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高校应做前沿、擅长的事 !参与竞争而不应为了扩大影响,增大体量盲目从众办医学院。这背后反映出学校决策机制的失灵 !
高校“跑马圈地”办医学院 ,是为了培养更多好医生吗?_安徽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机构
办医学院很重要的一点是配备一所好的附属医院 ,国科大医学院院长助理、重庆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吴亮其称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办医学教育的前提是高校至少拥有一家直属附属三甲医院 ,
。医院与高校的关系大体分三种:直属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后两者在医学院的教学、科研过程中与高校的关系更为松散!而直属附属医院意味着高校对医院有更大的协调把控权 ,两者关系也更为亲密。直属附属医院通常具有排他性 !即一旦成为某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 ,就不能再与其他医学院有类似性质的合作 。
2015年7月,国科大在北京成立了存济医学院。之后就面临着找直属附属医院的难题 !吴亮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北京的多家优质三甲医院中。有15家都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其余的分别隶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国科大还找过积水潭医院、首都儿研所等医院。但因其直管权限都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没有突破只好将目光投向全国,
国科大将目光瞄准了2016年才正式挂牌的重庆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和8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相继成为国科大的直属附属医院!在这前后国科大还将宁波华美医院、深圳光明新区医疗集团及其所属医院组建而成的深圳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位于河北沧州任丘市的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为直属附属医院 ,
国科大布局附属医院的主要考量是 ,当地或附近有中科院的科研院所。或者有国科大在各地以高等研究院或学院的模式建立的类似分校的机构 !依托附属医院 ,国科大在各地建立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又是其各地分校的二级机构 !截至目前国科大在全国各地共有4个临床医学院 ,6家直属附属医院。
除了国科大各地高校 “跑马圈地”寻找附属医院的步伐也从未停止,2018年6月。重庆大学正式成立医学高等研究院(医学院)!此前重庆大学已与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开启“非直管”附属医院合作,与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开启共建“直管”附属医院合作 。到今年3月重庆市肿瘤医院划转为重庆大学直属管理!《中国新闻周刊》从重庆大学宣传部获悉,重庆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尚未开始。同样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也在2018年12月成立了医学研究院!并将建立西南大学附属医院、附属公卫医院与附属心理医院,今年5月西南大学还与陆军军医大学签署了《军民融合医学发展合作协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也在去年将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为直属附属医院!
吴亮其坦言目前国科大收入的直属附属医院 ,其水平基本都属于第二梯队。下一步将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同时国科大还将在全国继续收医院 ,预计总计将纳入10~15家。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各个医院综合实力欠佳!但各有擅长科室,广撒网就可以集各家之所长 。中科院各个方向的研究成果都能得以临床转化 !同时在全国布局附属医院也是一个动态筛选、淘汰的过程 ,吴亮其称事实上在2000年高校合并潮过后。留给高校们的好医院已经不多了 !而国科大之所以没有快速布局临床医学院 ,也是因为不少医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尚不具备 。
目前国科大采取的是一边收医院 ,一边申请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策略。吴亮其说国科大的培养计划也是采取小规模招生!由于国科大在北京尚无直属附属医院 ,未来学生可能采取的培养模式是国科大统一招生 。前几年在北京完成基础课的学习 !之后依据未来或将从事的临床方向、就业地点,到不同城市学习基础医学课及临床医学课 。而基础医学课的师资队伍国科大也正在招募中!
在储朝晖看来 ,在各地收附属医院的做法 。从大学发展模式来看!并非内涵发展 ,而属于规模扩张 。能让其调动更多资源!管理更多资源,拥有更多资源。但从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经验来看 !这难免会造成负面影响 ,让大学背了很多包袱。“体量增加成了个肥胖的人” !
秦伯益分析说,大学和医院的组合。如果医院很强 !就不一定在乎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如果医院很弱 。就很希望挂靠一个医学院 !而这也取决于新建的医学院到底站得住站不住脚,在秦伯益看来。大学办好医学院!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师资,要有名医生他将之比拟为一台大戏上的角儿 。而这样的角儿又是有限的!对于一些院士在一些高校、医院兼职 ,秦伯益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培养效果以及医院、医学院的发展 。
薛天和吴亮其都承认,办好一所医学院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周期。中科大校长包信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 !力争通过5到10年的时间,让附属医院排名进入国内前30 。而未来生医部在全国高校学科中的地位!要跟中科大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相匹配,
熊思东指出高校办医学院有三种情况,它们有的是为了丰富学科门类 。通过医科提升其他学科;也有的高校历史上曾办过医学院!如今希望复建;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具备办医学院条件与基础,没摸清医学学科内在规律。只是一味赶时髦或追求利益 !在他看来前两种动因驱使下的医学院办学潮在2000年左右的高校合并潮中已基本完成 ,秦伯益则直言。如今高校办医学院 !更多的是一种挣经费、壮大门面的功利化追逐,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