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江苏张家港市警方公布了此前破获的一起与微信有关的售卖假药案。所谓 “让人一天瘦一斤”的古方减肥药“燃脂减肥胶囊”!被警方认定是无国药准字号、无药监局批文的假药,经权威部门检测。其中还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禁药——西布曲明!与传统的销售渠道不同的是 ,这种有毒的三无产品正是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给熟人的。而利用朋友圈出售商品的社交电商销售渠道 !似乎也避开了市场监管环节,那么假药究竟是怎么卖出去的?如果服用这种假药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朋友圈售卖所谓“减肥神药”含可致严重副作用的违禁成分,
几个月前张家港警方接到线索,发现张家港市区经营服装店的杨某有销售假药行为。经警方审讯杨某称所谓的“燃脂减肥胶囊”是从闺蜜韩某处购得的!29岁的韩某在张家港市区经营女鞋店的同时,利用微信推广产品。张家港市公安局凤凰派出所副所长王斌称:“新沂市发现线索 !张家港步行街有一个卖药的小店 ,主要是卖鞋但是线上卖的是减肥药 。吃了以后客户反映是有减肥的效果 !但是饱腹口干 ,吃一粒药要喝两大壶水。客户吃了以后也会头晕恶心!
王斌称这种颇有减肥效果的药品叫做“古方燃脂减肥胶囊”,据吃了药的人反映 。东西确实有用 !一个礼拜能瘦五到六斤,还不怎么反弹。警方随即将药品送交苏州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 !发现药品中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 ,
西布曲明是一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药物 ,有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的作用 。但同时还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严重副作用!有增加心脏病的风险,2010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国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目前杨某和韩某都已被刑事拘留 !
含违禁成分减肥药热销朋友圈被查 专家:平台应担责_山西代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朋友圈卖假药难以发现查处,零星交易难以受相关法律法规限制
其实在微信朋友圈售卖假药被刑拘的不乏先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朋友圈卖假药被抓”这几个字。搜索结果就会显示出四十多万个网页链接!喜剧演员“胖丫”在微信、映客等网络平台宣传所谓的减肥胶囊,经审判获刑三年;90后朋友圈卖假药称自己吃也管用……这样的词条比比皆是。
张家港市公安局凤凰派出所副所长王斌告诉记者 ,这种通过社交平台售卖药品的行为十分隐蔽。很难在初步阶段查获!交易的时候双方微信转账 ,跨地区查处难度也比较大。
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高女士也有同感 ,面对这种非传统渠道的销售药品的行为 。作为监管部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无法实现点对点的精细监控。在非传统渠道销售隐蔽性是非常强 !市场监管部门技术力量和手段比较欠缺 ,只能对一些关键字段的进行绝对化语言监测。
含违禁成分减肥药热销朋友圈被查 专家:平台应担责_山西代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现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对这样的行为也没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多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从事药品销售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企业 。个人无法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今年1月1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微商、微店等也纳入了《电子商务法》的监管范围!但零星小额的交易活动,仍然可以免于市场主体登记 。专家认为交易平台或者提供交易的社交平台确实应该担负起主体登记的责任!引导和规范销售行为;微商应当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电商平台同样需要理性消费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认为 ,尽管微商通过社交平台卖货与通过电商平台卖货有很大区别 。但是本质上都是通过信息网络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相关的社交平台应该负起责任:“社交平台如果是纯粹社交,就拒绝、禁止交易 。但现在社交和交易确实有融合!这一点不容忽视,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服务的提供者。要去规范、引导守法经营!如果用户要去销售商品,应该要求进行市场主体登记。
邱宝昌建议消费者选择有主体登记、受我国《电子商务法》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的电商平台购买商品 ,理性消费社交平台涉及到隐私又涉及到点对点交易。一旦买到假冒伪劣投诉困难 !
含违禁成分减肥药热销朋友圈被查 专家:平台应担责_山西代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以上就是许可证办理网为您整理,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部分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nglishabc.net